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海琴 張亞婷 袁秀鳳
◆摘? 要:混齡教育對于兒童認知能力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在國內(nèi)外得到推廣。但當前部分教育機構(gòu)開設的小學部混齡教育班級,英語學習內(nèi)容已超前至初中內(nèi)容,對于學生英語學習的實際影響值得探究。本文基于研究工具“英語閱讀分級指難針”,以紹興新星教育培訓學校為例,探討當前教育機構(gòu)中混齡教育的利與弊,發(fā)現(xiàn)不同年齡段學生在共同學習英語的合作與競爭中,能夠普遍提高自身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但教育機構(gòu)中仍存在未根據(jù)學生水平合理安排混齡教學的現(xiàn)象。
◆關鍵詞:混齡教育;英語學習;課外輔導機構(gòu)
1引言
混齡教育是指將不同年齡(年齡至少相差一歲)和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兒童按照一定的模式加以組合,以促進兒童認知和社會性發(fā)展的教育模式(Katz,1992)。
凱茲在1990年比較了混合年齡組和單一年齡組中學生的社會參與性,發(fā)現(xiàn)在混合年齡小組里,年幼孩子會積極參與由年長孩子發(fā)起的活動,即使這個活動已經(jīng)超出了年幼孩子的能力水平。該研究表明,在異齡同伴的互動過程中,互相交往的兒童在處于不同理解水平時,會產(chǎn)生認知沖突,該沖突可以更好地促進兒童認識能力的發(fā)展。(轉(zhuǎn)引自張婕,2013)
在中國許多英語課外輔導機構(gòu)中,尤其以新星教育為典型的培訓機構(gòu)正在推崇混齡教育的理念,其開設由11-13歲小學生組成的班級,采用Easy English with Civa系列的教材,對學生進行小班化混齡教學,學習內(nèi)容主要與人教版初中教材接軌。本研究力圖通過分析紹興新星教育培訓學校中采用的混齡教學模式來觀察不同年級小學生在該模式下對于英語知識的吸收理解能力及英語聽說讀寫等方面的實際提高效果,從而客觀地分析教育機構(gòu)混齡教育的優(yōu)勢與不足之處,并進一步探索英語教學模式的多種可能性。
2課外輔導機構(gòu)英語混齡教學的基本背景
紹興新星教育培訓學校使用名為Easy English with Civa系列的教材。該機構(gòu)開設的小學英語部中主要采用混齡教學的模式,以4-16人為單位,根據(jù)學生英語能力將其分入對應班級學習,課堂主要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每本教材分為12個任務模塊。本文研究對象主要為該機構(gòu)中兩個班級,由11-13歲小學生構(gòu)成。1班為4-6年級混齡班,共5人,使用教材為Easy English with Civa 4,2班為5-6年級混齡班,共6人,使用教材為Easy English with Civa 5.
3課外輔導機構(gòu)英語混齡教學的舉措及影響分析
3.1教材分析
本文所用的研究工具為“英語閱讀分級指難針”包含了 “詞匯分析”“句法分析”和“難度定級”三個核心模塊。在“詞匯分析”中,依據(jù)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提供的詞表,以95.00%詞匯覆蓋率為參考標準。
本文將教材Easy English with Civa 4和Easy English with Civa 5中每單元2篇的閱讀文本作為研究材料,利用“英語閱讀分級指難針”獲取每一篇閱讀文本的大綱詞匯標注和超綱詞匯分析數(shù)據(jù)。
參考《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將Easy English with Civa中的閱讀文本分成六個級別難度,二級為小學難度、三級為初中難度、四級為高中難度、五至七級為大學難度。難度量化指標從2至8均分成六檔,分別對應六個級別。經(jīng)過分析,在Easy English with Civa 4中,詞匯難度的量化指標為3.49,對應了三級難度。句法難度的量化指標為2.57,對應了二級難度。文本難度量化指標為3.30,對應了二級難度。在Easy English with Civa 5中,詞匯難度的量化指標為3.51,對應了二級難度。句法難度的量化指標為2.58對應了三級難度。文本難度量化指標為3.50,對應了三級難度。
分析:該機構(gòu)所采用的教材Easy English with Civa 4詞匯難度與初中接軌,課文文本對于名詞、數(shù)量詞的要求較高,詞匯難度有50%屬于初中等級,但句式結(jié)構(gòu)較簡單,句法難度整體屬于小學等級。
而教材Easy English with Civa 5在前一本教材的基礎上對英語難度進一步升級:詞匯有30%左右與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詞匯重合,40%左右與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重合,30%屬于初中畢業(yè)掌握詞匯。但該教材引入“it”作為形式主語的用法,情態(tài)動詞can、must、祈使句、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等知識點,文本與部分句式難度屬于初中等級。這兩本教材在詞匯、句型、文本的難度上既有對于小學生學校所學知識的鞏固,也有超出他們當前水平的難點,對于學生而言既是機會也是挑戰(zhàn)。混齡教學的特殊性也對老師的課上教學與課后鞏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學生掌握情況分析
