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是學校的靈魂,用文化的方式發展有靈魂的教育,促進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讓每個學生成為最好的自我。百年老校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東關小學通過傳承與建構,探索與創新,構建“正”文化核心理念,不斷豐富“正”文化內涵,讓學生核心素養得到發展,讓學生生命拔節生長。
【關鍵詞】文化立校;正文化;傳承創新;生命成長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44-0062-02
【作者簡介】江文龍,江蘇省沭陽縣東關實驗小學(江蘇沭陽,223600)校長,正高級講師,江蘇省特級教師。
文化是學校的靈魂,更是一種精神力量。文化立校,首先提升學校的文化精神,在文化的潛移默化中激發師生的熱情。用文化的方式發展有靈魂的教育,促進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讓每個學生成為最好的自我是學校應有的責任擔當。江蘇省沭陽縣東關實驗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學校于1915年由私塾授課制變為班級授課制,時名為“正心小學”。建校至今,以“正”力量厚實學校文化,以文化立意引領改革實踐,用“正”文化引領特色發展。通過“正”文化校本課程建構,培養學生“五正”素養,即正德、正體、正融、正美、正雅。
一、追尋學校文化傳承脈絡
1.意蘊深。
正,即正中、不偏斜、純正、正直,最基本的含義是“合乎法則、合乎道理”。“正”文化的立意就是教人求真、求正,做真人、正人,為學生終身發展和未來幸福奠基。
2.傳承好。
學校追本溯源,提煉出“正”文化為學校的核心文化內涵。傳承才是硬道理,每學期學校都要為教師開設“正”文化講座;教師自編自導自演校史“正”劇,再現百年東關感人的教育史詩;教師、學生、校友共同參與“口述校史”,讓學子在校園“正史”中走向未來。
3.體系化。
學校構建“正”文化校本課程體系,開發了一套適合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正”文化校本課程,形成了一系列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操作規范、既具系統性又具開放性的“正”文化主題活動課程體系。
二、凝練學校文化傳承特質
1.正德,即涵養道德素養。
學校努力打造“正”文化校園環境,布置“正”文化長廊,打造正園文化廣場。學校開展“最美書香家庭”評比、文明班級創建、“開蒙啟智”入學儀式、“學正少年”評比等活動,讓“正”文化融入生活、走向課堂,培養學生的愛國、愛校、愛家情懷。
2.正體,即保證健康素養。
學校開發校本教材《正食篇》,教育學生要注意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才會擁有健康的身心。學校自編校園心理劇《轉角遇到愛》來調適學生心理。學校編寫校本教材《正安篇》和心理健康教材《心靈解碼》,并加大對心理咨詢室的擴建和心理教師的培訓力度,讓更多的學子都能成為身心健康的陽光好少年。
3.正雅,即厚積文化素養。
學會學習是學生適應社會變化的關鍵素養。學生學習不僅僅是掌握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文化素養。養成勤思考的習慣,一個有優秀文化素養的學生,一定具有獨立思考、善于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正美,即提升藝術素養。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是立德樹人、傳承歷史的有效載體。學校傳承國粹,提升藝術素養,一直把京劇融入校園文化建設,提出了傳承京劇國粹藝術,全面提升學生素養的建設思路,倡導京劇與學科整合,創編京韻戲操、京韻古詩等,大力開展京劇唱腔、京劇形體、京劇美術,并編寫《正韻篇》等校本教材。學校還自編《學生自我防護歌》,讓學生用京劇的韻律進行傳唱。
5.正融,即積淀人際素養。
文明禮儀知識是學生形成良好人際交往的基礎。校本教材《正儀篇》里有文明禮儀規范和由禮儀知識編寫的小故事,學生更容易接受。學校通過開展“學正東關大講堂”“文明禮貌小故事”等活動,對學生進行系統規范的文明用語教育及訓練,讓學生成為懂禮儀、會交流的文明少年。
三、尋找學校文化創新動力
1.文化引領下的課堂創新。
學校借力課后網絡共享名師和實施青藍工程,借助校內資源促進教師成長,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真正把高效課堂落到實處,全力打造學正課堂。學正課堂就是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指向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是學生提升核心素養、實現夢想的場所。學校還創新讓教師帶著重點、難點、議點、疑點、易點、熱點“六點”來備課,形成個人備—集體備—討論修改形成教案—上課—聽課—評課—總結的固定流程,達到有效提升教學的整體目標。學校讓課堂充滿智慧、趣味和詩意,打造出富有“實踐、探索、合作、創新”特質的學正課堂,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
2.文化引領下教師發展的跨越。
在“正”文化的引領下,學校立足教材實際,科學實現“正”文化校本教材與統編教材的深度融合。教師更是注重課堂動態自然生成,注重知識的形成掌握與遷移,注重學生學習力的培養,實現了由關注教到關注學的轉變。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教師工作的主戰場,是教給學生知識、教會學生方法、培養學生能力、健全學生人格的主渠道,更是促使學生成長和成才的主場所。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中的育人功能,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并內化為自身行為。我們關注學生,除了關注學習之外,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由關注教到關注學,再到關注人的轉變,最終實現教師成長的三級跨越,加速教師專業成長。
3.文化引領下的愿景追求。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秉承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通過校園“正”文化建設,引領學生用“正”來端正自己的品行,把良好行為習慣養成作為一生的追求。學校更加注重發展學生的體育、藝術、科技、創新等方面的特質,塑造“正”文化引領下的基礎教育新品牌。努力打造“正”文化校園、七彩德育、學正課堂,培養學生“五正”素養,把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學校的發展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