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富榮
學校“痕跡主義”是造成教師負擔的一大頑疾。2019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 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從國家層面亮出了教師減負的尚方寶劍。隨即,各級各地陸續發文,列出減負清單或出臺減負舉措,相繼開啟教師減負模式。但是,“痕跡主義”的問題由來已久,“減負令”的作用還有待觀察。
一、學?!昂圹E主義”的形成機理
痕跡是事物經過留下的印跡,是人類實踐活動的衍生物,表格、文字、照片、視頻等可視化材料是其主要表現形式。痕跡的可溯性、紀實性功能使其具有了工作管理的參考價值。實踐證明,“有痕可查”“有跡可依”可以避免基層工作治理的主觀隨意性,有利于工作流程環節的梳理和調控,助推基層各項工作的貫徹和落實。但是,萬事皆過猶不及,在檢查、評估工作中過分強調工作留痕,以痕為績,基層工作人員為獲得經濟效益、政治排名獎勵或避免被問責等,就會通過大量的材料來證明自己的努力程度,留痕不留心,甚至弄虛作假人為造痕,痕跡管理異化成了“痕跡主義”。
學校作為基層治理的一個小系統,難脫“痕跡主義”的桎梏。以學校素質教育督導評估為例,教育評估指標分為A、B、C三級指標,含“學校領導”“教師隊伍”“教育教學管理”等5大類38項,每項評估指標又細化為少則兩三條,多則八九條的評價要素,每條要素都列有相應的一系列必查材料。例如,A1學校領導B2管理機制C4運行模式與效益指標要提供“校務公開制度落實”等9種相關材料作為必查材料。對學校的管理過多地依賴書面材料,自然催生了學?!昂圹E主義”的形成。
二、學?!昂圹E主義”的不利影響
1. 滋長不良風氣?!昂圹E主義”將書面材料的多寡視為是否開展工作,是否開展好工作的關鍵甚至唯一評判標準,而非教育工作本身的實質內容。這導致只要材料做得好,實際工作做或不做一個樣,甚至材料做得好的教師比實干而不在意材料的教師獲得更多的實惠。在趨利避害的本能心理支配下,教師們不去思考如何把本職工作做好,而是想盡辦法把材料做好,刻意留痕、造痕、美痕,造成了弄虛作假的不良風氣。比如家訪,本來家訪是促進家校溝通、實現家校良好互動的重要途徑,家訪后自覺記錄下家長的特別建議或者深有感觸的收獲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教育工作。但是,“痕跡主義”硬性規定家訪次數及家訪時間、地址、學生、家長姓名、家訪要點、家訪效果、家訪收獲及家訪照片等書面材料。此外,還有學困生輔導記錄、讀書筆記等大量諸如此類的痕跡管理材料。本來感覺到自己被強制時,人就會產生抵觸心理,并且這些工作真正的效果怎么樣,是否實際去做無人考證,只要提供了相關材料就算做好了工作。這種“痕跡主義”不但不能提升教師的責任心,反而會讓教師在身心俱疲之下不顧實際工作胡亂記錄應付了事,工作痕跡兩分離。甚至有個別“混日子”的教師專做表面文章,以材料代替實際工作,滋長了弄虛作假的不良之風。
2. 影響教育教學。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學,教師的核心任務是教書育人。但是,現實是,教師的教育教學時間得不到保證。教師除了必須完成正常的備課、改作業、學習培訓、教研活動、班團隊建設、學校德育工作等系列工作材料留痕,還要完成名目繁多的標準化學校、平安校園、法治校園、文明校園、綠色校園、智慧校園、特色學校、教育裝備示范學校、語言文字規范化學校等創建活動材料,以及很多跟教育關聯性不大卻被攤到學校身上的事情材料。琳瑯滿目的材料,每一項都要有方案、有總結、有階段工作安排和過程性佐證材料。為了完成這些材料,教師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加重負擔的同時,也搶占了本該屬于備課、改作業和做學生工作的時間,教學儼然成了副業,本末倒置,影響了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三、學?!昂圹E主義”的消除
1. 完善考評機制。上級行政部門對學校督導評估機制的不完善是學?!昂圹E主義”泛濫的根本原因?!八刭|教育不是喊在嘴上,寫在紙上, 掛在墻上, 而是貴在落實。”況且教育對象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教育成效的長期性等特征,使得教育教學行為產出不能像工廠車間那樣形成標準化產能,短時間的督導評估難以發現很多隱蔽問題?,F行的上級政府教育督導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在督導評估指標體系的設計中,評價要素過多過細,包羅萬象,加上督導評估本身又太過倚重材料,這就給學校為滿足督導評估要求造痕、留痕提供了生長土壤。因此,需要完善對學校的考核評價機制,把結果性的集中式督導評估機制變成常態下平時性的過程指導制度,不固定時間,不提前招呼,隨機臨時選擇學校,盡量擯棄查看材料的評估方式,深入學校實地了解、查看,變材料督導為多元督導,多渠道、多方式、多途徑調查訪問,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引導,以實為績,從源頭上堵住“痕跡主義”的滋生。
2. 重塑理想信念。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是行動的指引。思想觀念發生了偏差,必然會帶來行動及結果的偏差。學校“痕跡主義”的泛濫固然有其外部因素,但也不能否認參與其中的各級人員的理想信念出了問題。比如,在素質教育督導評估指標中, “查閱資料”不是每項評估指標的唯一方式,不同的評估指標搭配有“聽取匯報、核查數據、問卷調查、座談了解、實地查看、走訪、聽課”方式中的一至三種不同的評估方式,但是部分督導評估人員官僚主義思想嚴重,懶政惰政,檢查評估翻翻材料走過場,簡單用材料代替實績,促進了“痕跡主義”在學校的生長;而部分基層學校教師理想信念不夠堅定,投機取巧,專做表面文章,以虛假應對“務虛”,也助長了學校“痕跡主義”的蔓延。因此,需要重塑督導人員和教師的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提升宗旨意識,踐行好人民公仆的初心和使命,做新時代的“四有”好教師,自覺抵制“痕跡主義”的侵襲,求真務實。
3. 落實減負舉措。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必須轉變觀念,更新思想,轉變工作作風,放下管理身段,增強服務意識,用實際行動切實執行中央減負令,少一些貼金式的創建活動;信任教師,給教師自主教育教學的權利,少一些無實際意義的工作記錄和抄抄寫寫的留痕性工作,把教師從材料堆里解救出來,把時間還給學校、教師?!白屝iL安心辦學,教師安心教書,學生安心讀書”,還校園一個清凈安寧之地。
(作者單位:福建省武平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