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欣
◆摘? 要:幼兒園是幼兒學習時主要的空間場所,而區域活動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在教學中教師對幼兒恰當的評價能夠增強幼兒的學習自信,幫助幼兒獲得成功體驗,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闡述了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教師有效評價意義,對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教師有效評價原則及其措施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幼兒園;區域活動;教師;有效評價;意義;原則;措施
區域活動作為幼兒生活與學習的場所,在幼兒的成長與發展上發揮了重要意義,評價是發揮區域活動對幼兒發展意義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因此在區域活動中如何進行有效評價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
一、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教師有效評價意義
1.有利于幼兒掌握區域活動規則。區域活動的實行是在一定規定之下,正所謂“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區域游戲活動時要為他們講明活動規則。教師對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教師有效評價有利于幼兒對游戲規則的掌握,在教師的評價下,幼兒能夠對區域活動的內容、方法、原則等有所了解,還可以了解到區域活動的要求,即規則。
2.為幼兒創造交流機會。區域活動是一個班級的集體活動,其評價活動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共同交流、合作、評價的活動環境。教師在區域活動中的評價可以將幼兒以小組形式分開,小組同學之間互相討論,表現自己,交流各自經驗,提出相關措施,實現大家共同進步。教師以一個傾聽者的角色在幼兒評價中存在,鼓勵肯定幼兒的表現,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
3.讓幼兒獲得成功體驗,建立自信。區域活動在教育實踐中占據重要地位,區域游戲活動中對幼兒的評價包括多個方面,包括了幼兒學習習慣、情感、態度、興趣等因素,教師應用一致的標準評價幼兒,客觀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幼兒,了解他們的特點、興趣,從幼兒本身出發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模式。教師對幼兒恰當的評價能夠幫助他們建立起學習自信心,對幼兒自身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對幼兒做出的正確舉動、良好行為等應給予合理評價。比如在課堂開始前幼兒幫老師擦黑板,教師可以說:“謝謝你幫我擦黑板,你真棒!”,又或者發放作業時幫老師將本子遞給同桌,教師可以說:“你真能干,謝謝你!”,諸如此類的科學評價都能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二、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教師有效評價原則
1.尊重幼兒主體性。新時代下的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將幼兒看做課堂的主人,教師在進行授課時應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幼兒是游戲的主人,在區域游戲活動活動結束后,教師可引導幼兒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在游戲中的發現、分享彼此的游戲經驗,在游戲完成后可開展感悟活動,將自己的游戲心得以演講的形式向同學分享和展示,有助于增進幼兒之間的感情。教師也可以引導幼兒尋找和發現問題,彼此相互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加強同學間的合作,充分體現出幼兒的主體地位。
2.重視游戲過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師由過去的“重結果輕過程”向現在的“重結果更重過程”轉變,在區域游戲活動中,對幼兒的評價要客觀,肯定幼兒的努力,加強對整個游戲過程的關注。教師對幼兒作品的評價,要建立在關注幼兒的基礎之上,幼兒對自己的作品充滿信心,并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與肯定,這時教師應對幼兒的表現表示肯定,并鼓勵其繼續加油,增加幼兒的學習的積極性。
三、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教師有效評價措施
1.明確評價目的,注重評價內容。(1)評價目的明確化。教師根據幼兒活動中表現出的情況,結合幼兒教育目標,分別制定出區域活動的具體評價目標,比如在藝術區,可以通過音樂節奏與動作的協調性、穩定性方面做出評價;在美術區,評價一件美術作品,可以從色彩、構圖、創造性與想象力、畫面布局等多方面評價;在益智區,可以從探究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讓評價活動變得更具體。(2)評價內容具體化。評價內容要包含幼兒在“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為什么做”等不同層次的具體表現。比如在生活區鋪地磚活動中,可以先問拼了什么?你覺得拼的怎么樣?讓幼兒對自己的成果有一個肯定,再深層次挖掘是怎么拼的?為什么這么拼?通過追問。引導幼兒對拼的過程進行提煉總結。讓教師清楚地知道幼兒行為背后的動機以及影響幼兒行為的因素。
2.評價取向要從重結果到重過程。區域活動評價應重在過程,關注了過程就關注了幼兒的成長。(1)關注活動中的困難。如當幼兒在跳舞毯游戲中發現腳不能跟上音樂節奏時,教師可以幫幼兒數節拍,讓幼兒跟節拍來跳。(2)關注活動中的創造。如在幼兒拼出漂亮花型的地磚時.用兩個三角形上下重疊變成菱形。而以一點為中心的六個三角形拼在一起卻變成了大六邊形,再在六邊形的邊緣拼上一個三角形,使得六邊形變成了一朵花形。
3.評價要客觀,促進幼兒個性發展。區域活動旨在滿足幼兒興趣、凸顯幼兒個性,但在游戲中,教師為了掌握活動的效果,對調皮小孩進行權威干預,將他放置在一個枯燥乏味的游戲中.教師的干預不僅剝奪了幼兒對游戲的自由選擇權,更讓區域活動失去了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的意義。因此作為教育者的教師,要減少不必要的權威干預,要多關注幼兒的需要,要引導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學會主動計劃、自主管理,真正實現幼兒的個性化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區域活動是近年來幼兒園推崇的教育方式,其可以幫助幼兒學習,使幼兒獲得知識的活動形式。并且在區域活動中教師需要對幼兒進行全面觀察,抓住幼兒的興趣愛好,采取有效措施對幼兒進行合理評價,從而提升幼兒的各項能力。
參考文獻
[1]楊秀麗.幼兒園活動區設置及區域游戲的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12).
[2]張艷.幼兒發展評價中自然觀察和真實性評價的實踐[J].好家長,2019(96).
[3]林榮萍.幼兒園跨班區域活動中的評價措施[J].當代家庭教育,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