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當代少數民族漢語作家的多重文化素養

2021-08-02 12:57:13楊彬李勛
江漢論壇 2021年7期
關鍵詞:文化素養

楊彬 李勛

摘要: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語境中,當代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具有多重文化素養,包括本民族文化素養、漢文化素養和西方文學素養,這三種文化素養在少數民族漢語作家身上交融在一起,正好契合中國當代少數民族作家表達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的特色, 展示了少數民族作家在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努力和貢獻。

關鍵詞:少數民族;漢語作家;文化素養

中圖分類號:I206.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854X(2021)07-0109-05

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語境中,當代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具有多重文化素養,包括本民族文化素養、漢文化素養和西方文學素養,這三種文化素養在少數民族漢語作家身上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漢語作家不同于漢族作家的獨特的文化素養。他們掌握了本民族的文化,也掌握了漢族的文化,形成跨文化思維。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因為具有嫻熟的漢語能力,他們可以用漢語描寫少數民族文化生活,表達少數民族的思維和觀念,描寫少數民族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心路歷程和少數民族在接受漢文化和西方文化素養過程中發生的不同變化等,因此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具有多重文化交融的特色。少數民族作家的這種多重文化素養,正好契合中國當代少數民族作家表達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的特色,展示了少數民族作家在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努力和貢獻。

一、本民族文化素養:傳承和傳播民族文化的動力

當代少數民族漢語作家最基本的素養是本民族文化素養。少數民族漢語作家的民族文化素養主要來源于他們的民族,來源于他們的血脈,來源于他們從小就耳濡目染的民族文化,來源于他們對自己民族血緣的不懈追尋,來源于他們傳承和傳播本民族文化的不竭動力。當代少數民族漢語作家獲得民族文化素養有幾種不同的途徑。

第一,在少數民族地區土生土長的少數民族漢語作家的少數民族文化素養與生俱來。

在少數民族地區度過青少年時期的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從小耳濡目染少數民族文化,本民族的語言、文字、風俗、文化深深鐫刻在心靈深處。他們具有本民族獨特的看待萬物和世界的思維。少數民族文化是少數民族作家的根本文化素養,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對本民族的歷史進程和文化源流有深刻的了解,對自己民族歷史文化的外在形式和內在靈魂有充分的認識。從小在自己民族的文化習俗和生活習慣中長大,熱愛自己的民族,為自己的民族而自豪。他們的長處是非常熟悉本民族的歷史、文化、現狀,短處是太過于執著自己的民族文化,缺乏更遠的眼光和視覺。當他們拿起筆來,他們首先觀照的是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生活,因此他們的作品就具有濃郁的少數民族特色。這類作家主要包括1950至1970年代的少數民族漢語作家,也包括少部分1980年代的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從1950年代走上文壇的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在青少年時期大都生活在少數民族地區。比如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彝族作家李喬、壯族作家陸地等,他們是因為參加革命或者參加工作才走出少數民族地區,在青少年時期對本民族生活耳熟能詳,在濃郁的民族風俗風情中成長,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思維和本民族的民族意識。1980年代走上文壇的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在青少年時期也主要生活在少數民族地區,他們大都是因為參加高考到內地上學或者參加工作才離開少數民族地區。比如藏族作家扎西達娃、阿來,瑤族作家藍懷昌等。他們都因為在少數民族地區度過了青少年時期,對本民族文化熟悉程度很高,他們一開始寫作,就描寫自己熟悉的少數民族生活,以自己的民族生活作為題材,希望能用自己的筆描寫和反映自己民族的歷史和現狀,寫作具有少數民族意識和少數民族特色的作品,因此他們創作的少數民族小說具有濃郁的少數民族特色。這些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具有來自骨子里的民族文化素養。這種少數民族文化素養使得他們和漢語作家有了鮮明的差異,也使得他們的小說有了鮮明的少數民族特色。

