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翰玉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校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觀念的推廣和普及,相比于之前重視學習成績,學生更多被要求全面發展。小學階段是學生建立認知和意識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的德育教育能夠對學生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因此班主任應該發揮好班級引領者的作用,重視小學生的德育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其思維的拓展,讓其在小學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一
一、德育教育概述
現代教育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以及各種教育工作者都鼓勵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發展,但是德育往往會被忽視。德育對于學生人格的形成具有關鍵的作用,于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影響,因此它的作用并不差于任何其他教育。
德育的內容具有多且雜的特點,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律以及心理等方面。德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緊密相關,能夠對學生的茁壯成長起到積極的導向和促進作用。目前,德育已經成為各個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的重點,班主任作為學生的引領者,應該在這個過程中擔當更為重要的角色。
二、小學班主任工作德育現狀
現實情況是很多學校已經將德育工作逐漸重視起來,大部分班主任都對自己的學生認真負責,發揮班主任的帶頭作用,且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隨著德育工作地不斷推進,其中的一些弊端也日益顯露,不利于德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具體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班主任較為主動,學生過于被動
在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中,班主任是一名實施者和領導者,助推德育工作,但是工作的對象是學生,應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現實情況是一些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將自己于學生的角色顛倒了。很多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方式是舉行班會,在班會上總結學生出現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引起警惕,但是這種方式都是從班主任的角度看問題,學生無法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只能比較被動地接受。此外,因為學生沒有親身體驗,因此盡管班主任講得再多,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
(二)班主任自身德育教育知識能力不足
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還要面臨一個難題,那便是德育教學的內容,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教材獲得各個領域的知識,但是卻沒有辦法通過課本習得德育知識,因為德育并沒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學模式,這會讓學生產生無從下手的感覺。班主任不僅要擁有思想品德相關的知識,還要有心理健康知識,因此德育工作對于班主任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班主任更加關注德育,忽視了學生德育思維和個性的培養,以及班主任自身的德育教育知識能力尚且不足,因此有時會出現無法對學生形成正確引導的問題,這對整個德育工作的開展的推進是不利的。
三、小學班主任實施德育管理的有效途徑
(一)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班主任與其他課程老師的最大不同就在于除了教給學生專業知識,班主任還要關注和管理班級和學生的日常事務,建設一個和諧的班集體。通常來說,小學生雖然年紀尚小,但是其在小學階段接受的教育會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發揮重要作用,這樣一來,班主任就更應該做好自身的工作,在關注學生學習情況和成績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及時了解學生的異常情況,給予有效的關懷。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班主任應當要強化自身綜合素質,提升綜合能力比如觀察能力、緊急情況應對能力、協調統籌能力等,提升小學生德育教育的質量。
(二)實施激勵措施
因為小學生德育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激勵措施。小學生的心理發展還不健全,情感上也非常敏感和脆弱,遇到事情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和疏導,可能會留下陰影,成為后續發展的阻礙。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心理的這一特點,避免直接對其進行批評,防止傷害其自尊心甚至讓其產生逆反心理。班主任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采取一些積極的激勵措施,比如對于學生做的好的地方給予及時的表揚,不僅讓學生獲得內心的滿足感,也能讓其他學生學習和效仿,對于學生做的不好的地方,可以利用宣傳片、主題班會等進行探討,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發現自己的問題,逐漸規范自己的行為,最終德育教育的效果也會相應提升。
(三)注重賞識教育
賞識和贊美可以帶給一個人積極正面的力量,從而改變他的行為,讓他變得更好。這一點在小學生身上同樣有所體現,小學生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日常學習生活中也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同學的稱贊,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時可以利用好這一特點,對于某些思想道德表現良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同時還可以委任其成為組長或者監督委員,從而形成一種榜樣的力量,將這種正能量傳遞出去,最終促進班級德育質量的提高。
(四)注重與學生的溝通
在過去的教學實踐中,有一個三年級轉校生,在之前學校遭遇不公平待遇,性格孤僻,前期抵觸老師同學,但是后來在這個班主任的細心呵護教導之下茁壯成長,打開心扉融入集體。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大部分小學生承受壓力和挫折的能力相對較弱,稍不注意可能就會打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這種時候班主任應該發揮溝通的作用。人們常說與小孩子講道理是沒有用的,只能靠“哄”,其實不然,小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往往能夠聽進去教師所講的內容,因此班主任可以采取與學生平等溝通的方式,在姿態上不要將其看作孩子,這會讓學生感受自己被尊重、被重視,更能接受和理解班主任傳遞的知識和觀念,總的來說,溝通不僅可以化解矛盾,而且可以增強學生自信,讓其找到自己的價值。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育改革持續不斷地推進,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確實是不容忽視的一環,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應當正面應對德育教育的難題,利用各種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郭穎杰.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優化策略研究[J].小學生(中旬刊),2021(03):3+5.
[2]陳雙雙.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優化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0(0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