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芳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開始進行系統教育方式的最初階段,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式和習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出現并被廣泛應用到教學中,幫助創新教師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并為之付出努力,最終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小學教學;運用研究
學生在學習語文時,由于文字性較強,且內容較多,因此剛剛接觸語文的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故而,教師可以使用任務驅動的方式,創設情境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本文對任務驅動方式進行分析,詳細闡述任務驅動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努力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學習目標,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一、任務驅動法概述
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設定教學任務,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并為此努力學習,最終幫助學生成長和進步。在課堂中使用這種方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探究學習知識,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學生可以有計劃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規范性,幫助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共同進步。在使用這項教育方式的同時,教師應該加強分層教育工作的滲透,有針對性地學習,在一定程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從整體上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水平。
二、任務驅動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合理創設情境
教師在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方式時,應該保證在真實的環境下進行,在潛移默化中帶領學生進入學習氛圍中,幫助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教師應多創設情境,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可以將教材知識從紙片化轉變得更加具體,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理解,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制定教學課件,明確標明本課的教學目標。比如,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有趣的游戲》時,可以使用制定好的PPT,設立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講述自己做過的游戲,幫助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幫助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其思維能力。教材中明確介紹三種游戲,老鷹捉小雞、貼鼻子和丟手絹。教師可以通過對圖中學生的表情的講述,分析學生的情感,從而引導學生的思考。在創設情景中,最重要的一種表現方式就是進行情景再現。教師可通過學生扮演教材中的人物,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在游戲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的重要性,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氣氛。
(二)組織自主學習
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教師通過布置學習任務,幫助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進行自主的學習,在課堂中,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并主動回答。也可使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幫助學生互相交流,促進學生共同進步,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友誼,建立良好的課堂秩序。比如,在學習《春曉》這篇古詩時,教師可帶領學生通讀一遍古詩,對一些生字和生詞進行講解,幫助學生能夠流利地閱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學生的自主能力,提升學生主體地位。教師可提出有關這篇古詩所表達的情感是什么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思考。可以組織學生2人為一組,分別表達自己的看法,在表達中,分析是否正確,并將其進行融合,最終得出小組的綜合意見。在分析完畢后,學生積極主動去回答教師的問題。在回答過程中,教師認真傾聽,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篇古詩的內容和具體表達的情感,完成教學任務,提升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
(三)完善教學評價
在完善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使用分層的教育方式,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進行分析,選擇適合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在分析學生的過程中,發現具有正確學習態度的學生,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激發學生的潛能。對于中等學生,教師應在學生完成任務后表示肯定,并從完成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對其進行糾正,幫助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對于一些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教師應鼓勵學生,使用有趣的教學方式,幫助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正確的學習方法,在不斷的學習思考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從整體上看,教師應該吸取學生的意見,不斷擴大評價的主體,提升學生的參與感。另外,教師應該擴大評價范圍,對學生的各方面進行分析,幫助教學評價滲透到學習中,幫助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比如,教師在課上講解《春雨的色彩》內容時,可在學生對有關問題討論完后,對學生的表達進行評價。在評價的過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有關同學的表達進行分析,發現其中的問題,并進行系統的評價。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思考問題,讓學生能夠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正,提升綜合能力。教師在評價時,可以對學生的各個方面進行評價,應該注重檢查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學生的學習態度,對具有優秀態度的人員進行肯定,提高學生的滿足感。對存在學習態度問題的學生,教師應該指出其錯誤,對其進行適當的懲罰,激勵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加強教育評價的作用,幫助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教學質量水平。
結束語:
從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目標,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幫助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在使用任務驅動的方式時,應該對學生進行具體的分析,根據學生特點靈活使用,幫助教學水平的提升。教師可以使用創設情境和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幫助學生的進步與發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教師的輔助作用,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進行思考。教師可以針對某篇文章,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幫助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體會人物的情感,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提升教學質量,幫助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德慧.任務驅動法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2019(30):53.
[2]胡永海.任務驅動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8(31):295.
[3]賴水平.任務驅動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18(23):53.
★ 本文系2020年度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創新研究所全國教育創新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任務驅動法在小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課題立項號:CXKY40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