第二,在漢族地區或雜居區出生并成長的少數民族漢語作家,他們的民族文化素養源于他們對自己民族血脈的追尋。

這類少數民族漢語作家主要是1980年代和1990年代開始寫作的作家。他們具有少數民族身份,但他們因為不在少數民族聚居區而是在漢族或雜居區生活,因此他們從小受到的漢族文化影響大于本民族的文化影響,他們生活在大都市之中或者遠離民族聚居區,屬于離開少數民族聚居區的第二代或者第三代少數民族。但這類漢語作家大都生活在傳統的少數民族家庭,因為家庭的影響,因為父母的言傳身教,他們從小接受了自己民族的文化習俗和生活習慣,因此他們熱愛自己的民族,時刻為自己的民族而自豪。比如回族作家張承志、霍達,滿族作家朱春雨、趙大年等。這些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在寫作時,一開始并沒有寫作少數民族生活或少數民族意識的小說,而是先寫作了很多沒有少數民族生活和少數民族意識的甚至是漢語意識和漢族題材的小說。但是他們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寫作后,對本民族的熱愛、對自己民族血脈的追尋成為一種動力,使得他們回歸自己的民族,追尋自己的民族血脈,開始自己民族的文學創作。比如回族作家霍達,早期主要創作電影文學作品《秦皇父子》《鵲橋仙》,小說《紅塵》《未穿的紅嫁衣》等,這些作品并沒有描寫和表現回族生活、回族意識。但是回族的血脈最終牽引著霍達去觀照回族的生活、探詢回族的心靈,因此,1988年,霍達在發表了很多非回族小說以后,用漢語創作發表了她的第一部回族小說《穆斯林的葬禮》,這是一部具有濃郁回族特色和回族意識的長篇漢語小說,是霍達回歸、追尋其母系民族的血脈在小說寫作上的成功。又如滿族小說家朱春雨,他最先進入讀者和評論家視野的是他的軍旅小說,一般評論家都稱朱春雨為著名的軍旅作家。他創作的《沙海綠蔭》《亞細亞瀑布》《橄欖》等是新時期軍旅小說的重要收獲,當然這些作品沒有任何滿族特色和滿族意識。但是,朱春雨是滿族人,是正藍旗烏蘇額爾敦氏的子孫,他的血緣牽引著他走向他的母族,1989年他發表了小說《血菩提》,這部作品飽含對自己母族的熱愛,描寫了滿族的一個分支——巴拉人的歷史變遷、生活狀態和民族意識。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張承志、趙大年,這些少數民族小說家雖然從小不在少數民族聚居區生活,青少年時期沒有全面接受本民族的文化習俗、生活方式的熏陶。但他們是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的血脈牽引著他們追尋自己母族的歷史,深入到自己的民族文化深處,去描寫自己民族的生活和心靈,去表現自己的民族的歷史和現狀。這類少數民族漢語作家是很突出的一類。他們從小遠離少數民族地區,但是他們的民族血脈和民族意識總會牽引他們走向本民族,寫作少數民族漢語小說,傳承和傳播少數民族文化。隨著現代化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很多少數民族成員將離開聚集區到雜居區或大都市生活,因此這類主動追溯自己民族血脈的作家,逐漸成為新時期以來創作少數民族文學作品的主流,用漢語寫作少數民族文學作品也成為傳承與傳播少數民族文化的主要方式。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是少數民族文化生生不息不斷發展的傳承人。比起生活在聚居區的少數民族作家來說,這些少數民族作家具有更清晰地傳承和傳播少數民族文化的意識、具有更強烈表達少數民族意識和少數民族身份的愿望,因而也就更具有傳承和傳播少數民族文化的能力。

二、漢文化素養:表達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舉措

中國是一個有著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在56個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占到92%。漢族文化經過幾千年的凝練和發展具有強大力量,漢族文化對少數民族的影響很大。漢文化不僅在漢族地區傳承和傳播,而且在很多少數民族地區也以不同方式進行傳承和傳播。文化和語言有深刻的聯系,漢語本身就承載著漢族文化。當代少數民族漢語作家都或多或少接收過漢族文化的影響,具有較高的漢文化素養。

