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祥
摘 要:花瑤挑花是湖南省瑤族人民長期生產實踐中遺留下來的寶貴遺產,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期,隨著人類社會生活環境的變化,花瑤挑花這一藝術形式卻因使用功能逐漸消失而漸漸退出歷史舞臺。面對瀕臨滅絕的花瑤挑花藝術形式,只有不斷培養專業型、創新型的芙蓉工匠藝術人才才能更好地推動這一藝術形式的傳承與發展。文章以花瑤挑花芙蓉工匠人才為研究對象,重點探討花瑤挑花芙蓉工匠人才培養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花瑤挑花;芙蓉工匠;人才培養
注:本文系2020年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課題研究項目“鄉村振興戰略下‘花瑤挑花芙蓉工匠人才培養策略研究”(XJKX20A054)階段性研究成果。
花瑤挑花藝術是湖南省瑤族人民在實踐中的寶貴文化遺產。新時期,隨著機械紡織工業的快速發展,花瑤挑花藝術的實際價值逐漸消退,花瑤挑花與人們生活的聯系不再密切,真正從事這一藝術形式的工匠人數也在逐年下降。因此對花瑤挑花藝術形式的傳承與發展極為不利。
一、培養花瑤挑花芙蓉工匠的作用
培養工匠型人才并不是指培養出一系列的傳統手工藝匠人,而是在傳承傳統手工藝的基礎上培養出一批具有一流的技術、強烈的工匠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從這一含義可以看出,培養工匠型人才不僅注重匠人自身對某種傳統工藝的掌握,更加注重匠人自身運用傳統工藝開展創新的能力和水平。為了更好地對我國不同地區的工匠型人才進行劃分,也為了更好地發揮湖南省獨特傳統地域文化特點,2016年,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立足“工匠精神”與“湖湘文化”特色,提出《打造“芙蓉工匠”助推“制造強省”》政策建議,在這一建議中首次將“芙蓉工匠”作為發展湖南省經濟的重要動力。在此基礎上,培養花瑤挑花芙蓉工匠對這一藝術形式的傳承與創新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二、花瑤挑花芙蓉工匠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花瑤挑花芙蓉工匠培訓質量不高
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盡管花瑤挑花技藝已經被國家正式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且與多所高職院校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試圖通過合作培養的方式為社會培養出更多花瑤挑花芙蓉工匠,然而整個培訓的質量并不是很高。
第一,師資隊伍薄弱。目前參與花瑤挑花芙蓉工匠人才培養工作的教師由兩種類型的人才。第一部分是花瑤挑花手工藝匠,這部分教師本身具有極豐富的花瑤挑花實踐經驗,能夠制做出很多精美的花瑤挑花藝術品,但他們由于長期沉浸在工作之中而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無法很好地將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傳授給其他學生。第二部分是部分合作機構的教師,這部分教師本身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能夠清楚地將所要講授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然而卻對花瑤挑花藝術缺乏一定的認識,很多情況下都是學到了一些皮毛后就開始教學。由此可見當前花瑤挑花師資綜合技能仍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第二,教師教學方法有待創新。目前很多培訓教師的教學方法往往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即通過演示-實踐-修改開展教學,這種教學方法最大的問題是學生只能從表面了解花瑤挑花的基本制作工藝,無法從更深層次理解花瑤挑花的內在價值。
(二)花瑤挑花芙蓉工匠人才學歷不高
第一,參與培訓的學生多以花瑤挑花手工藝人、高職高專藝術類學生為主,這類人本身學歷較低,與社會上的本科、碩士、博士等高學歷人才相比,各方面素質有一定差距。第二,培訓工作開展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學員)專業技能的培養,要求學生全面提升自身對花瑤挑花技術的掌握程度,卻忽略了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導致很多學生出現技術精湛、道德水平卻較低的問題。這與芙蓉工匠本身所要求的培養目標也有一定的差距。第三,對于高職高專學生來說,他們學習花瑤挑花技術的目的是更好就業,因此學習過程中所掌握的都是花瑤挑花的基礎技能。這導致他們畢業后技能水平無法與其他從事多年花瑤挑花工作的工匠相比,學歷又無法與其他本科、研究生學生相比,畢業后的就業前景堪憂。
(三)花瑤挑花芙蓉工匠培訓與創新聯系不緊密
