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帥華 董衛紅 楊敬



【摘要】 目的 探討苦參素型鋅指蛋白4(ZMAT4)、神經細胞黏附因子(NCAM)水平在甲狀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為指導臨床早期干預提供依據。
方法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例甲狀腺癌患者作為甲狀腺癌組,并選擇同期甲狀腺腺瘤患者30例作為甲狀腺腺瘤組,兩組均進行甲狀腺手術治療,術后病理組織均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檢測組織中ZMAT4、NCAM表達,分析ZMAT4、NCAM水平在甲狀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結果 ZMAT4、NCAM在甲狀腺癌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均低于甲狀腺腺瘤組織(P<0.001);甲狀腺癌組不同分期下ZMAT4、NCAM陽性表達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ZMAT4、NCAM陽性表達率低是甲狀腺癌發生的危險因素(OR>1,P<0.001);繪制受試者工作曲線(ROC)發現,組織中ZMAT4、NCAM表達預測甲狀腺癌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800、0.783,均有一定預測價值;采用雙變量Spearman直線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甲狀腺癌患者ZMAT4與NCAM之間呈正相關(r=0.811,P<0.001)。
結論 ZMAT4、NCAM陽性表達率低可成為判斷甲狀腺癌發生的指標,臨床可通過檢測組織中ZMAT4、NCAM表達預測甲狀腺癌發生、發展情況,及時采取干預措施。
【關鍵詞】 甲狀腺癌;甲狀腺腺瘤;苦參素型鋅指蛋白4;神經細胞黏附因子;危險因素;受試者工作曲線
中圖分類號:R736.1 ? 文獻標志碼:A ?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1.05.008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levels of zinc finger matrin-type protein 4 (ZMAT4) and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NCAM) in thyroid cancer tissues, 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guiding clinical early intervention.
Methods 30 patients with thyroid cancer admitted to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yroid cancer group, and 30 patients with thyroid adenoma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yroid adenoma group. Both groups were received thyroid surgery for treatment, and the expressions of ZMAT4 and NCAM in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tissues were all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In addition,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ZMAT4 and NCAM levels in thyroid cancer tissu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ZMAT4 and NCAM in thyroid cancer tissu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yroid adenoma tissues (P < 0.001).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mparison of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ZMAT4 and NCAM in different stages (P < 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ow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ZMAT4 and NCAM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thyroid cancer (OR > 1, P < 0.001). Receiver operating curve (ROC) was drawn and found that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of thyroid cancer predicted by ZMAT4 and NCAM expressions in tissues were 0.800 and 0.783, respectively, ?which had certain predictive value. Spearman linear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and the results of which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ZMAT4 and NCAM in patients with thyroid cancer (r = 0.811, P < 0.001).