1950—1970年代開始創作的少數民族漢語作家,他們都出生在少數民族地區,青少年時期都生活在自己的民族地區。他們的漢文化素養伴隨著他們學習漢語的過程不斷提高。不同的少數民族接收漢文化素養的途徑和程度各不相同。擁有自己語言和文字的少數民族作家,他們學習漢語和他們的革命經歷有關。他們當中很多作家是在參加革命事業或者參加工作后才開始學習漢語的,他們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逐漸接受漢族文化,并在學習漢語過程中開始接觸漢語新文學的經典文學作品,接收傳統漢文學和漢譯西方文學經典作品。在學習漢語、漢族文學作品、西方文學作品過程中培養了文學能力。這些漢語經典文學作品開啟了這些少數民族作家的寫作理想,他們開始用漢語描寫自己的民族生活。比如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原先只讀過幾年蒙文書,他參加八路軍后在戰爭的間隙努力學習漢文,進入到內蒙古文工團工作后,大量閱讀了魯迅、郭沫若、托爾斯泰、高爾基等文學名家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都是漢語作品或者翻譯成漢語的作品。這些文學名著啟迪了他的文學智慧,于是他便用漢語創作了《科爾沁草原上的人們》《茫茫的草原》等漢語小說。瑪拉沁夫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少數民族漢語寫作者,他自己說是用蒙語思考用漢語表達,也就是用漢語表達蒙文的意義,形成一種少數民族作家在進行漢語寫作時,在頭腦中進行“民漢”之間思維和語言轉換的新的寫作途徑。有語言沒有文字或者解放后新創文字的少數民族,在解放前就實行漢語教育,因此這些少數民族作家從小就受到漢語教育,他們在生活中浸染少數民族文化,在教育中接受漢族文化。比如壯族作家陸地在青年時期考上了廣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青年時期開始直接接受漢語教育。1938年到達延安后,系統學習馬列主義文藝理論和文學專業知識,陸地的漢語水平很高,漢族文化素養也很高。陸地在1948年就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北方》,這部小說集并沒有壯族特色。但是他1960年出版的小說《美麗的南方》是用漢語描寫的壯族人民土地改革的故事,具有鮮明壯族特色。以后他一直致力于壯族漢語小說的寫作,1980年他又出版了長篇壯族小說《瀑布》,這部小說獲得了1981年少數民族文學獎。還有部分少數民族作家,處在雜居狀態,平日的生活就和漢族交融在一起,因此他們在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時,也受到漢族文化熏陶,而且他們受到的教育主要是漢族教育。比如土家族小說家孫建忠,少年時代在湘西土家族地區就接觸漢族文化,他少年時代念的是“私塾”,接受的是典型漢族文化教育,因此孫建忠具有雙重文化素養。一方面他出生在土家族家庭,居住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風俗習慣、歷史傳說給予他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素養,但他從小接受的是漢族教育,因此他具有很高的土家族文化素養和很高的漢族文化素養,這種雙重的文化素養使得孫建忠寫作漢語土家族小說得心應手。