第一,培訓過程中過度注重技能的培訓,缺乏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很多花瑤挑花教學工作者在開展培訓過程中往往是以基礎培訓為主,旨在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花瑤挑花技術,這種培訓本身與芙蓉工匠所要求的培養專業技術精湛和創新意識強烈的綜合素質人才有著一定的差距。第二,培訓實際效果有待進一步檢驗。盡管目前政府已經與當地部分高等院校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試圖通過合作的方式為社會培養出一部分具有芙蓉工匠精神的花瑤挑花藝術工作者,然而實際的培養效果并不是很明顯。一方面,參與培訓的學生對花瑤挑花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學習過程存在積極性不強的問題;另一方面,在培訓結束后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將自己所學的技能運用到實際生產與創新活動之中,導致所學技能逐漸被遺忘。
三、花瑤挑花芙蓉工匠人才培養的途徑研究
(一)優化教師教學水平,提升培訓質量
優化教師教學水平是提升培訓質量的前提與基礎,特別是在當前的花瑤挑花芙蓉工匠人才培養過程。只有建立起一支綜合水平高的專業教師隊伍,才能更好地推動人才培養工作的有序發展。
第一,建立合作機制,培養具有綜合型的人才。針對當前培訓過程中存在“實踐技術高但教學能力低”和“教學能力高但實踐能力低”兩類不同特點的教師人群,政府應從培養綜合型教師入手增強二者之間的聯系。一方面,讓實踐技術高的花瑤挑花匠人將更多專業技術傳授給教師,提高教師專業實踐能力;另一方面,讓教學能力高的教師定期為花瑤挑花匠人講授基礎教育學理論,提升這部分人的教學水平。通過這種方式開展教學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兩類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第二,為教師推薦更多新的教學手法,鼓勵教師通過自學、實踐、反思等途徑展開實踐,總結教學經驗和技巧,并逐步找到一套更加適合自己、適合學生、適合花瑤挑花專業教學的方法。
(二)加強與高校合作,提升學生學歷水平
提升學生學歷的基本途徑是要加強與高校的合作力度。普通高等院校是國家承認的考取高學歷的機構,為此政府必須鼓勵培訓單位與高等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努力做到如下幾點:
第一,擴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高學歷人才加入花瑤挑花培訓行列之中。通過將花瑤挑花藝術作品帶到高校中進行宣傳提升大學生對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的認識,通過現場展示、現場招募的方式吸引更多大學生開始花瑤挑花技術的學習。第二,適當延長教學周期,并在延長的周期范圍內增設更多文化課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文化課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和專業理論素養。第三,加強與本科院校的合作力度,借助本科院校平臺為參與培訓的學生開設對應的專業及班級,承諾學生在一定周期范圍內通過文化課與專業課的考試后能夠拿到對應的成人本科畢業證書,從而更好地解決能力高學歷低的尷尬問題。
(三)增強企業合作力度,增加實踐創新機會
提升學生創新能力應圍繞加強校企合作與積累比賽經驗兩個途徑來開展。一方面,教師應進一步加強與周邊企業的合作力度,在吸引企業贊助的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幫助學生提前了解花瑤挑花的市場現狀,為后期更好地開展就業、創業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教師應定期將各種比賽信息傳遞給學生,鼓勵學生通過將花瑤挑花技術與現代設計手段結合,設計出更多創新的實踐作品,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創新技能的目標。
四、結語
培養芙蓉工匠是為了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傳統技術人才,這類人才本身具有精湛的技藝和創新本領。在此基礎上的花瑤挑花芙蓉工匠培養涉及藝術人才自身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等,這類人才不僅應具有基本的實踐能力,同時還應具有敬業、創新職業精神。在此基礎上,湖南省先后聯合當地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深入合作,努力培養良好的花瑤挑花芙蓉工匠藝術人才的工作。然而在培養花瑤挑花芙蓉工匠人才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表現在培訓質量不高、人才學歷不高、培訓與創新聯系不緊密幾個方面。為了更好地提高培養質量,政府應通過優化教師教學水平、提升培訓質量,加強與高校的合作、提升學生學歷水平,增強企業合作力度、增加實踐創新機會三個方面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優化。
參考文獻:
[1]黃璜.湖南高職院?!败饺毓そ场毙律囵B模式的構建[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9(10):3-4.
[2]鄒欣云.現代學徒制“芙蓉工匠”人才培養機制探索途徑[J].科技資訊,2019(15):165-166.
作者單位: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