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瑩
摘 要: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作為數字媒體融合于網絡技術的新興學科。為了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本文立足深化教改背景下,對賽教融合內涵與培養職業能力進行概述。對如何將職業技能大賽內容融入教學中,提出要建立全員參與的學、訓、賽三層實踐平臺。以及促進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以賽促學、賽教融合”教學模式實施的保障措施。
關鍵詞:賽教融合; 數字媒體技術;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5?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7-093-002
開展職業技能大賽作為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工作中的重大創新,深化了職業教育改革,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促進了職業交流,極大地增強了人才培養的吸引力和影響力。通過創辦職業技能大賽,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與專業實踐能力,共同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綜合水平,是目前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中關注的熱門話題[1-2]。“以賽促學、賽教融合”這一教學模式能夠與用人單位的人才所需相結合。并且融合技能大賽的課程內容,還可以結合技能大賽和所學技能以及崗位訓練,融合學、賽、訓一體化,以比賽為契機提升參賽者的技能[3]。本文將以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為例,探索此專業賽教融合模式下的教學改革。
1.賽教融合模式與培養職業能力概述
1.1賽教融合
賽教融合教學就是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專業競賽項目,讓學生在競賽項目中形成職業能力,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水平,提升綜合職業素養。在當前教改背景下,對于高素養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漸擴大,尤其對于培養專業實踐應用技能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來說,賽教融合能夠促進學生專業實訓技能的提升。并且賽教融合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積極參與課程學習的基礎上參加競賽項目,不僅能鞏固拓展專業知識,還能培養職業競爭意識,鍛煉綜合素質。在賽教融合教學模式下可以有效對接教學、比賽,以專業人才教學計劃,將知識、技能、素質與各項技能競賽項目對接,在課程中嵌入競賽技能內容,設計針對性的教學課程與實訓項目,形成競賽與教學的統一整體,提升人才教學質量。并且參賽學生能夠以競賽替代專業課程學習,在競賽項目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成績,這樣邊教學邊比賽,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與應變、合作能力[4]。
1.2培養職業能力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作為新時期覆蓋文化、科技、教育、現代化經營管理等多類型知識,集技術為主、藝術為輔,技術結合藝術的新型專業,對所培養的人才有著較高的專業技能要求。學生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技能儲備,還要掌握實踐經驗,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知識以及團隊合作能力[5]。在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數字媒體專業不僅要重視培養學生專業、崗位知識技能水平,更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讓學生成為具有良好素養的專業技能復合型人才。
2.賽教融合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
2.1將技能比賽項目融入教學中
首先將職業技能比賽項目中主要涉及的專業技能作為人才未來就職崗位所需具備的核心專業技能內容。教師需要對職業技能項目的競賽規程進行分析,并在教學中融入競賽所包含的標準規范內容,做到從根本上完成教學改革。
其次教師需要將職業技能比賽涉及的專業技能內容引入常規教學中。可以由易至難的傳授知識點,專門進行技能訓練,全過程考評學生的學習過程,重視考察學生對職業技能的實際掌握情況。通過以職業競賽項目所涉及的專業內容為導向,以職業技能大賽的上機評分標準與技術規范為標準,一邊講解理論知識點,一邊為學生具體示范,可以劃分為學習小組完成測定。在競賽小組這一形式中實現“學、訓、賽”三位一體化[6]。
通過在常規專業教學中融入職業技能競賽的相關標準規定和內容,能夠依據技能競賽的標準開展學習訓練,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與職業素養。真正實現符合預期的以賽促學,賽教融合的教學目標。
2.2構建全員參與學、訓、賽三層實踐平臺
通過全力搭建數字媒體專業學生可以全員參與的三層實踐競賽項目平臺,在以上三類競賽項目中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素養水平。實現以賽促學、賽教融合目標的新型實踐教學形式。
2.2.1“人人參與”課程競賽。對于數字媒體專業學生在組織競賽過程中需要結合課程內容開展針對性訓練,包括學生的軟件操作以及上機實訓操作。在學習此類課程中設計了50%以上的實訓課程,教師需要在專業實訓教學課程中講解理論知識點,并為學生示范具體的操作步驟,回答學生提出的疑問[7]。在課程實訓中實現“做中學、學中做”,鞏固學生所學的專業技能。還要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設計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的考評項目,這樣既可以完成課程競賽,也可以最大化保證比賽的有效性。
2.2.2“報名參與”技能競賽。基于在開展一級競賽基礎上開設二級競賽,學校每年在開設的“技能節”這一平臺上組織學生報名參加。競賽項目開展中由專業任職教師以及合作企業的專業人員共同構成二級競賽評委,并參照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的質量標準為依據,制定競賽評分標準。與數字媒體企業的實際技能所需相結合,校企合作開設技能訓練教學競賽。在競賽中成功選拔擁有優秀技能的學生,經一段時間集訓后能夠代表學校參與專業技能競賽[8]。