Conclusion Low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ZMAT4 and NCAM can be used as indicators to judge the occurrence of thyroid cancer.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yroid cancer can be predicted by detecting the expressions of ZMAT4 and NCAM in clinic, and ?timely inter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Key words】 thyroid cancer; thyroid adenoma; ZMAT4; NCAM; risk factors; ROC
甲狀腺癌為常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絕大部分起源于濾泡上皮細胞,臨床以甲狀腺腫大為主要表現,且隨病情進展,腫瘤生長可壓迫食管,引發呼吸困難、吞咽障礙等并發癥,甚至迅速發生轉移,影響患者預后[1~2]。苦參素型鋅指蛋白4(ZMAT4)廣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可調節細胞的分化、增殖和凋亡等過程,且在細胞識別與轉移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而神經細胞黏附因子(NCAM)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種糖蛋白,可參與腫瘤的生長、浸潤、神經再生信號的傳導,在腫瘤抑制方面有一定的作用[3~4]。但目前ZMAT4、NCAM在甲狀腺癌組織中表達意義的相關研究較少,故本次研究重點觀察ZMAT4、NCAM在甲狀腺癌和甲狀腺腺瘤組織中的陽性表達情況,旨在探討ZMAT4、NCAM在預測甲狀腺癌發生的價值。具示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甲狀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歸為甲狀腺癌組;并選擇同期甲狀腺腺瘤患者30例歸為甲狀腺腺瘤組。甲狀腺癌組中男7例,女23例;年齡30~55歲,平均(38.52±5.26)歲;TNM分期:Ⅰ期8例,Ⅱ期15例,Ⅲ期7例;病理分型:乳頭狀癌25例,髓樣癌3例,未分化癥2例。甲狀腺腺瘤組男9例,女21例;年齡30~57歲,平均(39.26±5.4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對比性。
1.2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5]中甲狀腺癌與甲狀腺腺瘤診斷標準;②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③無精神疾病,可正常溝通。(2)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②既往有甲狀腺手術史;③既往有內分泌治療史。
1.3 方法
1.3.1 ZMAT4、NCAM檢測
取兩組術后病理組織,常規固定標本,進行脫水、石蠟包埋,連續切片后依次進行脫蠟、修復,并用過氧化氫行封閉處理。2次漂洗后進行顯色、復染、脫水、透明、封片處理,培養結束后采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染色體表達情況。
1.3.2 ZMAT4、NCAM陽性判定
篩選10個高倍顯微鏡視野共計1000個細胞,細胞質呈棕黃色則提示ZMAT4、NCAM表達為陽性;按細胞陽性比率≤1%、>1%~10%、>10%~50%、>50%分別計0、1、2、3分。按細胞染色程度無、弱、中、強分別計 0、1、2、3 分。兩項得分乘積為0分則表達為陰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均行正態分布檢驗,符合正態分布采用(±s)表示;組織中ZMAT4、NCAM表達與甲狀腺癌的關系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繪制受試者工作曲線(ROC)得到曲線下面積(AUC),檢驗ZMAT4、NCAM表達預測甲狀腺癌發生的價值,AUC≤0.50:無預測價值,0.50
2 結 ?果
2.1 兩組ZMAT4、NCAM陽性率比較
甲狀腺癌組ZMAT4、NCAM陽性表達率低于甲狀腺腺瘤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2.2 甲狀腺癌組不同分期下ZMAT4、NCAM陽性表達情況
甲狀腺癌組不同分期下ZMAT4、NCAM陽性表達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ZMAT4、NCAM表達與甲狀腺癌發生的關系
將ZMAT4、NCAM表達作為協變量(1=陰性,0=陽性),將甲狀腺癌的發生作為因變量(1=甲狀腺癌,0=甲狀腺腺瘤),經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ZMAT4、NCAM陽性表達率低是甲狀腺癌的發生的危險因素(OR>1,P<0.001)。見表3。
2.4 ZMAT4、NCAM表達預測甲狀腺癌發生的風險價值分析結果
繪制ROC曲線(見圖1~2)發現,ZMAT4、NCAM表達用于預測甲狀腺癌發生的AUC分別為:0.800、0.783,均有一定預測價值。各檢驗變量對應的最佳閥值、特異度、靈敏度等相關參數詳見表4。
2.5 甲狀腺癌患者ZMAT4、NCAM間的相關性分析
采用雙變量Spearman直線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甲狀腺癌患者ZMAT4與NCAM之間呈正相關(r=0.811,P<0.001)。
3 討 ?論
