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將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是推動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時代課題。探索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有利于傳承中國共產黨重視黨史教育的優良傳統;增進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理解和認同,堅定“四個自信”;同時發揮高校思政課教學育人功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關鍵詞:黨史教育;高校;思政課教學
一、引言
2020年10月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強調,要“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高校思政課五門基礎課程(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綱要、思想道德基礎與法律修養、形勢與政策)從內容和形式上都有形或無形地貫穿著黨史教育。探索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價值意蘊,能進一步豐富四史教育(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融入思政課教學的相關研究內容。
二、傳承中國共產黨重視黨史教育的優良傳統
高度重視黨史教育是黨的優良傳統,是我們戰勝各種風險和挑戰的重要法寶,黨的歷代領導核心都高度重視黨史教育問題,黨在領導教育事業的進程中,也始終堅持將黨史融入教育教學體系之中,指引教育方向。我們黨從成立起至今,就是在不斷總結失敗和成功經驗中成長起來地,歷代領導人都高度重視黨史的學習,并通過黨史對黨員干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坝檬裁礆v史教育青年,實際上是一場爭奪接班人的斗爭。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黨史工作的深遠的歷史意義”。讓廣大青年重視黨史、了解黨史、宣傳黨史,理解歷史的厚重感和生命力。在新中國高校思政課建設史上,雖然課程體系一再調整,課程名稱也不斷變化,但歷史類課程在其中始終占有重要地位,發揮著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功能。堅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學習歷史相結合是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傳統,也是高校思政課建設的傳統。在思政課教學中融入黨史教育,能夠發揮和傳承我們黨重視黨史教育的優良傳統,使之成為我們黨的寶貴財富。
三、增進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理解和認同,堅定“四個自信”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要“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高校思政課作為黨史教育的重要載體,在鞏固發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國黨史教育經歷了“新民主主義論”、“中國革命史”、“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毛澤東思想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五度名稱更易,折射出高校思政課緊隨時代變化和黨的理論創新而不斷調整的歷史進程,也見證了高校黨史教育教學從無到有,從不完善走向成熟的歷程。一直以來,黨史教育都以一種似有似無的狀態存在于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中。將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了解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史,把握歷史發展規律,總結歷史經驗,從歷史中讀懂為什么要堅持中國共產黨而不是其他什么政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帶領積貧積弱的中國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將黨史題材帶進思政課課堂,將黨的故事說給當代大學生聽,既有利于思政課教師和大學生堅定黨的領導、加深對黨史的理解,也有利于使他們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增強理論、制度和文化自信。
四、發揮高校思政課教學育人功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針對目前大學生歷史意識薄弱、理想信念不堅定的現實情況,高校思政課應當發揮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高校思政課理論和實踐課堂,汲取史料養分,了解黨發展的來龍去脈,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長期執政地位,了解歷史,從歷史中學習,以史論今,才能使當下走的路更穩、更具說服力,從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且堅定的理想信念。習近平指出:“青年時代樹立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十分緊要,不僅要樹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輩子都能為之奮斗。”在建黨百年之際,強調將黨史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它在重視黨史教育和促進高校思政課創新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引導大學生肩負歷史重任,勇做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任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11/03/c_1126693293.htm.
[2]程剛.隱匿與彰顯:論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中共黨史教育[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32(07):38-44.
[3]江澤民.在上海黨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中共黨史研究,1989(5):152.
[4]宋儉,廖玉潔.將“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20(07):24-29.
[5]新華月報編.新中國70年大事記(1949.10.1-2019.10.1)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523.
[6]《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中共文獻出版社2017年版,第23頁.
作者簡介
鄧玉芝(1999.07—);女;漢族;四川資中人;碩士研究生在讀;西華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