2.2.3“組隊參與”省級、國家級競賽。指導教師可以根據舉辦競賽的具體工作規程,在上面二級技能競賽基礎上挑選不同年級優秀生共同參與省級、國家級數字媒體專業技能競賽。在組織參賽學生方面需要重視年級梯隊,通常選擇二年級、三年級兩隊競賽選手。指導教師作為參與競賽的項目輔導者,負責競賽過程中對參賽學生的技能培訓,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
3.賽教融合教學實踐保障措施
3.1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
為了達到預期的賽教融合教學模式下的專業人才培養效果,教師需要與自身實踐能力相結合,將行業專家、企業精英引入其中,優化教師結構,融合專業理論教學教師與企業實踐技能指導教師,提升專業人才培養中綜合師資水平[9]。還要為專職校內教師提供可以和行業領域內的教授級專家溝通的機會,鍛煉自身的綜合專業水平,保證在賽教融合教學模式中可以為數字媒體專業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技能提供全面指導。
3.2改良實踐教學環境
在賽教融合教學中建設實訓基地至關重要,作為培養數字媒體專業人才實踐技能的關鍵陣地,從建設實訓基地的根本性質上劃分實踐教學包括校內、校外兩大基地。為了可以融合常規教學與競賽內容,應當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改造。采購專業設備保證實訓基地購入設備可以對接競賽項目設備。這樣實現了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更具針對性地改良實訓教學環境。由于職業技能大賽的考核內容與企業的實踐崗位相貼合,所以構建校外實訓基地可以更全面且專業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
3.3制定合理賽訓規劃
隨著近年來職業技能比賽規模的逐漸擴大,行業管理更加科學規范,專業比賽覆蓋領域愈來愈廣。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技能要求較高,而職業技能賽事的創辦則提供了良好的技能實踐平臺。合理制定各項賽訓在職業技能大賽舉辦中至關重要。學校可以專門組織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教師,全面分析職業技能大賽的具體考核內容、技術要求、專業方向以及人才技能培養各方面標準,與專業人才培養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合理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專業賽事。例如可以劃分學生職業實踐技能水平,包括優秀、良好、一般以上三級。在專業基礎實訓基礎上組織參與專業技能比賽,協調參加比賽的各層級學生。以比賽指標為導向,展開針對性的實訓教學,并全方位科學合理規劃教學內容,讓學生可以在參與競賽的實訓過程中,不斷提升實踐水平。
3.4改進賽訓教學方法
在深度融合專業比賽與教學時,對于教師來說也同樣面臨新挑戰。尤其對于不同水平學生在參與不同賽事過程中,怎樣做到在教學時對學生彼此之間的個性相協調,這是作為“賽教融合”教學模式需要重點考慮的。教師需要在教學中盡可能地考量學生掌握的實際基礎技能,并結合職業技能比賽中對職業能力提出的標準要求。例如對于軟件操作使用的熟悉度,制定可實現的具體目標,盡可能保證全部學生都可以達標。并組織課堂、校內、校外等不同競賽項目,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水平。在實訓中教師還要積極引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例如頭腦風暴、思維導圖等。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督促學生緊跟教學進度。還可以運用差異化教學方式,讓學生多途徑獲取專業知識,在實踐訓練中拓寬視野,培養學習興趣。
總而言之,立足培養社會所需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提出賽教融合下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教學實踐思路,從技能比賽項目融入教學中,構建全員參與學、訓、賽三層實踐平臺來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并提出賽教融合教學實踐保障措施,以期真正提高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
基金項目: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教學標準與技能競賽相銜接的教學設計和資源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20-AFCEC-250成果
參考文獻:
[1]程愛景,盧敏,鄭世超.基于CDIO模式的《數字媒體技術及應用》課程實驗教學模式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015(012):85-86
[2]趙肖雄,寧國勤.媒介融合時代數字媒體教育理念創新——基于“項目+競賽”雙驅動教學模式實踐的思考[J]藝術教育,2018,336(20):67-68
[3]尹秉杰.媒介融合下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設置的思考——基于中英比較視野的研究[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42)
[4]王媛芳.基于“技藝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實踐探索——以游戲制作課程為例[J]數碼世界,2020,No.172(02):162-163
[5]聶勛偉,鐘勤.中職數字媒體技術應用專業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綜述[J]重慶與世界:下半月,2013,030(006):P.106-109
[6]李軍.數字媒體技術人才創新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8,017(006):88-90
[7]徐亞.基于“互聯網+”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教學改革實踐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20,No.185(05):242-242
[8]樊鑫,賈棋,劉日升,等.基于MOOC的數字媒體技術研究型課堂與創新技術平臺建設[J]實驗室科學,2018,21(2):111-113
[9]吳偉敏.STEP模式下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計算機時代,2020,No.341(11):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