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長禮
◆摘? 要:隨著教育觀念的變革,藝術越來越受到教學規劃的重視,不少學校將其作為美育重要任務之一。藝術也是人類共同的語言,是一種不可替代的傳承和傳播文化和美的方式。美術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全美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審美素養,而且有助于培養創新能力。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個性養成和全面發展起步的重要階段,美術教學自然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方式;創新能力
新課程改革強調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全面培養,美育便成為學生各個培養階段的重要任務,學校也越來越注重對學生藝術素養方面的培養。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是培養學生對美術這門學科的基本認識,提高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基本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藝術感知和綜合素養的重要環節[1]。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更新教學觀念,采用與新課改要求相符合的教學方式,多依托現代媒介技術手段,與時俱進地開展美術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注重學習興趣培養 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才能讓學生產生比較強烈的學習動力。美術學科主要通過讓學生對世間萬物的外表、色彩等元素的仔細觀察,同時調動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并且進行不斷反復地訓練,讓學生們在整個美術學習過程中,通過視覺、觸覺等感官將第一時間對外界進行觀察和感知,讓大腦對大千世界進行充分理解和解碼,最后通過畫筆和畫紙呈現學生對世界的解讀和對生活的感受,以及自身藝術的創造。美術學科的教學最首要的便是注重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科強烈的興趣,由此調動學生對美術學科的學習積極性和動力,促使學生充分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對世間萬物都充滿強烈的好奇和仔細的觀察,一方面能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科的基本認知,另一方面,學生在感知和創造美的同時形成自我感知的偏好和自我個性的形成。一定程度上為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個性基礎。例如,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充分地展示國內外著名的美術作品,在學生直觀感知的同時,補充相關的背景資料,以故事的形式將作品背后的故事呈現給學生,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對美術風格的理解,并且結合自身特點將自己的個性特色融入美術創作中。
二、注重創建教學情境 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和作業壓力過大,學生長期處在單一的應試教育模式中,缺乏對各種實際情境的感知,容易出現審美疲勞和感知遲鈍的現象,初中階段也正是孩子個性養成和創造培育的關鍵性階段。美術教學對各種情境的創建有利于學生培養樂于感受、勤于思考、勇于創造的良好品質。提高自主學習,自主探宄的能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將知識的遷移并且深刻地烙印在自己的腦海里,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嘗試創建一個以愛護動物為主題的情境式教學,教師通過對情境的充分創設和挖掘,布置具體的教學任務,讓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通過對身邊動物的觀察和探索,進行美術創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且為激發學生愛護動物的情感體驗提供一個具體的情境,培養學生善良的天性。將情境式教學運用在具體的美術教學過程中,不斷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注重跨學科教學 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跨學科教學在概念上主要是指打破原有的慣性教學習慣和思維,在學科之間建立起一種共性的聯系,將不同學科之間的特性充分的延伸和運用到不同的領域形成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建立其各學科之間知識體系、概念定義之間的橫向和縱向的交互關系,培養學生跨學科學習和運用不同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初中美術的跨學科教學過程中,美術學科不再僅僅以畫畫教學為中心,而是將美術學科的基礎知識與重要技能融入進不同的主題或單元設置中,并且通過其他學科的學習方法或基本知識作為輔助,進行在內容或者技巧上的延展和開拓,以更為全面的綜合知識體系去輔助美術教學。例如,在對中國畫的欣賞和學習中,教師充分調動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對作品進行強調和補充,不僅讓學生的美術修養有一定的提升,還充分鞏固了語文學科知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對詩歌的想象和對作品的直接感知,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意境。學生運用跨學科思維去感受作品,融會貫通的運用各種學科知識去理解作品,有利于創造一個靈活的創造環境,提高學生在自主創作中的創新能力。
四、注重課堂內容延伸 挖掘學生發散性思維
美術教學一定要注重課堂內容的延伸。積極鼓勵學生去觀察和感受生活、去親近自然,生活是一切藝術創作的源泉,學生應該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理解去獲取更多的知識和積累更多的藝術創作素材。例如,有些美術教師專門設置了寫生課程,親自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真正去體驗和感受身邊的事物,同時,發現大自然的奧妙,并引導學生將自己對大自然的體驗和理解通過畫筆真實的呈現出來。并在課堂上將學生自主創作的作品呈現給每一個學生,讓其充分發揮想象力去理解每個同學感受和經歷。這樣一來,不僅彌補了美術教學課堂時間和體驗有限的缺憾,還能夠幫助學生充分感知世界,挖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建立起自我與自然之間的聯系,并通過手中的畫筆和自我的創造能力將其生動地呈現出來,這種更開闊的課堂內容延伸,更有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五、結語
法國作家福樓拜曾說過:“科學和藝術在山麓分手,回頭又在頂峰匯聚。”科學和藝術都是能夠充分發揮人類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領域,它們具有充分的包容性,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理解和創造。因此,初中美術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創新能力有非常具體的培養和提升。不僅僅是藝術創作,包括美術教學的內容和思維方式以及跨學科之間的發散性聯系,都會給學生帶來創新能力的鍛煉。
參考文獻
[1]陳洲.培養初中生美術創新能力的方法[J].教師博覽,2017,(11):85-86.
[2]許書萌,蔡敏.美國高校跨學科教學策略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1(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