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碩武

摘 要:從近幾年中國教育政策的更新方向中可以看出中國越來越注重培養全面復合型人才。國家主席也在全國高校中呼吁要加強學生思想政治的培養,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融入到具體的課程中,讓學生在接受專業知識的熏陶時也要注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發展。所以中國各大高校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紛紛踐行了課程思政這一教學理念。因此,此次研究就高職視傳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資源現狀及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職視傳 課程思政 實踐教學 策略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sources for Vocational Visual Communication Major
Xiao Shuowu
Abstract:It can be seen from the update direction of China's education policy in recent years that China is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comprehensive talents. The President of the State also called for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and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specific courses, so that students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when receiv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refore, to respond to the call of the country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major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practiced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curriculum ideology.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lated issu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sources for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visual transmiss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practical teaching, strategy
高職視傳傳達專業作為高職院校中藝術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現階段開展的思政課程開展的效果來看,高職視覺傳達專業的思政課程課堂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和落實。根據相關部門所制定的政策,高職院校要加強課程思政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深入理解社會主義思想。教師在利用校園資源對課程思政的相關理念進行落實時也應該將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進行友好地結合,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1 高職院校進行課程實踐教學的現狀
對中國的某些高職院校的視覺傳達專業的學生家庭進行調查和學生的入學資料顯示:部分入學的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不樂觀,存在家庭主要成員缺失的情況,這勢必會影響學生的道德品質和三觀建立;視覺傳達專業學生的入學成績對文化課的要求普遍較低,而文化課成績對學生的文化內涵和道德素質也存在一定的反應效應。針對以上兩種情況如果教學沒有融入思政教育,沒有建立合理科學的思政教育體系,不能及時疏導學生心結,進一步加劇學生的自卑扭曲等不良心理,勢必影響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信念和價值觀[1]。
思想政治教育在課堂的利用率低的核心原因就是教師沒有合理安排好思政課程教育,沒有處理好思政課程與專業知識的關系,沒有讓兩者實現共通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兩者相互影響的關系。根據對某些高職院校的視傳專業的調查來看,這也說明了對思政教育引起足夠的重視。除此之外其他原因主要集中在部分高職院校缺乏具體開展思政教育的資源和工具,缺乏對思政課程結構的整體規。再加上教師對網絡資源的利用率低和缺乏對多媒體工具的運用,這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思政課程的效果。
從以上的情況中也反映出了教師對社會市場相關行業的變動信息缺乏了解,沒有及時捕捉到社會設計行業對人才的要求,沒有根據社會行業的需求對學生的道德修養進行調整和提升,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2]。
2 高職視覺專業思想政治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策略
2.1 制定合理的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和方案
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展開專業化和規模化的教學之前首先要明確每一階段的教學目標和方案,進行階段化教學,指導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高等職業學校視覺傳達專業學生的課程思政教學,應首先明確專業課程內容的分配,根據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識和課程體系充實思政課程。一般高職院校中的視覺傳達專業課程都是圍繞藝術設計和傳播技術科目,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圖形與視覺的傳達,色彩與視覺的傳達等,同時也會對空間的編排內容也有所涉及[3]。