1980年代后開始寫作的少數民族漢語作家,他們有的出生在少數民族地區,有的出生在漢族地區、雜居區或者大城市,他們的漢族文化素養高于1950年代開始寫作的少數民族作家,因為他們大都接受過高等教育,中國的高等教育基本是用漢語教學,因此他們的漢語水平相當高,有的達到了嫻熟的地步。出生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少數民族作家,他們具有與生俱來的少數民族文化素養,但他們從小接受漢語教育,并且大都接受了高等教育,他們的漢語水平很好,因此他們的漢族文化素養比瑪拉沁夫們要高得多。比如藏族作家降邊嘉措,1954年他15歲時被送到西南民族學院學習。在大學期間,他大量地閱讀了中國文學名著和世界文學名著,接觸大量的漢族文學作品,尤其是漢族漢語小說《新兒女英雄傳》給予他很大的影響。他于1980年發表了用漢語寫作的藏族小說《格桑梅朵》。藏族作家益西單增出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貧苦家庭,1951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57年進入中央民族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學習,在大學期間閱讀了大量的漢族文學作品,也接受了漢族文化,他用漢語創作了藏族小說《幸存的人》《迷茫的大地》等。而出生在雜居區或都市的少數民族漢語作家,他們的漢語水平和漢族人幾乎沒有兩樣,他們的少數民族小說漢語寫作的特點是用漢語去追尋本民族的血脈,他們使用漢語非常嫻熟,不僅能流利地使用漢語,還能對漢語進行創新,增加漢語的少數民族文化內涵。藏族作家阿來出生在四川西部藏區的馬爾康縣,是一個漢藏文化結合的地區,他在小學、中學、師范學校都學習漢語,接受漢語教育。因此阿來具有與生俱來的藏族文化素養,同時后天又習得了豐富的漢族文化素養。正如阿來所說:“正是在兩種語言間不斷穿行,培養了我最初的文學敏感,使我成為一個用漢語寫作的藏族作家。”① 阿來接受漢語文學的滋養,也接受藏族文化的滋養,藏族文化和漢族文化合并成一種獨特的文化資源深深地滋養著阿來,形成阿來獨有的其他人難以企及的跨文化寫作資料。阿來說:“不管我們屬于中國這個民族大家庭中的哪一個民族,只要你用漢語進行創作,就要從這個傳統中尋求啟示和滋養……所以,我非常樂于承認自己通過漢語受到漢語文學的滋養。”②阿來對漢文化素養的認識,代表了少數民族作家對漢族文化資源的認識,也說明了中國少數民族作家運用漢語寫作的緣由。阿來的《塵埃落定》就是在藏族文化、漢族文化和外國文學的共同影響下寫出的著名藏族漢語小說。因此他的藏族小說的漢語寫作具有豐富的跨文化特色,是少數民族作家運用漢語寫作少數民族小說的成功范例。在自己民族的文化素養和漢文化素養共同滋養下的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將漢文化資源運用到描寫和表達少數民族生活、少數民族情感和少數民族意識中。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創作了一種跨越兩種文化、融合兩種文化而形成的既具有本民族特色又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文學作品,從而給中國文壇帶來一種頗具陌生化效果和新鮮感的少數民族漢語文學作品,擴展了中國文學的表現領域,并且對于表現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三、外國文學名著滋養:少數民族文學走向世界的途徑

當代少數民族漢語作家除了具有本民族文化素養、漢文化素養之外,還受到外國文學的滋養,而最突出的是外國文學名著的滋養。1950年代開始漢語寫作和1980年代開始漢語寫作的少數民族作家接受外國文學名著的滋養具有不同的特點。

1950年代開始寫作的當代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在他們接受漢文化漢文學滋養的同時,也接受了外國文學滋養。他們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開始接觸很多漢譯世界文學名著。與我國1950年代的時代一致,他們此時接觸的外國文學作品主要是西方現實主義文學名著和蘇俄文學作品。比如瑪拉沁夫在青年時期閱讀和學習了托爾斯泰、巴爾扎克、高爾基、肖洛霍夫等作家的作品,這些作品培養了瑪拉沁夫的文學素質、啟發了他的創作熱情。這些外國文學作品,開啟了瑪拉沁夫的視野,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方法,成為瑪拉沁夫小說創作的“良師”,也直接影響到瑪拉沁夫的創作風格。我們從瑪拉沁夫的小說中可以看出其受到肖洛霍夫、高爾基等人的影響。瑪拉沁夫創作《茫茫的草原》受到了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的影響,可以說《靜靜的頓河》開啟了他創作《茫茫的草原》的沖動,哥薩克草原和蒙古草原的相同之處引發瑪拉沁夫描寫草原的熱望。同時《靜靜的頓河》還給予了瑪拉沁夫藝術上的直接指導。彝族作家李喬,1930年代在上海受左翼文藝運動的影響,閱讀了很多蘇聯優秀文學作品,為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文學滋養。壯族作家陸地,在就讀廣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期間,廣泛閱讀了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尤其是閱讀了西方很多現實主義文學名著。他非常喜歡高爾基的作品,創作散文和詩歌就是受到高爾基的影響。可以說蘇聯文學名著開啟了他的文學智慧,成為他寫作中不可或缺的外國文學素養。

