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漫玲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非常重要。學生通過閱讀,不僅能夠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還能領悟到人生的內涵,最終達到提升語文素養的教育目的。而將語文素養融入閱讀教學中,能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閱讀學習活動。
關鍵詞:語文要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引言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能力,包括學生的語文邏輯思維,學生在獲取語文知識的過程中,自身的思維方法與思維品質、情感都會綜合地表現為價值觀,其中包括審美鑒賞與創造、思維發展與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及語言建構與運用四個方面,而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學科的重要教學內容,教師要對此予以重視。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從基礎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學生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語文要素的概念及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一項核心內容即語文要素。語文要素是基于語文素養的各種因素,不僅包括了小學生必須具備的語文能力、基本的語文知識、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合理且科學的學習方法,還包括了與口語、寫作方面的一些訓練。對于小學生而言,熟練地掌握語文教材中的字詞結構是小學階段學習語文時必須具備的能力,這種能力也能夠通過小學生是否能夠理解文章大體意思來考查。通過對學生語文要素的培養,能夠讓他們在學習之前養成提前預習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習得學習方法,在對文章進行閱讀時,也能對文章內出現的信息提出疑問。不僅如此,學生在基于語文要素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還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
二、基于語文要素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1.選擇豐富閱讀材料,培養審美鑒賞與創造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將教材作為教學的立足點,可以選擇主題豐富、情感色彩鮮明的教學材料,對不同文本的教學要“一視同仁”。如說明文、敘事文、文藝性作品、小說等,各類文體都有不同的教學作用,教師不要側重程度過于明顯,正確認識到這些文體材料的特點,并通過這些閱讀材料的特點來進行鑒賞,了解背后的創作背景,再通過分析抒情的方式總結文本。如在《青山處處埋忠骨》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先對文本的創作背景進行解讀,本篇文章是在毛岸英烈士犧牲之后創作的,講述了毛主席在得知兒子犧牲以后的狀態、情感等,在剖析本篇文章時,教師必須要講述背后的故事,學生才能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狀態,否則學生很難鑒賞這篇文章。為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教師就要選擇豐富多樣的閱讀材料,再全方位地解讀文本,才能使學生的審美力得到提升。
2.營造良好閱讀環境,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為高效的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教師應保障學生在課堂學習時,能夠具有一個良好的閱讀學習的環境,促使小學生可以輕松愉悅的投入到閱讀學習當中,也能較好的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學習的習慣比如,在學習《守株待兔》一課時,主要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能夠運用自己的語言,為別人講述該寓言故事,充分掌握閱讀的內容,理解寓言背后的哲理,認識到不能依靠不勞而獲,應依靠有價值的勞動,創造美好的生活。要實現這一目的,以往教師主要要求學生能夠讀出課文的韻味,可以熟練的背誦課文。現階段,教師應轉變傳統思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該課文的環境,促使學生可以更加深入的閱讀課文,理解課文主旨要義。為實現這一目的,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角色,由學生適應不同的環境,分不同角色對課文內容進行朗讀,以此促使學生閱讀體驗更加豐富,而且能夠認識到思路轉換,對于掌握閱讀內涵所具有的價值。在此之后,學生開展閱讀學習時,可以結合閱讀環境的變化,對閱讀思路及時進行調整,充分感受閱讀課文所包含的中心主旨思想。基于此,學生可以結合實際進行閱讀學習的情況,對各自閱讀方案進行制定,以此實現閱讀教學的高效開展與學生閱讀學習能力的穩步提升。
3.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運用能力
教師不僅僅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要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到的內容,加強對語言文字的運用。例如,教師可以開展“我愛讀書”的專題閱讀活動,讓學生收集平時喜愛閱讀書籍中的名人名言、寓言故事;讓學生摘抄其中的優美句子,或者是講述其中的優秀人物的故事;讓學生上臺來進行閱讀內容的分享,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從而讓學生能夠將閱讀的知識更好地轉化為自己的素材。同時還可以開展讀書筆記展覽活動,教師展示閱讀筆記做得較好的學生筆記,通過讓學生相互欣賞,促進學生能夠更熱愛閱讀,加強對閱讀到的精彩內容進行記錄。還可以開展故事會、朗誦會、手抄報大賽,讓學生能夠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展現自己的能力;讓學生加強對閱讀的興趣,促使學生能夠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通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競爭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促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提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本來就處于對世界充滿好奇和探索欲的年紀,因此他們更需要通過閱讀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與生活視野。語文要素的出現,能夠為教師傳授語文知識指明道路,在教師進行閱讀教學時,更能讓教師確定正確的閱讀教學目標。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對語文要素中蘊含的內涵以及理論價值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并通過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闡述與解讀,從而提升自己的閱讀教學效率,使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參考文獻:
[1]趙懷飛.基于語文要素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家長,2021(06):88-89.
[2]苗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感培養的兩個要素[J].家長,2020(21):169-170.
[3]馮臻.基于語文要素的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9(6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