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豪


【摘要】本文探討以班級文化品牌建設的思路,引領班級文化建設實現個性化、整體性和主動性的發展。以品牌班級“行者班”為例,從建立班級文化品牌的形象識別系統、環境識別系統、行為識別系統出發,探討如何建立和發展班級文化品牌。
【關鍵詞】品牌;班級文化;個性化;識別系統
新時代“立德樹人”背景下,從國家和社會層面上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級是學校的基本單元,是開展教育活動的組織載體,是促進學生實現社會化和個性化發展的社會系統,因此班級建設成為學校教育的關鍵環節。
一、從班級管理走向班級文化品牌建設
班級建設需要突破的第一階段是從“班級管理”走向“班級文化建設”。在當前的德育現狀下,許多班主任仍處于初級階段:工作重“管”不重“理”,以維持班級穩定為重,將“不出事”當做班級管理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文化自信”,《求是》刊文認為:“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卑嗉壗ㄔO也應走出狹窄思維,建設班級文化,樹立文化自信。
在班級文化建設階段,學校和一線班主任面臨著以下的問題:
1.班級文化建設欠缺個性化。為了便于管理評比,許多學校統一部署、統一規劃,忽視了班級差異、學生個體和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無法保證班級發展的可持續性,這往往導致出現“千班一面”的局面。
2.班級文化建設欠缺整體性。許多學校和班主任對班級文化建設的理解往往較為片面,較為注重班級環境文化等單一角度,缺乏在其它班級文化建設角度的整體認識,因此常流于形式,未能內化為文化,外化為行為。
3.班級文化建設欠缺主動性。班主任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缺乏主動意識,常常為了應付上級的各種工作布置疲于奔命,覺得沒有精力、時間和空間開展班級文化建設。班級文化建設變成學校和教師規劃中的“空中樓閣”。
4.班級文化建設缺少可復制性。班主任在開展文化建設中,更多體現的是個人氣質與風格,展現獨特性,其個人經驗與做法對其他班主任而言,缺少可復制性。
5.班級文化建設缺少影響力。班主任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更注重對班級學生的作用,較少考慮對年級、學校甚至社會的影響力。削弱了班級文化的價值。
對于解決以上問題,有一個建設性的思路:班級建設需要突破第二個階段,從“班級文化建設”走向“班級文化品牌建設”。
品牌(Brand)是一種識別標志、一種精神象征、一種價值理念,是品質優異的核心體現。班級文化品牌是班級的個性化識別標志,區別于其他班級;是獨特班級文化理念的精神象征;是班級團隊共同的價值理念;是展現班級文化自信、發揮班級文化影響力的核心體現。
今天的中國社會發展一日千里,正從低端加工轉型為高端創造;今天的中國教育發展,要求向培養智慧型、創新型人才轉型。班級文化品牌建設符合這樣的社會發展需要,符合教師提升班主任工作效率的需要,符合師生對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
1.班級文化品牌建設提升班級的受信任度。班級品牌使其受眾(家長、學生)對班級產生信任感,信任班級文化的真實、正確,減少家校之間彼此懷疑、猜測甚至對抗的精神內耗。信任是任何一個團隊的基礎,班級品牌有效地建立這個基礎。一個產生了信任度的班級,尤其是新組建班級,將極大地減少阻力,減輕情緒上的陌生感距離感,產生推力,將極快地進入班級建設的快車道。
2.班級文化品牌建設提升班級的歸屬感。班級品牌的文化認同使班級學生產生歸屬感,有利于提升班級凝聚力,減少師生、學生彼此之間的排斥和摩擦。班級學生具有更高的集體榮譽感,更緊密的團結意識。
3.班級文化品牌建設塑造共同的價值觀。班級品牌體現出班級共同的價值觀,勾畫出班級共同的發展方向。班級的發展必需建立在班級價值觀的發展上,班級品牌為班級價值觀的發展指引了方向,提供了發展動力。
4.班級文化品牌建設產生“溢價效應”。一個成功的班級文化品牌建設,不僅對這個班級產生積極的影響,還會對整個年級、學校甚至校外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能有效提升學校美譽度與社會評價,對社會產生良好影響。
二、班級文化品牌建設的三個識別系統
班級文化品牌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建立自己的識別系統。班級文化品牌強調品牌的識別標志屬性,更有利于提升班級文化的個性化特征,增加識別度,增加內部成員歸屬感和向心力。班級文化品牌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出發建立識別系統,筆者結合自己所帶班級“行者班”品牌建設實踐加以說明:
1.班級文化品牌的形象識別系統
班級文化品牌的形象識別系統主要由班名、班徽、班訓、班歌、形象代言人等元素構成。學習理論告訴我們,人們所感知的外部信息,83%是靠視覺到達心智的。班級教育理念、文化特質、行為規范燈抽象概念,需要轉換為具體符號,以標準化、系列化、統一化。以下從班名、班徽、形象代言人三個角度闡述。
(1)班名:班名是班級文化理念的凝聚概括,同時應具有識別性,盡可能不要使用重名率高的名稱。筆者的班級班名為“行者班”,源于班級理念“知行、正行、同行”。知行: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正行:正心誠意,仁義勇信;正行:更優秀的你我,共建更美好的世界。
(2)班徽:班徽是班級文化理念的形象表達,是班名的形象標識,同時應當通過色彩、線條、形狀、字體等元素表達班級文化與理念。如,筆者“行者班”班徽設計:
左邊的班徽:整體外形抽象自孫行者頭上的金箍,一望而知是“行者”,再輔以中間隸書體“行者”二字,“行”字一豎形似金箍棒。寓意于學習孫行者正義勇敢、剛正不阿的精神;同時也講究規則有度。中間四種顏色代表“行者班”“仁義勇信”四個核心精神。金箍上以線條勾畫出四條跑道,寓意行走在班級核心精神之路上。右邊的班徽走極簡化風格,黃色為底色涵蓋了之前的金箍,在“行者”二字中間立一根金箍棒,清晰地表達班級身正立行、勇于擔當的班級文化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