1980年代開始創作的少數民族作家,他們接觸外國文學的途徑十分豐富。新時期以來,西方現代、后現代思潮如潮水般涌進中國,使得中國作家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就能接觸到西方近一個世紀的文學作品。西方現代、后現代文學思潮不僅對漢族文學給予很大的沖擊,也對少數民族文學給予全新的影響。新時期外國文學對少數民族漢語作家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西方現代、后現代文學的影響。存在主義、符號學、結構主義、意識流、黑色幽默、魔幻現實主義等西方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創作給很多少數民族漢語作家提供了除現實主義之外的新方法。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們發現,用這些現代、后現代手法描寫少數民族的民族意識和思維、宗教生活和意識更加得心應手。因此,一批1980年代走上文壇的少數民族漢語作家開始借鑒現代、后現代文學創作手法,深入挖掘少數民族的民族文化之根,描寫少數民族獨特的精神世界。比如藏族作家扎西達娃,就采用魔幻現實主義手法,描寫藏族奇異自然、民族風情和神秘的宗教文化,創作了一系列具有魔幻色彩的藏族漢語小說,比如《西藏,系在皮繩扣上的魂》《西藏,隱秘歲月》《去西藏的路上》等作品。他采用魔幻現實主義手法,將西藏描寫得亦真亦幻,將西藏的歷史、現實、神話、宗教、傳說融為一體,然后用魔幻的形式再現出來,創造出具有濃郁藏族文化特色的魔幻氛圍。阿來的文學視野非常寬泛,他閱讀了大量的外國文學作品,其中美國當代文學對他影響最大。他說:“對我個人而言,應該說美國當代文學給予我更多的影響……因為我長期生活其中的那個世界的地理特點與文化特性,使我對那些更完整的呈現出地域文化特性的作家給予更多的關注。在這個方面,福克納與美國南方文學中波特、韋爾蒂和奧康納這樣一些作家,就給了我很多啟示。換句話說,我從他們那里,學到了很多描繪獨特地理人文特性的方法。”③描繪獨特地理人文特性,是少數民族漢語作家描寫少數民族這個獨特地理中人文特性的基本方法。還有很多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吸收現代、后現代文學的創作方法進行創作,有的采用象征、隱喻、魔幻等手法,描寫少數民族的頗具象征意味和神秘色彩的歷史和現實,比如蔡測海的《茅屋巨人》就用茅屋巨人象征湘西古老的文化;有的采用意識流手法,不再采用線性的現實主義方法,而是按照心理流程不斷轉換敘事方式,比如蒙古族作家王書林的《血戀》就采用意識流手法,用敘述者的心理流動回憶悲壯的歷史,時空不斷變化,給人以真實與神秘交織、歷史和現實交織、生活亦真亦幻的感覺。

