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弦
◆摘? 要:隨著當下教學理念的改變,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在傳統信息技術課堂中,由于教學手段和教學工具的限制,導致其教學水平不甚理想,亟待采取新的教學手段。在信息化環境下,“微課”教學法應運而生,通過視頻片段,給學生營造出一個半結構化的學習“小環境”,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促進知識的吸收。基于此,本文從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出發,闡述了其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微課;高中信息技術;應用策略
新時代下高中教育的教學模式和教育工具發生了顯著變化,新的教學手段層出不窮,微課技術是信息時代的主要教學手段之一,即通過段視頻教學給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穿插視頻內容,讓整個教學內容更加多元化,讓教學形式更加新穎,進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掌握信息知識,全面提升信息技術教學的實效性。
一、微課的概念及教學意義
微課即“微小的學習視頻”,通將原本的知識內容碎片化,讓學生有效吸收知識內容。微課不僅綜合了圖像、動畫、聲音等多種信息傳遞方式,還在一定程度上突出重點知識教學,在教學空間和教學時間上也不止是完全局限于課堂,不僅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還能進行重難點的教學,讓學生全面掌握信息技術知識,且能夠在課后進行知識鞏固,對提升課堂整體教學效率有著重大意義。在大多數教學情境下,微課會將某個具體教學目標為導向,以一個短小視頻的方式將重點知識傳遞給學生,呈現出單一的、嚴格定義的主題,達到教師的教學目的以及學生的學習目的。微課教學的核心內容在于視頻教學,然而在此過程中又不僅僅局限于單一的教學資源,對于和教學主題相關的課件、習題、點評、反饋和設計等方面也能起到極大的支持。
二、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注重預習,制作微課課件
教師需要在上課之前進行備課,準備好相應的教學資源,為后續微課程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營造出微課教學環境,然后鼓勵學生自主觀看微課教學視頻進行預習,對于學生的預習成果如何,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抽查手段進行全面檢驗,當學生遇到問題之后,能夠對該問題主動進行反饋,這樣的課前預習和課堂中具有針對性的學習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郵箱注冊”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上堂課后布置一個“注冊郵箱”步驟的課后作業,讓學生登錄微課自主預習,掌握本堂課的主要內容,在上課前就已經對課程內容有一個清晰的掌握,如果遇到問題,可以將其記錄下來,并在課堂上提出,讓教師能夠針對性的講解,而對于部分較為淺顯的內容,則可以一語帶過。
(二)微課與傳統教學模式相融合
在利用微課教學的過程中,微課更傾向于作為一種輔助教學工具,教師需要提升其重視度,但卻不能過分依賴于微視頻教學,以免教學本末倒置,因此,教師要把握運用微課的“度”,避免微課應用不足流于形式,同樣避免過度依賴微課而導致課堂“形同虛設”。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適當的時間通過微視頻手段向學生展現出教學知識點,幫助學生形象的、系統性的掌握知識內容,然后利用情景模擬、課堂提問的傳統教學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比如,在高中信息技術“制作簡單的幻燈片”的學習中,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制作”是個非常關鍵的教學過程,因此,教師首先要通過自己合理的規劃,上傳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幻燈片制作路徑視頻資源,學生根據視頻步驟,自己一步步去完成幻燈片制作,并在老師的指導之下,不斷完善自己的信息技術思維,以此來提升信息技術知識點的實際應用能力,最終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效果。
(三)課后階段的應用,延伸教學內容
微課的出現改變了之前單調的課后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思考和拓展知識內容,讓知識體系更加趨向于完善。一方面,教師可以進行課后作業的布置,這些課后作業是具有一定拓展性的,要保證布置的課后作業是用于鞏固所學知識,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地擴展,讓學生有一個更加廣闊的思考和探索空間,全面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實踐應用,所以,教師要重視設計實用性的微視頻素材,這些素材要能夠用于學生的實際應用,將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顯著提升學生的信息知識應用能力。所以,教師要注重微課資源的開發、形式的創新,讓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具備更加廣闊的發揮空間。比如在高中“接收和管理電子郵件”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微視頻資源將這堂課所涉及到的內容進行一個擴展,讓學生能夠真切的感受到信息技術知識的作用。與此同時,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的根本教學目的就是在于考察學生能否真正的了解到信息技術學習的真實含義,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掌握電子郵件的基本操作和應用,已經能夠進行瀏覽網頁、編輯郵件等操作,但是對管理郵件的操作并不十分熟悉,就這需要教師借助于微課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比如布置一個課后作業,讓學生自主根據微視頻流程進行相應的操作,實現線上學習和線下拓展的完美融合,極大的提升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三、總結
在微課教學中,教師首先要進行深入備課,選擇微課素材,提煉重點知識點,并讓學生觀看微視頻提前預習,以便于學生更好的引導學生進入重點教學內容,在課程教學中,需要教師因需而微,實現其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深度融合和互補互助,對本堂課的重點內容進行深入講解。而在課后,則需要教師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實現教學內容的拓展和延伸,構建出一體化的微課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倪正.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與評價,2020(12):64.
[2]魏永紅.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1(01):115-116.
[3]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高考,2021(07):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