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與現代教育逐漸融合,在教育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始終貫穿。創新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多樣化的信息載體,為小學語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方式
多媒體技術教學相較于傳統的教育方法,可以利用計算機、投影機等現代化設備,簡化教育內容,促進教育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課程改革也在不斷的深化發展,作為新時代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重視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通過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活動設計,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由原本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實現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
一、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重要作用
(一)加強學生能力培養
小學教育階段屬于啟蒙階段,這個階段教師的教育比較困難,同時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學生的文學素養、語言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學生們能夠設身處地的去品味和揣摩語文的精髓所在。如果教師能夠掌握學生的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就會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隨著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在多年的發展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從根本上講,運用多媒體教學方法,不但可以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提升,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營造良好學習環境
良好的學習環境塑造是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有效滿足學生硬件學習的需要,切實保證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積極重視為學生創造一個健康的學習環境,在選擇多媒體教學材料的時候,盡量選擇符合學生心理、生理特征的內容,對每個學生都要一視同仁,給予平等的心理暗示,營造良好的健康教學氛圍。在師生交往中,教師要注意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營造和諧平等的語言氛圍,才能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在一些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自然的表情和身體動作來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在應用完多媒體教學方法后,教師可以根據多媒體教學素材中的不同身份,與學生進行交流。通過豐富生動的形象展示,讓學生對語文教育有更多的理解和認識。
二、小學語文課程中多媒體的科學運用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適應能力
適應能力差是目前小學階段教育中的一大難題,也是小學語文課程教育的重點。而通過多媒體教育則是能夠有效的豐富教育內容,讓學生看到教科書以外的世界,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康價值觀。通常,學生習慣了某一熟悉的場景,一旦進入其他新環境,就會感到不自然,而為了使得每段新課程學習中,學生都能自然而然的消除這份不自然,積極主動參與課程學習,教師就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結合多媒體視聽結合的特點,為學生展開趣味的教學,讓學生可以入情入境,更好的更有效的進行語文課程學習。例如,在教學《陶罐和鐵罐》這一課程內容時,為了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模擬兩種不同情境的陶罐、鐵罐對話過程,逐一展示其傲慢與謙遜。讓學生通過動畫的觀看,感受到“經過時間和歲月的洗禮,陶罐的古樸與優雅依然存在,但傲慢的鐵罐已經消失”這一寓的故事包含的人生道理。讓學生可以在多媒體營造的輕松氛圍中,正確看待事物。通過這一教學方式開展,切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巧用多媒體手段,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學生的語文審美能力在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一系列審美體驗中逐漸培養。教材兼具高雅之美,富有美育要素,具實施審美教育的功能,能直接形象地表達文字的藝術形象美、意境美、語言美,能引起學生的審美興趣,打動學生的心弦。而為了促使教學可以達到更好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效果,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開展,以生動的方式展現文本描述的意境之美,讓學生進行深刻的體會和感受。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通過播放桂林山水的視頻,讓學生欣賞桂林山水之美,通過音樂播放帶學生感受桂林山水甲天下,讓學生真正贊嘆桂林山水的美麗。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語文教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還要讓學生知道怎么學。尤其是素質教育要求下,對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師組織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學習,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語文學習方法。然而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展,思維逐漸從具體的形象思維轉變為抽象的邏輯思維,這一過程需要教師進行科學的引導。而如何更好的達成這一轉變,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發揮電子白板的組合操作作用,通過視頻、音頻、圖像等展示和操作,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題西林壁》這一課程內容時,其中“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非常抽象,對于此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通過多角度的畫面展示和分解,讓學生全面了解廬山的山水境界,思考作者為什么能看到廬山異景?通過多媒體的科學運用,讓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在尊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的基礎上,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完善學生的認知體系,深刻感受其魅力,有助于使學生真正愛上語文學習,切實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莉娜.淺談小學語文中信息技術的應用[J].信息記錄材料,2017,18(04):161-162.
[2]方杰.信息技術與農村語文教學的整合[J].赤子(上中旬),2017(0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