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
【摘要】近些年,隨著幼教惡性事件頻發,社會和家長對幼師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對新時期幼兒園教師在素質和能力方面提出了諸多要求。文章立足于實際角度,對新時期幼兒園教師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方案進行了詳細分析和闡述,希望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促進孩子們全面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新時期;幼兒園教師;素質;能力;培養
幼兒年齡尚小,他們對新知識和新技能的掌握普遍還是通過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孩子們在幼兒園接觸最多的人當屬幼兒教師,所以幼兒教師的言行舉止必然會對孩子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若教師語言粗俗不堪,行為不當,如果孩子們不加選擇地模仿教師的不當言行,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所以,新時期的幼兒教師,素養要達標,能力要過關,如此才能給予孩子們更好的教育,促進他們早日成才。
一、新時期幼兒教師必備素質和能力分析
(一)必備素質
第一,責任感和事業心。幼兒教師身兼重任,肩負著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任務。因為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尚小,有著較強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模仿力很強,可塑性極強,教師的言行舉止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孩子。所以作為新時期的幼兒教師,一定要有較強的事業心,唯有具備事業心,才能用心對待幼教事業,在實際工作中對待孩子才能夠高度負責,才能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為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身力量。
第二,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幼教工作有其特殊性,教師應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并且興趣要廣泛,才能要多樣,還要擁有快速更新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小孩子的好奇心天生就很強,他們對未知的事物很感興趣,什么事情都想了解,有說不完的話、提不完的問題。這便要求教師的知識儲備要豐富,如此方可深入淺出地教導孩子,并讓孩子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得其學習能力不斷提升。幼兒天性活潑,他們喜歡唱歌、跳舞、畫畫、講故事等。這就要求教師多才多藝,無論是舞蹈、繪畫,還是體育、游戲、手工制作等領域,都要駕輕就熟,能組織和指導幼兒參加豐富多元的探究類活動,使幼兒的個性得到張揚,通過有的放矢的教學,不斷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并且,幼兒教師要掌握好幼教專業基礎知識,掌握幼教工作的基本規律以及孩子們的心智特點,使用獨特的教學方法,輔以優秀的教學監管,從根本上激發出孩子們的潛能,達到預期教學目標。21世紀的社會是一個學習型、知識型的社會,教師務必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要具備活用知識和快速更新知識的能力,如此方可把握時代脈搏和教育改革核心走向,通過不斷“充電”及時更新自身教學思想和知識結構,讓自身知識廣度和深度得到雙向拓寬,使用更為科學的教學方案提升教學水平和效率,從而和現代化教育需求相契合。
第三,健康的心理素養。因為幼兒教師崗位有其特殊性,教師在和孩子們的交往中要付出很多時間與精力,在此期間,教師的壓力較大,很容易陷入緊張、焦慮和壓抑的泥沼中不能自拔。所以,幼兒教師一定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長期保持樂觀和自信,從容面對各類難題,擁有寬容之心,化解人際交往中的矛盾,調節生活氛圍,控制不良情緒,這樣才能在幼教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為孩子們創設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實踐不難看出,若教師個性品格積極向上,意志力頑強且擁有高尚的情操、樂觀的生活態度,那么孩子們便會受到感染,就會把教師當作榜樣,朝著教師的方向去努力。
(二)必備能力
第一,觀察能力。幼師觀察力指的是對幼兒直覺的、原樣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觀察能力,主要有兩種模式,其一是隨機觀察,其二是有計劃地觀察。隨機觀察過程中,觀察能力的優劣取決于教師能否精準地捕捉到幼兒動作、表情、語言等各項信息且快速做出回應。有計劃地觀察要求教師提前設定好觀察項目,之后在此基礎上按照內容選擇極具代表性的場景,羅列出最能反映問題本質的觀察重點,隨之根據計劃去執行觀察。如此一來,不但可以發現孩子們發展水平之間的差異,而且可以發掘幼兒個體發展的獨特性。