3.2.1課堂效果分析
該機構(gòu)混齡教學的課堂中,以小組活動、搭檔活動為主。按高年齡與低齡搭配的原則,將全班分為3-4人的小組。
老師通過特定場景的設置和趣味游戲的開展,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學會傾聽他人想法并與自己的觀點進行比較、修改,從而使小組整體的觀點更為縝密。由學生自己總結(jié)出來的知識點往往能帶來成就感,進一步增加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年長與年幼學生在討論中進行思想的碰撞與融合,進一步深化英語知識。
建構(gòu)主義理論認為學習者主體的知識獲得是客觀與主觀的統(tǒng)一過程。語言輸入實際上是學習者的主動構(gòu)建;學習者通過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與新信息相互作用來構(gòu)建意義和語言能力(李炯英,2005:40-42)。混齡學習中,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進行小組討論時,往往會產(chǎn)生認知沖突。同伴間的認知沖突會迫使兒童站在他人角度看問題。在成人與幼兒的關系中,成人通常處于優(yōu)勢地位,而幼兒則處于被動或劣勢地位,幼兒可能屈從于成人的權威而接受自己并不理解的觀點。(趙麗君、劉云艷,2006:4-5)但在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共同探討中,知識經(jīng)驗差異所產(chǎn)生的認知沖突促使兒童將新的語言輸入與已有的信息相互作用,重新建構(gòu)出新的認知結(jié)構(gòu)。低年段學生在與高年段學生的交流中,會有意識地模仿高年段學生,同時會進行自我錯誤認知的評價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促進低年段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3.2.2學生對于混齡教學態(tài)度分析
經(jīng)過分析收集到的調(diào)查問卷以及與學生的訪談,發(fā)現(xiàn) 80%的學生認為教育機構(gòu)中混齡教學的英語課堂比學校的班級授課更為有趣,因其小班化的設置,自己參與到課堂互動中機會更多。60%的學生認為所學內(nèi)容難度適中,對于自己學校的英語學習有較大幫助。而有30%的學生認為學習內(nèi)容較難,自己學習較為吃力。10%的學生認為學習內(nèi)容過難,課堂中與成員合作時,由高年級學生主導,自己成就感低。
從年齡層分布來看,六年級(12-13歲)學生對于該機構(gòu)混齡教學普遍持支持態(tài)度,對于教材中超前內(nèi)容接受度較高,作業(yè)反饋中正確率也較高。80%的學生表示愿意在課堂學習中幫助低年級同學,60%學生認為與低年級學生的合作與競爭對激發(fā)自己斗志和鞏固之前所學知識起到了積極作用。
四、五年級(11-12歲)學生中70%支持混齡教學,認為自己能與高年段學生共同學習值得自豪,且對于自己英語學習有正向作用。20%學生持懷疑態(tài)度,認為高年級學生的存在有時加快了課堂節(jié)奏,10%學生認為詞匯、語句的難度過高使得自己學習英語十分吃力。
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因其形式不同于大班化、灌輸練習式教學,小學生對于教育機構(gòu)中的小班化混齡教學接受程度較高、興趣更為濃厚。混齡教學的課堂中不同年段的學生形成既合作又競爭的關系。混齡教育中各年段同伴之間的相互合作,為每個學生提供了大量機會來調(diào)整和鞏固自己的學習(李慧、葉存洪,2016:80-84)。當年長的兒童幫助更小的伙伴時,他們能從中收獲責任感與自豪感。而較年幼的學生也往往能聆聽和回應年長同伴所給予的指引。而在課堂的游戲、英語演講中,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形成互相競爭的關系。杰出低年段學生會在挑戰(zhàn)高年段學生的過程中收獲成就感,激發(fā)杰出低年段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高年段學生為了維持自己的榜樣地位,則激勵自己更努力汲取相關知識,若被低年段學生超越,則會反省自己學習上的不足。
3.2.3存在問題
在該教育機構(gòu)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班級的劃分基于學生學習該教材的進度來安排,會出現(xiàn)學生即使對前一本教材內(nèi)容掌握并不牢固,也會堅持繼續(xù)跟進下一本教材,這就導致學生知識水平跟不上的現(xiàn)象。與上文的互相促進恰好相反,由于水平差距過大,跟不上學習進度的學生在和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合作與競爭中逐漸喪失信心甚至產(chǎn)生厭學情緒。
發(fā)布教學內(nèi)容與練習內(nèi)容難度把控困難,教學目標達成效率降低。一方面,當教師發(fā)布的學習內(nèi)容容易被高年級程度較好的學生理解和作出反應的時候,部分學生會傾向于告訴低年級組員問題的答案,而缺失了探討的過程,容易造成教師對學生掌握情況的誤判,從而無法達成教學目標。另一方面,低年級學生會產(chǎn)生屈從或依賴心理,不敢于也不愿意挑戰(zhàn)高年級學生的權威,產(chǎn)生自我懷疑或自我否定的現(xiàn)象。
