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平
摘要:興趣是進行一切學習和生活的動力,所以只有讓學生對教師所教授的內容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進而促使教學達到理想的效果。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邏輯性比較強,只依靠單純的口頭講解很難讓學生理解和掌握,也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自主的進行學習。因此要想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數學教師要一定的教學手段來改善課堂教學效率。本文基于興趣為出發點,對初中數學教學的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興趣。有效途徑
引言
不論什么階段,什么學科,只有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順利開展課堂教學。興趣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驅動力,還可以降低教師的教學壓力。所以當前的數學教師要結合充分的了解學生的興趣點,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創新教學的方法,進而來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營造一個快樂輕松的學習環境
初中數學教師要想讓學生激發出學習數學的興趣,可以先為中學生營造一個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當前新課改中明確指出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重點。要想更好的實現這個目標,數學教師可以從改善數學教學環境出發,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數學課本作為教學的依據,通過開展知識競賽、互動活動、觀察等方式進行數學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出初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習數學知識。比如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融入一些生活實例開展數學課堂教學,還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而促使數學教學課堂有效提升。
二、在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興趣
在科技時代的背景下,各大學校和教師對多媒體的關注越來越高,并且已經應用到教育當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數學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因此數學教師要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多媒體技術具有獨特的教學優勢[1],其中包含的功能非常多,比如可以展示圖片、播放視頻、設計文字等,可以為學生展現出更為直觀生動的畫面,滿足學生的視覺體驗。同時可以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和興趣。數學學科的抽象性和復雜性較強,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困難,然而將多媒體合理融入到數學教學中,可以將復雜的知識轉化成簡單的、容易理解的知識,進而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讓學生更好的掌握主相關的知識,在極大程度上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學習“全等三角形”這節數學知識時,要想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設置這樣一個動畫畫面,兩個三角形慢慢的走向對方,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還能為教學節省更多的時間,使學生在觀看中發現兩個看似不同的三角形重合的條件,進而促進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
三、與現實生活相聯系
初中學生與小學生相比有了一些生活經驗,但是畢竟他們的生活經歷較少,對抽象的事物理解能力較差,所以對身邊的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數學教師可以將一些日常生活中所簡到的一些生活實例引入到數學教學中,在此情況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尤其是對一些平時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可以在生活實例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使學生積極投入到數學學習中。比如在學習“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時,數學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經常簡到的一些對稱圖形,然后對這些經常見到的圖形進行具體的分析,進而將這節課的教學內容順利的引出來。當學生切實的掌握這節課的知識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這些知識點運用到實際的解決問題中。比如在一條河的旁邊打算建造一個水泵站,必須保證能夠把輸送到兩邊的村莊,問把這個水泵站修道那個位置才能確保使用最短的水管?初中學生結合所掌握的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一來有效提升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最大應用價值,進而激發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在最近幾年來實踐活動被教師所看重,并且已經廣泛的運用到教學中。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將一些知識點利用實踐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所以要想在初中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就要根據教學內容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實踐教學方法不但可以符合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探索欲望,還可以有效的提升數學課堂的效率。比如在講解到“全等三角形”這一節數學知識時,教師要先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之后帶學生到操場上學過的三角形的知識點嘗試測量旗桿的高度。學生用提前準備的木棒,[2]并且運用旗桿和木棒的影子,進行相應的測量,病區推導出計算方式。這樣的教學活動要比單純的課堂內教學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的探究和學習,進而加強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許多學生不喜歡數學課程,其中的原因是不能在數學教學中發現樂趣。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地位,這樣一來學生不能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對于這種教學問題,教師要想提升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法,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學習提供有利條件。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在合作學習中可以相互發現優點,進而彌補自身的不足,獲取更多的學習經驗。比如在講解“三角形中位線定理”這節數學知識時,可以先對學生進行分組,并且讓學生在小組內嘗試探究和總結中位線的定理。在小組學習中教師也要給予一定的引導,對學生探究的結構進行補充和指導,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中充分的發揮出來,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讓學生充分的掌握數學知識。
結語
總之,初中數學只有創新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促使數學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要以學生的興趣入手,如此一來才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本身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如果教師還在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初中數學教師要利用科技技術、合作學習等方式讓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吳元.基于興趣出發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中華辭賦,2019(08):72-73.
[2]郝智娟.基于興趣出發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科普童話,2019(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