甲狀腺癌的發病機制臨床尚未完全闡明,其生長迅速、轉移早、易復發,若病情進展可導致預后不良,對患者生命安全有較大威脅[6~7]。因此,深入探討甲狀腺癌發生的預測指標,為臨床較好地診斷、治療甲狀腺癌提供新方案具有重要臨床意義[8~9]。
本研究結果顯示,ZMAT4、NCAM在甲狀腺癌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均低于甲狀腺腺瘤組織,且甲狀腺癌組不同分期下ZMAT4、NCAM陽性表達率比較有明顯差異,提示ZMAT4、NCAM可能與甲狀腺癌的發生、發展存在一定關系。后經logistic回歸進一步分析發現,ZMAT4、NCAM陽性表達低是甲狀腺癌發生的危險因素;且經繪制ROC曲線發現,ZMAT4、NCAM表達用于預測甲狀腺癌發生的AUC分別為:0.800、0.783,均有一定預測價值。上述研究結果均驗證,ZMAT4、NCAM陽性表達率低用于鑒別診斷甲狀腺癌發生及分期中具有一定價值。分析原因在于,ZMAT4具有手指狀結構域的轉錄因子,對基因調控起重要的作用,能與某些RNA/DNA結合,且由于其自身的結構特點,可以選擇性結合特異的靶結構,在基因的表達調控、細胞分化、胚胎發育等生命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陳翔等人[10]研究表明,ZMAT4為一個潛在的腫瘤基因,無論是單獨還是結合其他標志物,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中均具有作為診斷指標的潛力,其陰性表達與甲狀腺癌的發生、發展及轉移相關,故ZMAT4陽性表達低用于甲狀腺癌發生的鑒別診斷中具有較高的價值,且在其分期診斷中也具有一定價值。而NCAM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員,廣泛存在于神經外胚層的組織及細胞中,對腫瘤細胞的遷移及相關淋巴管的形成有一定的信號傳導作用[11~13]。相關研究指出,NCAM在大多數甲狀腺癌組織中為陰性表達,陽性表達低,而在甲狀腺腺瘤中陽性表達率較高,認為NCAM可用于輔助鑒別甲狀腺的惡性病變[14]。同時,彭焱等人[15]研究證實,NCAM在甲狀腺癌中存在缺失現象,故陽性表達率較低。因此,ZMAT4、NCAM陽性表達率低可成為判斷甲狀腺癌發生、發展的指標。為進一步探討ZMAT4、NCAM兩者之間是否存在關系,本研究采用雙變量Spearman直線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甲狀腺癌患者ZMAT4與NCAM之間呈正相關,表明兩者間存在一定關系,同時檢測兩者陽性表達可提高對甲狀腺癌發生的診斷價值,但尚不能依據此結果推斷兩者在疾病中相互影響。
綜上所述,ZMAT4、NCAM陽性表達率低用于預測甲狀腺癌發生、發展中的價值較高,故臨床可通過檢測組織中ZMAT4、NCAM表達,明確甲狀腺癌發生、發展風險,有助于早期采取干預措施。
參 考 文 獻
[1]鐘莉莉,毛鐵鑄,趙悅辰,等.RP11-23J9.4-miRNA-15a-體軸發育抑制因子2-Wnt通路在甲狀腺癌中可能作用的研究進展[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9,31(7):496-500.
[2]吳彬,陶娟,佟萌,等.miR-150-5p在甲狀腺癌中的表達及其生物學功能研究[J].腫瘤學雜志,2019,25(6):503-509.
[3]畢佳佳,王磊,李靜,等.神經細胞黏附分子對小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黏附、遷移及細胞形態的影響[J].基礎醫學與臨床,2017,37(8):1082-1087.
[4]陳芳芳,李俐,陳慧珍,等.神經粘附分子NCAM140基因RNA干擾質粒的構建與鑒定[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2):251-255.
[5]王蔚文,湖南省醫院協會.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1368-1370.
[6]林琳,劉建華,吳麗娜.甲狀腺癌RNA分子研究進展[J].腫瘤防治研究,2019,46(11):1031-1035.
[7]樸民采,何賽飛,宋雅楠,等.shRNA干擾GINS2基因對甲狀腺癌細胞增殖的影響[J].腫瘤藥學,2019,9(1):45-50.
[8]溫慶良,項芳悅,葛明華.低分化甲狀腺癌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2019,14(1):156-160.
[9]王亞軍,康驊,滕梁紅,等.甲狀腺乳頭狀癌淋巴結轉移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2019,23(4):264-268.
[10]陳翔,張琰,陸寶華,等.苦參素型鋅指蛋白4在甲狀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9,36(6):540-543.
[11]張雯雯,孔慶暖,紀霞,等.小細胞肺癌組織中神經細胞黏附分子、嗜鉻蛋白A及突觸素的表達及臨床相關分析[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4,31(2):100-103.
[12]張靜,李研,呂寧,等.甲狀腺濾泡性腫瘤基因突變及其臨床病理特征分析[J].中華腫瘤雜志,2019,41(8):594-598.
[13]洪偉晉,苗勇,樊哲祥,等.細胞外基質對人毛乳頭細胞特性的影響[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6,33(2):342-346.
[14]王九龍,鄭萬瓊,張益明.等β-連環素蛋白與神經細胞黏附分子在甲狀腺癌中的表達及相關性分析[J].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2019,13(4):309-314.
[15]彭焱,吳翠嬌,向桂玲.甲狀腺癌組織中神經細胞黏附分子、β-catenin的表達及意義[J].山東醫藥,2017,57(6):98-100.
(收稿日期:2020-10-16 修回日期:2021-02-26)
(編輯:王琳葵 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