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濤 梁艷

【關鍵詞】火針療法;帶狀皰疹;治療效果
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 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導致的皮膚病,該疾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傳染途徑主要為“皮膚- 空氣- 呼吸道”,由于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具有親神經性特征,所以感染水痘- 帶狀皰疹病毒可能存在比較長的潛伏期,等人體抵抗力下降的時候,再進行大量的生長繁殖,引發皮膚炎癥[1]。在帶狀皰疹治療過程中,運用火針療法進行治療能夠通過火針針刺的方式,幫助清創解毒,再配合蚯蚓白糖液涂抹,患者皰疹癥狀能夠得到快速清除。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分析在帶狀皰疹患者中采取火針療法的效果,具體操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帶狀皰疹患者中抽選66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33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最大年齡73歲,最小年齡26歲,平均年齡(48.69±3.25)歲。對照組33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最大年齡72歲,最小年齡27歲,平均年齡(48.73±3.31)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高。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西藥治療,西藥選擇鹽酸伐昔洛韋片(國藥準字H20067614,成都恒瑞制藥有限公司,規格:0.3g),用法用量:口服,每天兩次,每次1片。
實驗組接受火針療法治療,具體操作如下:本次研究選擇3支1寸毫針,先將毫針在酒精燈上燒紅,然后將其迅速往皰疹處刺,深度以將皰疹刺破為準,隨出隨刺,如果在治療期間,有新的皰疹出現,再繼續用火針進行針刺治療,能夠幫助患者快速止痛,直到刺過的地方不會出現新的皰疹為止。同時,在每次完成火針治療后,需要用雙氧水清洗局部皮膚,然后涂抹蚯蚓白糖液,一日3次到5次。其中,蚯蚓白糖液的制作方式為找活的蚯蚓10條,洗凈放置干凈的盤子里,白糖50克,灑在蚯蚓上,十分鐘攪拌一次,約一個小時后撈出蚯蚓,濾出液體,加入冰片2克,攪拌溶解后裝瓶備用。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主要以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作為觀察指標,包括結痂時間、脫痂時間、止皰時間、止痛時間等[2]。
1.4 統計學分析
最后數據采用SPS 29.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結痂時間、脫痂時間、止皰時間、止痛時間等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帶狀皰疹是臨床上一種比較常見的皮膚病,該疾病發病機制和病因相對比較簡單,但是患者在發作的時候,會出現皮膚過敏、灼熱,局部淋巴結痛、乏力、發熱等癥狀,同時患處皮膚也會出現黃豆大丘疹,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影響比較大[3]。常規西藥治療主要通過服用西藥控制癥狀,但是常規西藥治療效果不顯著,容易出現復發情況,針對這種情況,臨床上將中醫療法引入到帶狀皰疹治療當中,其中火針療法的運用十分關鍵,能夠很好的消除臨床癥狀,幫助患者更好的恢復健康。不過,在使用火針療法的時候,把握火針治療時機非常重要,通常火針療法需要在疾病早期使用,尤其是在皰疹初起時止痛最快,效果最好。此外,在使用火針療法的時候,還需要配合蚯蚓白糖液,標本兼治,從而快速的縮短病程時間,治療后遺癥也相對比較少。
本次研究選擇66例帶狀皰疹患者進行對比,研究結果顯示,采取火針療法進行治療的患者結痂時間、脫痂時間、止皰時間、止痛時間等均明顯短于常規西藥治療的患者,表明火針療法能夠很好的改善臨床癥狀,幫助患者快速康復。該研究結果與楊于藝[4] 在火針治療帶狀皰疹急性期臨床療效觀察中相關研究結果相似度高。
綜上所述,在帶狀皰疹患者中采取火針療法能夠很好的緩解臨床癥狀,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