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靜
◆摘? 要:世界局勢多變萬化,國與國之間的競爭當今歸根結底是創新能力的競爭,這無意間就給語文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新課標改革下教師工作的的重點任務,如何在教學中貫徹落實也是一項重要課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力就是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具備多方面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學習的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書面知識還要注重學生各方面綜合能力發展特別是創新能力。下面則是關于初中語文如何培養創新意識的培養對策。
◆關鍵詞:創新意識;初中語文;培養對策
1創新意識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所謂的創新意識培養就是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而創造性人才就是具有一定創造力的人才。關于創造力就是人類在社會上已有的事物經過大腦加工產生某種獨特的新事物的能力。創新意識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改變人的本質。創新意識是從某一方面確定了人才的新標準,從客觀上間接引導人們下意識往這個方向去發展,是人們的價值得到了更高水平的確認。初中語文是一門主要以實踐應用為主的學科,可以更好的調動學生創新意識的能力。如果一個學生沒有創新能力,那此學生就只能死讀書,讀死書,或許考試會考的很好,但是離開課堂去面對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時,就不會用科學的方法去思考問題。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沒有創新意識更沒有創新型人才,那這個國家在世界上就很難去解決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問題,就會被世界所淘汰,而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更要靠背后的千千萬萬的后代去延續。中華民族雖說不缺乏創新,但是現有的創新很多都只是局部的創新,還做不到從局部創新到整體創新,因此,創新意識必須要從小開始培養。初中是學生人格跟意識的萌芽時期,這時候是培養的最適合的階段,教師應該牢牢抓住機會,讓學生從小就具備創新能力,具有開拓精神,充滿活力,為國家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2初中語文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樣策略
2.1創設適合的教學情境
要想調動初中生對創新意識培養的能動性,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證這個社會了。以前的教師大多是以應試教育為主體,注重的是自己對知識的講解程度,并沒有太多去注意到學生的接受程度,久而久之就忽視了學生的學習吸收效果,使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狀態,這無疑是加大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更不用說有利于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而要想打破這一現狀,只能改變教學方式,放棄舊的教學理念,開設創新型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對創新意識培養的興趣、主動學習,才能做到真正的創新成長培養。另外,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還應該多注重課堂的活躍程度,盡量去構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更加偏向于積極主動,反而太過于拘謹的氛圍學生都表現的不自在,更不會去踴躍發言。由于傳統教學的長期影響,如今的課堂主體大多是教師一個人,學生都成了被動吸收知識的“機器”。這樣無疑只會壓抑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都得不到更好的發展。這樣的教學方式、這樣的師生關系是 談不上融洽的,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一切教學合作的開端。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都得不到發展,為了給學生有一定的表現機會,教師應該營造一個愉悅的教學氛圍,給學生留一個展示的舞臺,通過這一系列的展現,相信學生在這種氛圍當中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2.2培養學生的思維多向性
創新是人們大腦經過多方向思維 所創造出來的產物,這些產物都是創新的靈魂。要想讓學生具備創新能力就得讓學生掌握 多方面思維,遇事能多方向去思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解放原本的思維,從原本的定向思維跨越到思維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思維的得到了提升,才能進行思維多向性的創新。在改變的過程中,作為教師,應該去接受學生的不同意見,去摸索學生心靈最真實的想法,在這過程中將會伴隨著必不可少的困難,教師要做出對應的鼓勵與支持,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從而實現質的飛躍。學生剛開始 都會對教師的所作所為表示不解,就會有反對的態度,教師不應該批評學生,而應該去接納學生,因為提出質疑就表示學生們積極主動,在語文這一學科中,最主要的是靠學生去積極主動的面對,這是自主創新的開始,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教學中應該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積極給學生做指導,給學生解難題,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2.3鼓勵學生勇于質疑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學習中問題多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會提出問題。有問題就說明學生有去主動思考,去主動發現,教師應該給予鼓勵,表揚學生敢于提出問題,敢于反駁。在培養創新能力的道路上最基本的就是多探索,多提出為什么,有了為什么才會從多方面進行思考問題。例如:“在上《濫竽充數》一文中,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是什么原因讓南郭先生能夠濫竽充數?”“南郭先生又濫竽充數有什么具體意義呢?”等等。然后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可以從哪些角度去思考問題,應該怎樣思考問題。這樣學習課文,就是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不僅激發探索新知識的興趣,還讓學生養成思考問題的好習慣。此外,初中生本身知識掌握程度還不夠多,學生個體能力還很單薄。在實踐教學中,應當進行小組模式,讓學生邊討論邊思考,畢竟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
3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注重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重視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也不能忽視了創新思維的培養。只要一起改變教學觀念,真正以學生為主體,多方面去思考,充分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為學生學習道路指明方向,就一定能讓創新的火花綻放,才能為祖國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杜永奎.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途徑分析[J].才智.2020(02)
[2]王世暉.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思考[J].學周刊.2019(25)
[3]楊有盛.淺談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