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東 唐咸平 郝環一 陳文強 吳秋麗



摘 要:在“大智移云區物”影響下,技術的發展帶動崗位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新型財會人才在轉型中不僅要有專業技能,還應當具備管理能力、決策能力、分析能力、溝通能力等綜合能力以適應企業的經營發展需求。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法、訪談法,了解到財會類專業情商培養現狀以及提升情商的必要性,并以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情商培養與訓練課程教學改革為例,在提升財會類專業大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重視情商培養教育,嘗試探究培育全面應用型會計人才情商素養的途徑,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情商培養課程教學改革,使之具備更高的綜合素質,以便在新型財會行業進程中迅速找到個人的發展定位,挖掘財會人員不可替代的價值,并延伸其職場角色。
關鍵詞:大智移云區物;財會類大學生;情商培養;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3.075
0 引言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其“社會屬性”就揭示出人際交往的常態。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能自處的時間及空間越來越少,人與人接觸的時間和空間已明顯增多,這是時代發展的體現。情商一詞早在1990年由兩位美國的心理學家提出,并在以后不斷完善。現在情商一詞不只代表自我認知和人際交往能力,其還表現在了解他人、壓力管理和決策能力。當今社會,人們生活節奏明顯加快,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壓力積壓的情況,如何實現自我疏導,情商培養的關鍵性便尤為凸顯。而針對財會大學生的情商培養課程也應該立足專業特色,才能發揮情商在今后生活和工作中的獨特地位。本文以財會類專業為例,對財會工作人員而言,在“大智移云區物”影響下,會計的轉型是大勢所趨,對于財會人員的壓力管理、決策能力、自我認識、自我表達、人際能力等綜合能力有更嚴格的要求,而情商是綜合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財會人員的情商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情商培養課在中國大學教學體系中普遍為個人拓展類課程,教學以理論學習為主,對學生個人將情商運用在生活、工作的作用微乎其微,要培養大學生具有專業特色的情商運用能力,才能真正彰顯情商在社會中的重要價值。
1 財會類專業情商培養現狀以及必要性
1.1 實施調查問卷情況
1.1.1 調查對象分布情況
本次問卷調查共在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發放340份,經過整理確認,回收到有效問卷314份,有效概率達到92%,男生68人,女生246人具體對象分布如表1、表2。
1.1.2 情商培養教育現狀
(1)財會類學生對情商了解程度。在調查的學生群體中對情商的了解程度,如圖1,只有10%的學生非常了解,65%的學生一般了解,21%的學生了解一些,4%的學生不了解。筆者從中可知,非常了解的同學并不多,大部分財會類學生對情商的認知都停留在一般了解層面,認為自己接觸到的情商知識不夠全面,需要通過課程進一步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并完善自我,從而了解情商,進而善于運用情商能力。
(2)財會類學生對情商提升的意愿。在調查的學生群體中,關于財會類學生對情商提升的意愿,如圖2,有46%的學生比較想提高情商,47%的學生很想提高情商,6%的學生認為情商提高無所謂,1%的學生不想提高情商。大多數的財會類大學生都認為情商有益于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所以普遍都想要提高自己情商水平,而大學生在校的時間充裕,且對情商知識求知欲普遍比較強,正是能系統接受情商知識教育的階段,筆者認為更應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在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中滲透情商知識,探究行之有效的情商培養途徑以滿足財會類學生的發展需要。
(3)開展學習情商培養課程的必要性。在調查的學生群體中問到是否有必要開設情商培養課程,如圖3,有57%的大學生都認為在大學期間非常有必要開設情商培養課程,有36%的大學生認為有一般必要開設情商培養課程,有6%的大學生認為開設情商培養課程無所謂,1%的大學生認為沒必要開設情商培養課程,大部分學生贊成開設情商培養課程并覺得非常有必要,高校開設情商培養課程的必要性越來越強,因此更需要建設好這門情商培養課程。
(4)學生更能接受的情商培養課教學方式。這次問題采取的是多選形式,在調查的學生群體中更能接受情商培養課教學方式,如表1,相較于理論教學而言,“理論教學+訓練、交流活動、情商模擬、素質拓展活動”的情商培養方式,更容易被財會類大學生所接受;整體來說,傳統理論教學沒有其他四種提升情商的方式更吸引學生,大學生更偏向在互動或活動中接受情商知識,也對學校以及任課老師對情商教學的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訪談法調查研究情商培養
為了對情商培養與訓練課程進行有效的教學改革,筆者開展了幾次線下訪談,接受訪談人員包括企業原高管、企業財務人員、大四有實習經歷的學生、畢業從事財務工作的校友。通過調查了解,多方一致認為在校期間有必要加強情商培養,高超的情商技巧不但能營造良好工作氣氛,能夠靈活處理工作問題,還能塑造更全面的思維角度,使其更好地發揮其財務人員價值。除此之外,會計與錢打交道的機會較多,而與錢有關系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所以會計更要注重情商培養課程的學習。第一個是對事情的洞察力;第二個是我們對事情的溝通協調力,這個溝通協調實際上就是利益相關者;第三個就是自身的適應能力的問題,對工作的勝任度很重要;第四個就是職業的發展能力。當問到“大智移云區物”影響下對于網上的財務機器人可能會代替財會人員的說法。被訪談者提出的觀點是:首先自己的學習能力很重要,即使是高度智能化的時代,機器人也代替不了85%的人際溝通、靈活決策、經營管理的部分,機器人最多只能代替核算職能,不能具備人擁有的高度智慧,而且企業現在最需要的,恰恰是財務人員參與經營管理,參與企業的戰略分析,這些都是機器人無法去替代的,所以我們更要考慮提高自身的軟實力,與時俱進。而經營管理、戰略分析等方面都離開不了財會人員的管理能力、決策能力、分析能力、溝通能力,所以筆者認為,情商培養課程教學改革也應立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在教學中體現情商在實際財務工作中的應用。如果以前情商是財會人員的加分項,那現在它就是必答項,財會類大學生情商培養應是大學中不可或缺的課程學習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