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亮
摘 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高效性的內涵,并結合實際的教學狀況,以及個人教授的數學內容,靈活采用不同的授課方式,真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動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從提升教學的高效性,降低學生的學習坡度以及豐富原有的課堂形式三個角度,進行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授課,最終真正讓學生獲得數學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上,并不注重為學生搭建相應的數學教學情形,也不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更不注重讓學生獲得數學學習的主動權,從而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較為嚴重的抵觸心理。針對這種狀況,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真正轉變原有的教學思維,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次部分內容的授課,最終達到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一、應用游戲教學法,增強教學的高效性
小學數學教學能力的提升是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的結果。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真正構建符合學生認知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感受到小學數學學習的趣味性,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真正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并不知不覺中理解知識,運用知識,最終達到構建小學數學教學高效性課堂的目的。此外,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真正與學生進行互動,并通過互動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注重關注學生的學習漏洞以及思維空缺,并進行針對性的彌補,真正讓學生在與教師的討論中,與學生中的分析中,獲得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達到增強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例如,在進行“算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真正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進行此部分內容的講解,并注重讓學生介紹個人在游戲過程中的計算思路,從而結合學生的思維進行針對性引導,并對良好的思維進行獎勵,錯誤的思維進行彌補,真正讓學生在享受游戲快樂的同時,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增強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更為重要的是: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真正的尊重學生,讓學生在此過程中,積極的發言,并在了解學生所思所想的過程中,進行針對性的引導,不僅讓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更要讓學生在思考中享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最終達到增強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二、使用多媒體教學法,降低學生的學習坡度
眾所周知,小學數學內容較為復雜,有些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進行這部分內容的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轉換原有的授課方式,即轉變原有的粉筆加黑板的授課方式,運用多媒體,營造出生動趣味性的情景,將抽象的知識轉化成生動形象的授課模式,并在此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的學習坡度,讓學生更為直觀的了解數學知識,并運用個人的理解,詮釋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最終達到降低學生學習坡度的目的。
例如,在進行“圖形的認知”這部分內容的授課過程中,教師考慮到圖形相對于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針對這種狀況,小學數學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即運用多媒體展示學生常見的生活物品,并運用語言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真正讓學生在觀察生活物品的過程中,更好的理解圖形的特點,圖形的模式,從而達到降低學生數學學習坡度的目的。以三角形為例,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生活中具有三角形特征的物品,比如三角板等等,并通過互動的方式,讓學生加深對三角形特點的認知,從而達到降低學生學習坡度的目的。與此同時,教師應注重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發表看法,并結合學生的看法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從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圖形知識,主動思考數學知識,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克服畏難心理,降低學生的學習坡度。
三、應用翻轉課堂法,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小學數學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轉變傳統的授課方式,真正打造屬于學生數學課堂,真正敢于放手,讓學生進行相應數學知識的學習,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即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并在解決學習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獲得良好的數學學習體驗,從而達到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例如,在進行“圓錐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讓學生感受到新型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新鮮感,并更好的融入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學習包的方式,開展此內容的講解,讓學生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進行相應問題的解決,并根據個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適時的與學生與教師溝通,從而在此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的享受新型的授課方式新鮮感,獲得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在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應增強課堂教學的新鮮感,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并真正采用不同的授課方式,進行不同內容的講解,避免一種方式用到底的教學模式。與此同時,教師需要樹立反思思維,真正打造具有生本性質的數學舞臺,讓學生在表達中獲得自信,在接受指正中獲得進步,增強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黃莉.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教學研究,2016(4):42-53.
[2]王海英.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20):258-259.
[3]周玉升.巧用3D打印技術培養學生的空間感——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