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緒磊
◆摘? 要:隨著現代教學理論的發展和進步,如何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積極改造,塑造學生系統性的學習思維,成為教師在核心素養理念下考慮的重要問題。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教材內容對數學思想的鋪陳教學內容較少,教師在傳統教學理念下提及的邏輯思維內容也不多,使學生的能力發展受到較多限制。本文將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策略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的創新發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想;滲透教學;策略討論
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確定數學教學中實際的缺失內容,然后再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逐步滲透教學。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思想深受儒家教育和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一言堂”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和思維受到壓制,缺乏思維教學使學生的學習視野更加狹隘和迷茫。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嘗試從基礎性的教學改革開始,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素養和獨立思考能力,促使學生的核心數學素養得到更科學有效的培養。
1小學數學教學中缺失的思維方法論教學內容
1.1對數學知識的溯源認知 。小學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有著深刻聯系性,大量的數學知識是從人類實踐生產、生活中發明的。但在數學教材教學中,一些概念的發明過程被相對忽視,更多的教學內容被條塊分割,教學內容缺前前后乏聯系性,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出現重大誤區,增加了學生的實際課程學習難度。
1.2對數學知識的分類認知。數學知識的演化過程是按照不同的種類逐步演化的,告訴學生數學知識的基本分類,有助于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深入理解,系統化學生的學習思維,加速學生的思考和理解過程。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并未對數學知識進行分類整理,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整體比較模糊和雜亂,在學習中出現了遺忘和記憶混淆的多樣問題,使學生的知識儲備類似“雜亂搭建的積木”,對其數學素養的提升缺乏幫助和指導。
1.3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詢問學生“抽象”是什么意思,很多學生無法有效地做出解釋。抽象是學生進行數學知識認知和實踐的基礎性思維,但很多學生對其認知不清。邏輯思維在傳統教學中概念一直很模糊,教師缺乏的動力和策略,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長期處于淺層區域。對此在新的教學時期,教師要對數字和圖形的抽象進行積極教育,對基礎邏輯思維加強指導教育,使學生掌握基礎性的問題解決方法論。
2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促進數學思想有效滲透的策略
2.1教師在課堂教學保持數學歷史趣味教學。在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對一些基礎數學概念的由來進行解釋,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形成更“真實”的認識,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降低學生學習中的畏難情緒,促使學生數學思想得到有效教學培養。例如分數概念是古人在均分物資過程中出現的,在物資不同、人數不同的分配過程中,分數概念應運而生。分數有很強的直觀性含義,能夠做到對任何單一物體的有效劃分。數學教學可以對分數的抽象形成過程進行解釋,加深學生對分數概念的理解。而對分數的計算,則數學家在長期的總結分析和,對分數的加減法、 乘除法做出了基本解釋。
2.2在長期教學中逐步向學生滲透分類學習思維。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小學數學知識可以基本分為三大類:數理知識、幾何知識、生活常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審題過程中,對問題進行知識劃分,然后在調用自己的系統知識進行問題解答,以此增加學生的解題思路。同時教師要對數形結合的思維進行積極闡釋,使學生意識到一類知識可以向另一類知識進行轉化,以此簡化解題過程,提升學生自己的解題思路。例如在教學分數乘法過程中,用圖形的方式對分數乘法算式進行嘗試解釋和分析等。
2.3對演繹法、歸納法、抽象模型思維的有效解釋。在數學課程教學中,對數學定理的有效實踐應用即演繹法的基本思路。教師要鼓勵學生靈活使用各種計算定理,在不確定解題情況下對定理進行回憶和套用,是提升解題效率的重要措施。此外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促進學生口算能力的提升,使學生的計算經驗不斷累積,即對歸納法的有效應用。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保持實踐思維,使自己的實踐經驗不斷提升和增長。最后抽象模型思維也是人們總結的抽象問題解決思路,通過對抽象規律的總結,快速解決實際問題。例如數學數字本身是抽象的符號,但能用來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可以解釋數字5可以代表5本作業,5個蘋果,但一個數字5也是一個符號,通過對抽象符號的使用,能夠代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得到處理,也可以代表單純的符號表達式。幾何圖形同理,也是對客觀存在圖形的抽象符號化表達和計算。
2.4將更多的數學問題留給學生自己解決。在小學數學課程中,教師需要將更多的數學討論問題留給學生自己解決,以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促進學生勤勉學習思維的提升,降低學生的懶惰心理。例如在推導圓的“π”過程中,讓學生自己思考如何確定圓的大小、周長和面積等。
2.5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小組合作模式能夠彌補小學生個人創新素養的不足,分攤學生個人的課堂學習壓力,促使學生在思維融合中保持競爭、交流多樣思路,使學生在知識探索學習中展示出更強的能力和興趣。
2.6鼓勵學生養成預習學習的習慣。預習教學對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素養有著重要作用,教師可以精心設計預習問題,將其布置到學生作業中,使學生的預習自學習慣得到更有效培養。
3結束語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學要遵循學生認知事物的基礎特點,對數學知識中蘊含的多樣思維和思想進行積極滲透教學,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形成全新的認識,改變傳統學習中盲從的學習習慣,促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科學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楊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J].好家長, 2018(6).
[2]韋業麗.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與方法[J].小品文選刊:下, 2020(2):0146-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