由于視覺傳達專業具有高度的藝術特點和專業的職業規劃特點,專業教師在開展思政課程時要結合專業科目的特點對學生展開教學,同時教師在開展課堂活動時不僅僅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還要做好理論與思想結合,讓學生在正確的思想價值引領下構建正確行為目標。對視覺傳達專業的學生展開課程思政時要把學生的價值觀和獨立人格放在教學目標的首位,在確立正確的三觀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認知目標。
2.2 深化思政課程的教學內容
教師要挖掘專業課程體系中與思政教育相關聯的內容,讓兩者達到共融,使學生在接受專業理論知識教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政的熏染。教師可根據專業課內容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充實課程教學內容;也可以開展實訓體驗課程,在實際活動中感受德育的力量。教師應積極爭取校企合作項目,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感受職業道德和體會團隊合作的魅力和價值,最大化地實現課程教學目標[4]。
如教師加強對學生紅色革命的認識這個課題上,可以充分挖掘專業課程的相關內容。例如可以利用基礎課程的色彩認知這一課時對紅色這一知識進行拓展。不僅提升了對基礎色彩的認識,同時也對紅色的外延意義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為增強學生的國家認同感和自豪感,可將紅色與中國的國旗顏色以及五星紅旗進行聯系,展開交流和探討,讓學生感受中國艱辛的發展歷程,激發學生愛國情懷。
在其他的必修課程中也可融入思想政治素養的學習,例如設計課程中的海報設置和環境設計都與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公益的海報設計,學生必須要站在社會發展層面上選擇合適的海報設計因素。此時教師可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理念,通過挖掘社會性元素來開展思政教育和核心價值觀教育。又如在包裝設計課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實例開展思政教育(見表1),某扶貧項目中,通過制作農產品的包裝方案讓學生感受到艱苦奮斗的重要性和扶農幫農政策的合理性,感受中國人民自強不息和勤勞勇敢的魅力[5]。
此外,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軟件對思政教育和專業課程進行融合,整合社會服務項目資源和專業設計知識庫,借助校園線上教學APP幫助學生隨時隨地學習。
2.3 確立合理的思政考核體系
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能力考評要綜合師生的教學目標進行,在對專業知識的考核也要將思政內容納入考核體系中,這就要求要采用全新的考核體系和考核模式。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可以適當地調整考核內容的比例,例如可以將專業課的考核縮短至百分之八十,將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內容考核調整到百分之二十[6]。
對學生進行考核時,可將從學生的能力、到課率以及平時的專業成績納入到其中,多方面綜合考核。此外,教師也要開展多方面的評價,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之外也要讓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幫助學生對自己進行反思和調整[7]。
例如,院校可鼓勵學生在課下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在教師的帶領下到鄉村貧困小學中參與生活與授課,體驗生活的艱辛和教師的辛勞;鼓勵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幫助傳播社會正能量。教師在期末對學生進行考核時可以把學生的社會體驗活動納入到評級體系,讓學生在實現自己學業價值的過程中體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3 結語
總之,視覺傳達專業學生承擔著傳播先進價值觀念的專業職責,我們的思政教學活動就是要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應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開發相關的資源利用平臺,最大化地開發校內校外的可利用資源,增強學生對思政課程的認同,進一步端正學習態度,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當然,對高職視傳專業的學生開展思政課程實踐教學活動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因地制宜、循序漸進開展思政教學,才能確保取得實效。
【基金課題】課題類別:高職高專教育一般課題,課題批準號:XJKX19B095
課題名稱:“大思政”教育視野下湖南高職視傳專業。“課程思政”實踐教學資源開發與整合研究。
參考文獻:
[1]侯慶雙.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傳統文化教育路徑研究[J].成才之路,2019,(23):1-2. DOI:10.3969/j.issn.1008-3561.2019.23.003.
[2]梁思懿.“課程思政”融入高職影視制作流程式教學探索——以“校園愛國快閃”項目為例[J].新聞前哨,2020,(5):82-83.
[3]郭孔生,陳小霞.“課程思政”理念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改革路徑研究——以《紅樓夢》為例[J].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2(2):97-101.
[4]王文杰.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的實踐途徑探索——以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流行色,2019,(11):181-182.
[5]孫靜,董婭麗,徐曉霞.論工匠精神培養與課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才智,2020,(3):13.
[6]辜璇.數字媒體專業課程與思政教學結合形式初探[J].科技資訊,2020,18(22):36-38.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03-5797-6798.
[7]步英雷.混合式教學視域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消費導刊,2020,(39):108. DOI:10.12229/j.issn.1672-5719.2020.39.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