4家長反饋
在與家長的訪談中,20%家長認為混齡教學順應國際教學趨勢,持肯定態(tài)度。并對自己孩子能與高年段學生共同學習而感到自豪。60%家長由于升學的壓力,認為超前學習英語能夠減輕學生日后初高中學習英語的壓力。其中一位家長因為自己年少時未能好好學英語,年長后在求職時遭遇許多挫折,因而對于自己孩子的英語學習格外重視,他抱著讓孩子多嘗試的心態(tài)。此外,混齡班采取的是小班化教學,家長認為孩子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有更多的機會上臺展示,與不同齡的學生交流,對其性格有積極影響。20%家長認為該機構(gòu)采用的教材與學校學習內(nèi)容不完全匹配,對于學生學校的英語成績的提高不夠直接有效。但總體而言,家長對于混齡教育的接受程度較高。
5解決方式
教師要優(yōu)化合作學習中的各個要素,注重合作學習中組員的分配,使每個組員形成合作互補關系,在這種交互模式中彌補學生個體的空缺。同時,教師要在小組任務難度上有所把控,避免出現(xiàn)難度過高或過低的現(xiàn)象,能夠讓學生聚集組員智慧,充分參與,從而得出答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應當充分參與討論,引導低年級學生大膽挑戰(zhàn)高年級學生的觀點以及鼓勵高年級學生發(fā)揮榜樣作用,傳授已習得的知識。
6結(jié)論
當前廣泛普及的班級授課制雖然能夠擴大受眾面,提升教學效率,但難以兼顧個體差異,英語作為第二外語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更是一項不小的挑戰(zhàn)。集體化的上課與大量的題目訓練往往會讓學生感到疲憊,更妄論6-12歲的小學生還沒有磨練出極強的定力。而混齡教育未嘗不是對于學校班級授課的一項很好的補充,年長者的積極行為,學習英語的示范作用能夠樹立低齡學生的學習信心。而年幼者的杰出表現(xiàn),也能促進高年段學生外語學習的反省進而形成你追我趕的氛圍。年長與年幼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時的小組合作能夠有效地促進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英語水平的綜合提高。當然,混齡教育因其特殊性,更適合小班化教學與英語真實水平較為接近的學生中推行,難以大規(guī)模推廣。但在學校開設的“校本課”“選修課”中,英語的混齡學習模式值得適度展開。
參考文獻
[1]Justice,L.M.et al.(2018).Does mixing age group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ettings support children's language development?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1-13.
[2]Katz,L.G.(1992).Nongraded and mixed-age grouping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eric digest.Continuous Progress Plan,3.
[3]劉亞玲.(2018).近二十年國內(nèi)外混齡教育的文獻綜述.《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第91-96頁.
[4]張婕.(2013).國內(nèi)外關于混齡教育的研究綜述.《行政科學論壇》第5期第143-144頁.
[5]金檀等(2018).“英語閱讀分級指難針”.廣州:語言數(shù)據(jù)網(wǎng) (languagedata.net/tester).
[6]李炯英.(2005).從建構(gòu)主義理論談二語習得中的語言輸入.《中國外語》第3期第 40-42頁.
[7]趙麗君、劉云艷.(2006).混齡教育的理論基礎及實踐價值.《幼兒教育》第3期第4-5頁.
[8]李慧、葉存洪.(2016).英國幼小銜接階段的混齡教育及其啟示——以英格蘭戴克小學為例.《上海教育科研》第8期第80-84頁.
作者簡介
1.焦海琴(2000.03—),女,漢族,江蘇泰州人,紹興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2018級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2.張亞婷(1999.12—),女,漢族,浙江紹興人,紹興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2018級本科在讀。
3.袁秀鳳(1965.03—),女,漢族,浙江上虞人,碩士,紹興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教授,研究方向:語篇分析與翻譯。
基金項目:2018年度紹興文理學院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教育機構(gòu)混齡教學對于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調(diào)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