二是新時期的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在尋根文學思潮中,受拉美文學的影響很大,可以說拉美文學的滋養開啟了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對本民族的尋根之旅。阿根廷的博爾赫斯、秘魯的略薩、哥倫比亞的馬爾克斯等描寫自己民族、地域獨特文化的作品開啟了新時期的尋根文學之旅。對漢族作家而言,尋根文學主要描寫各自的地域文化,比如韓少功描寫楚文化、李杭育描寫吳越文化、賈平凹描寫秦漢文化等。而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則在拉美文學的影響下,開始由一味地學習西方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文學轉向尋找自己的民族文化之根,他們發現,基于本民族的文化寫作,追溯本民族血脈、描寫本民族文化可以超越亦步亦趨學習西方文學的局限,可以對自己的民族文化進行更為深刻和更為清醒的描寫。可以說,在1990年代以前,少數民族小說漢語寫作主要是向漢族文學學習,不斷地追隨漢族文學發展思潮。但是,在尋根文學思潮中,少數民族漢語尋根小說已撐起尋根文學的半壁江山,已和漢族作家并駕齊驅,甚至在有些方面還超過了漢族作家的創作。比如鄂溫克族作家烏熱爾圖對鄂溫克族文化的追尋,阿來、扎西達娃對藏族文化的追尋,張承志對回族文化的追尋,朱春雨對滿族文化的追尋,李傳鋒、葉梅對土家文化的追尋等。又如扎西達娃就學習胡安·魯爾福、馬爾克斯、馬利奧·略薩等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經典作家的文學作品,采取魔幻現實主義手法描寫西藏文化,打破時空順序、打破幻覺和現實的界限,引導讀者進入藏族文化氛圍中。扎西達娃的《西藏,系在皮繩扣上的魂》《西藏,隱秘歲月》《去西藏的路上》等小說將西藏神秘的藏傳佛教和原始苯教文化、濃郁的藏族民族風情、純凈高遠的高原自然環境結合起來,將神話、歷史、魔幻、虛構、過去、未來等因素雜糅在一起,將西藏世界描寫得亦真亦幻。扎西達娃并不是將魔幻色彩主觀化,然后強加在他的藏族小說中從而遠離藏族文化,而是運用魔幻現實主義手法在藏族文化的內核中,找到藏族文化內在的文化心理,展示藏族文化深層密碼。這些少數民族漢語作家通過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追尋,超越以往少數民族文學只是對少數民族風情風俗的描寫,而深入到本民族的文化內里,通過小說表達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傳承和傳播少數民族文化,少數民族的尋根小說開辟出少數民族小說漢語寫作的新途徑。同時,少數民族漢語作家在尋根小說思潮中,找到了少數民族小說漢語寫作最具特色的策略,那就是追尋少數民族血脈,追尋少數民族之“根”,這種“根”,便是少數民族文化之“根”。“根”即文化,少數民族文化從以往的在少數民族小說中作為背景和陪襯的地位,一躍成為少數民族小說的主角,從而超越了以往少數民族小說漢語寫作僅僅限于風俗風情描寫的局限,進入到文化描寫的深層次表達之中,從而提高了少數民族小說漢語寫作的水平。

少數民族漢語作家的三重文化素養,構建了少數民族漢語作家獨特的寫作資源和寫作內涵。本民族與漢民族的文化素養的跨越和交融,天然地形成了漢民族和各少數民族文學的交往、交流和交融,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做出少數民族文學的獨特貢獻。少數民族漢語作家的外國文學素養,是少數民族文學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保證。

注釋:

①③ 阿來:《穿行于異質文化之間》,《作家通訊》1998年夏秋合刊。

② 阿來:《文學表達的民間資源》,《民族文學》2001年第9期。

作者簡介:楊彬,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武漢,430074;李勛,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漢,430074。

(責任編輯? 劉保昌)

猜你喜歡
文化素養
發掘數學文化資源 提升學生課堂情趣
淺談小學語文課文的文化價值追求及處理
未來英才(2016年2期)2016-12-26 20:15:42
試論當代大學教師文化素養及路徑提升
亞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07:51:58
回歸歷史課的真諦
教師·下(2016年10期)2016-12-03 09:33:48
中學英語課堂培養學生英語文化素養的實踐探究
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分析及對策探討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8:43:59
淺談音樂課堂教學對學生的文化素養的提升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5:10:02
國學教育的現狀與反思
成才之路(2016年19期)2016-08-10 16:46:27
創建優秀班級文化提升中職生素養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0期)2016-05-07 18:57:12
試論語文教學中的古代文化常識梳理
成才之路(2016年7期)2016-04-15 18:36: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熟女日韩精品2区|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 91视频精品| 国产探花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看| 91色老久久精品偷偷蜜臀| 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91久久大香线蕉|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99re免费视频|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欧美午夜网站| 国产91色在线|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福利大秀91|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伊人无码视屏|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欧美精品色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97综合久久|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国产毛片不卡| 亚洲91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在线国产你懂的| 亚洲视频色图|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好吊色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亚洲嫩模喷白浆| 久一在线视频|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丝袜国产一区|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久久99这里精品8国产|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精久久久久无码区中文字幕|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女主播| 热99精品视频|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91视频首页|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啪啪|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丰满人妻被猛烈进入无码|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91www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噜噜噜久久| 国产综合亚洲欧洲区精品无码| a欧美在线| 中字无码精油按摩中出视频|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在线网站18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