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莉寅
◆摘? 要:當前的素質教育理念,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和法治理念。在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道德基礎和認知發展能力,以主題活動為核心,探究高效的課堂實施策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和法律意識。
◆關鍵詞:主題活動;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實施策略
小學生正處于道德與法治思維的啟蒙期,認知發展水平有限。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規律,探究道德與法治課堂的主題活動實施措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探究道德與法治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創設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
一、緊密結合課程內容
當前,很多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主題課堂研究脫離了課程內容,導致主題活動探究與課程教學標準不符合,不利于學生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的學習。所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開展主題活動探究實踐,要緊密結合課程內容,以高效完成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任務和目標,促進學生思想德育的全面發展。例如,在學習“認識自己”這節課程內容時,教師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開展主題活動時,要緊密結合本節課程的重點內容,并依照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學生設計了以“我的偶像”為主題的主題活動。教師可以向學生發問:同學們有偶像嗎?你們的偶像是誰啊?學生會積極的回答,并爭相向老師談論“自己的偶像”。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偶像進行評價,并講出自己需要向偶像學習哪些優點,自己需要有哪些寶貴的品質。如,小明講出自己的偶像是屠呦呦,向她學習兢兢業業、仔細鉆研的精神,并為醫學研究事業貢獻終生。學生通過談論自己的偶像,對自身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為自己以后的理想指明了方向,并且在以后的生活學習中,會積極的向偶像學習,一直鼓舞自己努力前行。通過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緊密結合的主題活動,提升學生思想德育水平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順利的完成課程學習目標和任務,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效率。
二、凸顯學生主體性
傳統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始終占據課堂主體,學生被動的接受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的學習。學生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很少對相關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導致學生對小學道德與法治知識內容領悟不深刻,對學生起不到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的效果。所以,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主動的進行學習、思考和探究,從而讓小學道德與法治內容、理念深入學生內心,并指引學生做一個懂法、知法和守法的好公民。另外,學生在對小學道德與法治主動探究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進行德育教育體驗,從而激勵學生在學習生活實踐中不斷的超越自我,實現自我突破,從而有助于學生自身的成才之路。
例如,在學習《生活離不開規則》這節課程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懂得規則的重要性,并激勵學生做一個遵守規則的好公民。在以“生活中的規則”為主題的主題活動探究實踐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獨立自主的探究學習,感悟“生活離不開規則”的內涵。學生通過自主的學習探究,發現生活中處處有規則,如馬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火車上要遵守乘車規則等等,學生在認識、學習規則的同時,會緊密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從而使得學生在自主學習“生活離不開規則”相關知識時,有著更深刻的認知和體驗,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認真遵守課堂紀律,久而久之,讓學生形成“規則”意識,為以后的生活、學習奠定基礎。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對相關知識內容進行深入思考,更有利于學生將小學道德與法治內容內化于心,從而提升了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
三、主題活動探究與實踐充分結合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知識與其他科目知識有很大的不同,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習中,需要學生掌握課程內容的理論知識,在相關內容內化于心的基礎上,要將道德與法治知識落實到生活實踐中去,才能真正實現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目標。但是,很多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進行主題活動探究的過程中,將課程內容學習與實踐割裂開來,學生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學習到了理論知識,但是并沒有將相關知識內容落實到實踐中去,嚴重影響了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效果。所以,教師在開展主題活動探究時,要充分結合實踐活動,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充分的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另一方面,有利于強化學生對小學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內容的理解和認知。
例如,在學習《這些事我來做》這節課程內容時,教師結合課程內容,為學生設計以“我為家庭做貢獻”為主題的實踐動,在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探討“哪些家務我能做”,學生在相互討論中,將自己能夠完成的家務記錄下來。在此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將“我為家庭做貢獻”的主題活動進行到底,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讓學生通過班級群進行“打卡”,從而激勵學生主動的踐行課程學習內容,并長期堅持下去。
四、結語
在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應基于主題活動,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堅持學生的主體性,主題活動應緊密結合課程內容,并將道德與法治觀念落實到實踐中,有效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習慣和法治思維,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鳳. 基于主題探究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活動的實施與評價[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 2020(9):187.
[2]王鄖軍. 基于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小學), 2019, 000(00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