第二,溝通能力。溝通能力主要包括幼師和幼兒之間的溝通能力以及幼師和幼兒家長之間的溝通能力。幼師和幼兒之間的溝通主要分為非語言溝通模式和語言溝通模式兩種:前者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的,通過微笑和點頭示意以及擁抱、對視等和孩子們建立親密關系;后者要求教師善于把握時機,營造氣氛,挖掘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在此基礎上將孩子們引入到交談中,還有就是傾聽孩子們的心聲,掌握幼兒所需,用語言給予幼兒激勵,使之產生自信。幼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就是要掌握家長的需求和訴求,了解家長的性格以及家庭教育理念,并且了解家長的職業、文化修養和待人習慣等,如此方可確定日后的溝通策略。幼兒教師可通過電話聯絡、家庭走訪等形式,進一步融洽家園關系,讓家長幫助教師,讓教師促進家庭教育,通過互助式聯絡,共同為孩子的成長打下堅實根基。
二、新時期幼兒園教師素質與能力培養方案
(一)校本培訓
園方要為教師專業素養和能力的提升獻一份力,可借助問卷調查、座談會等活動,掌握幼兒教師近期心理情況和教學情況,找準現存問題,之后便可針對性地進行幼師培訓。可聘請專家來到幼兒園進行現場指導,面向廣大幼師指出其教學不足之處,之后指導他們糾正;還可以通過定期開展教學經驗研討會,讓同行之間積極交流和研討,不斷查漏補缺,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幼兒園還要定期對幼師進行業務考核,秉承科學命題之原則,立足于師德和專業知識以及校本培訓等考核主題,對成績優異的教職工予以表彰,針對成績不如人意的教職工,責令其仔細分析成因,并給予一定鼓勵和支持。
(二)家校聯合
幼兒年齡尚小,但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個性,會由于和其他同學鬧矛盾而沮喪。所以幼兒教師要和孩子們成為朋友,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們溝通,與之親密交談,了解他們的心事和藏在內心的小秘密,在此基礎上按照孩子們的不同性格,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長此以往,孩子們必然會十分信任教師,也會喜歡上教師,在日后的學習中會認真表現。幼兒教師是幼兒在幼兒園學習期間接觸最多的人,而家長是在家庭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因此,教師應該和家長多多溝通和交流,掌握孩子在家中的日常表現,和家長分享孩子在園內的優異表現以及發生的情況,對孩子高度關注,給予孩子真切的關懷。
(三)強化教師的角色感
幼兒基本上都是通過模仿教師的語言和行為獲取知識和技能,教師便是幼兒的榜樣。所以在日常和幼兒相處時,幼兒教師務必要強化自身的角色感,使用現代化教育思維給自己“充電”,武裝自己的頭腦,形成正規的教學觀,注重職業道德建設,恪盡職守,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課堂上,都要引導幼兒群體主動探索。
(四)樹立事業心
幼兒教師在從事本職工作時一定要樹立事業心,在工作中要鼓足干勁,厚積薄發,堅信自己能夠做好本職工作,對廣大幼兒進行良好的啟蒙教育。同時期間應樹立正規的教學思維,做好自身定位。也就是說,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充當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多路徑去學習新知識,鞏固自身文化基礎,如此方可回答出幼兒提出的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
還有就是幼兒教師要擁有較強的教學實踐能力,讓孩子們可以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平時要多做反思,總結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之處,不斷總結經驗,這樣才能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素養,繼而促進孩子們未來可持續發展。幼兒教師對待工作要有事業心,對待孩子要有愛心,要關心和愛護孩子,并在教學中以身作則,對孩子傾注關愛,凡事都要嚴謹對待,面對工作一絲不茍,要竭盡全力將孩子們塑造成為學習好、品德好的人才。
(五)保障教師心理健康
幼兒教師唯有具備健康的心態才能積極面對各類教學任務。縱觀近年來的幼教事業發展狀況不難看出,絕大多數幼兒教師的心理壓力都很大,他們承受著繁重的工作壓力,并且社會認可度不高,這些都會對幼兒教師身心健康產生消極影響,導致其出現失眠多夢、脾氣暴躁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幼兒教師要學會“自治”,不斷學習心理學知識,找到排解壓力的方式,譬如常和他人交流溝通,面對困難和壓力不退縮,一定要給予自己肯定,不斷挑戰自我,升華自我,形成健全人格,積極樂觀地面對本職工作。
三、結語
作為新時期的幼兒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深造,形成正規化教學思維,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以及模式,提升專業素質和能力,改變幼師學歷低、專業知識儲備不足等現狀;在工作中要認真負責,凡事都要以幼兒為中心,與家長勤溝通,讓孩子們在幼兒園中可以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和技能,為幼兒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耿俊霞.我也要成為這樣的老師——實習教師視角下的幼兒教師素養研究[J].教師,2020(08):112-113.
郎紅艷.新時期幼兒教師職業素養培養策略分析[J].我和寶貝,2020(03):92-93.
陳笑瑩.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現狀分析與提升建議——以我園教師訪談為例[J].動漫界:幼教365,2020(1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