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華
摘 要:現代數學教育在教育改革事業發展的影響下,在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方法上都產生了非常明顯的變化。其中,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開展生活化的數學教學。同時,由于中職學生的基礎相對較差,學習意識也相對而言比較淡薄,而生活化教學正是通過調動學生生活經驗的方式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距離的有效手段,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因此,教師應當通過生活化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更加出色的完成學習任務。接下來,本文將就此展開進一步論述。
關鍵詞:中職數學;生活化教學;教學策略
隨著教育改革事業的不斷深入,生活化的中職數學課堂是完善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開展現代化數學教育的必經之路。但是就目前教學實踐情況來看,中職數學教學,特別是生活化數學教學落實的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學生缺少學習動機、生活化程度過于表面,學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的不夠緊密,無法應用到現實生活等等。為此,教師需要不斷的完善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更好的落實生活化教學。
一、融入生活元素,尋找數學知識
從本質上看,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本身就具備很強的關聯性,我國漢代成書的《九章算術》中,描繪了大量古代勞動人民總結出的數學經驗,充分代表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當中的實用價值。同時,從數學學科的發展規律上看,也能夠發現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從現實生活中引進生活元素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素材和資源。但是,中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培養專業性、技術性人才,所以教師在選擇生活元素的過程中,要著重考慮中職教育的特殊性。
例如,教師在執教“不等式”的相關內容時。在課堂上,為了讓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不等式是什么,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應用,教師可以以“天氣預報”為教學的切入點。首先,教師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現實生活當中在哪些地方見過不等式。學生們紛紛各抒己見。在學生發言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介紹“天氣預報”與不等式之間的關系。首先,教師說出當地某天最高溫度分別為19℃和最低溫度為9℃,溫度用t表示,溫度的區間就能夠表示為9℃≤t≤19℃。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非常輕松的了解到不等式是什么,并且能夠認識到不等式在現實生活當中的應用場景和應用方式。
二、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大部分的教師習慣于使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去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受此影響,學生只能處在一個非常被動的境地當中,不能主動思考數學知識對現實生活的影響以及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場景,更無法透過現象看本質,認知數學知識的生成過程。因此,教師要對這種教學方式進行全面的創新和改革,才能夠更好的落實生活化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在執教“等差數列”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使用情境教學法完成教學任務。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以“班干部選舉”作為情境的切入點,比如班干部一個月選舉一次,現任班委會為本班的第15屆,然后讓學生去推測,在畢業時是第幾屆班委會。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將生活化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去展示一些生活中對“等差數列”的應用場景,然后讓學生通過觀察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的教學資源,去思考本課知識的深層內容。在創新性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能夠明顯的發現學生對數學課堂的積極性有所提升,教學效果比以往更加能夠令人滿意,學生的反饋也明顯更加主動。
三、引導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驗
現實生活是所有學科的源頭,特別是數學學科。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觀察現實生活,讓學生在自己的腦海中將復雜的數學概念、數學原理等知識還原并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從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當中的作用于意義,將現實生活與教材當中的內容融會貫通起來,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知能力,并且提升學生對數學課程的重視,同時借助于此激發出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以及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動機,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站在現實生活的角度上理解數學知識。
例如,教師在執教“軸對稱”的相關內容時。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預習任務,比如讓學生通過拍照片或者繪畫的方式去找到現實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圖形。比如手機、耳機、教學樓等等,并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各種類型的繪畫作品或攝影作品進行整理,在課堂上集中進行展示。不僅如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組織開展一些實踐活動。比如讓學生動手折機翼不對稱的紙飛機,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對稱機翼與不對稱機翼對紙飛機飛行的影響。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了解到軸對稱在現實生活當中的意義和應用場景。同時,在這樣的教學場景之下,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究欲望也會獲得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思蘋.中職學校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及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4).
[2] 朱曉慧.中職數學課堂融入生活化教學的實踐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