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芳
摘 要: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作為初中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生物實驗教學可以進一步鞏固生物基礎知識,在核心素養的滲透下進一步提高初中學生的生物實驗動手操作水平,進而指導學生更加系統化的實驗學校方法。提高生物教學的實踐指導性。為此文章在探討在核心素養視角下來開展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意義為前提,提出有效的策略在核心素養視角下來開展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一、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入以及普及發展,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要圍繞核心素養,激發初中生的生物學習潛能,充分體現學生在生物學科中的綜合素養,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生物學習方法,擁有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初中生物教學也要貼近實際,通過實驗操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指導作用,讓學生在觀察分析中尋找生物知識規律,了解生物現象,由課本知識向生活化教學過渡,發揮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作用。
二、 在核心素養視角下開展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意義
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當中,離不開實驗教學的驗證,更離不開學生對生物原理中知識的深度認識,這樣可以喚醒學生對生物學習的態度,為此在生物實驗教學當中,要培養學生對生物實驗的興趣,將開展生物實驗作為學習初中生物基礎知識的重要手段,通過生物實驗來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能力,在觀察認識中分析數據,結合生物知識培養學生對生物現象的分析,達到滲透核心素養教育的目的。具體來說,初中生物課堂中運用生物教學,有以下幾點重要的教學意義。
(一)鍛煉初中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初中的實驗當中,不同實驗體或實驗體比例的變化,都能夠引起實驗結果的變化,實驗中用量和操作步驟的不同,也會對實驗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通過實驗教學,可以讓初中生及時掌握生物現狀,在觀察掌握中梳理生物知識,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更加豐富的實驗技能,從實驗中聯系生物知識,強化對生物知識的理解,達到深度教學的目的,學生在生物實驗教學中也能夠得到更多的學習體驗。例如學生在做碘與淀粉化學反應的實驗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調整淀粉與碘的比例,這樣淀粉與碘才能夠發生化學變化。為此,需要學生通過生物實驗進行一遍一遍的嘗試與觀察,從而找出淀粉與碘合適比例。為此生物實驗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
(二)提高學生在生物學習中的自主性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是教學由他律到自律的轉化,為學生開展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初中生物教師在帶領學生開展生物實驗教學時,教師給予學生布置實驗開始前的準備任務,讓學生提前準備好實驗資料以及實驗設備等,這樣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對于知識的自主探究能力,而在生物實驗教學當中,教師首先給學生示范實驗的操作步驟,然后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在自主探索中提高學生對實驗問題和數學的處理、分析能力,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充滿了興趣,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自我學習意識,對實驗的自主探究提高,學生也愿意去在實驗中尋找規律,生物學習的積極性變得高了。
(三)培養初中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
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離不開科學知識,隨著現代社會科技的發展,科技離不開科學知識的支撐與推進,為此初中學生在初中階段開展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使得學生掌握生物的基礎知識,讓學生擁有實驗創新精神,有利于給予國家培養擁有創新精神的實用型人才,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以實驗教學為抓手,讓學生掌握了生物的基礎知識,雖然初中的生物基礎知識較為淺顯,但由于初中學生處在學習文化課的發展階段,所設置的生物知識對于初中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而言則恰好合適,隨著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進一步提高,對初中生物知識的研究也就越來越深入,由淺入深的開展初中生物知識以及生物實驗的教學,對學生而言則會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為此,能夠培養初中學生的學科文化素養,提高了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三、 在核心素養視角下開展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方法
大部分初中教師在開展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時,往往只重視實驗結果,而對于實驗過程則匆忙的一筆帶過,此行為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與分析能力。同時在生物實驗教學當中要引導學生注意安全,這也是提高學生生物實驗能力所應該具備的意識,也是學生在開展生物實驗時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為此初中學生在開展生物實驗時,要擁有自我保護意識,做好對于生物實驗設備以及藥品的合理與正確的應用與放置,但是目前,在初中的生物實驗教學當中,對實驗裝置的安全性則較容易忽略,而初中生物實驗裝置的安全性問題則容易有難以預估的結果發生,為此初中生物教師在生物實驗教學當中需要給予重視。
(一)結合生物教材知識進行動手實踐,引發學生對生物實驗知識的探索興趣
初中生物教師在開展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時,在引導學生學習課本生物知識的前提下,需要引發學生對于生物知識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有興趣地參加關于生物知識的生物實驗教學,生物教學僅僅依靠單純的講授式教學是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生物課本中雖然借助大量的插圖和注釋對生物知識做了進一步解釋說明,但是如果沒有通過實驗現象的演示說明,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膚淺的階段,通過實驗操作,轉化學生的學習方式,將單純的理論學習向實踐性轉變,強化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認識,建立起系統的學習方式。例如,教師在開展“采集空氣分子和測算空氣分子當中的塵埃粒子”的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用目前較為熱門的話題作為開展這一課程實驗教學的出發點,最近較為熱門的是PM2.5,為此,教師可以利用熱門數據作為開展該生物知識實驗的出發點,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操作方案與步驟,實現對PM2.5的測試。在學生設計的實驗操作方案當中,要包含對于實驗問題的提出,如何對問題進行論證,實驗步驟的操作,從而實現對于實驗方案的落實,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啟發學生對生物實驗的興趣,使得學生在生物實驗的實踐當中,能夠拓展自身的生物實驗思維,培養學生的生物實驗意識,從而達到開展生物實驗的目的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