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健
【摘? 要】目前我國的教育培養目標越來越重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我國小學的足球教學的地位得以不斷提升。小學足球的教學的發展不僅需要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探究,還需要學生的配合。但目前小學生對于足球知之甚少,本文對如何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更好地開展足球教學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體育;足球;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8?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0-0008-02
Teaching Strategies of Football in Primary School
(Ziwei Primary School, Qid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YE Jian
【Abstract】At present, the goal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our country is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promot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refore, the status of football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football teaching not only requires teachers to continuously explore teaching methods, but also requires the cooperation of students. But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know very little about football at present.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to better carry out football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ports; Football; Strategy
足球在我國的歷史很久遠,在古代便有蹴鞠此項體育項目,和目前的足球十分相似。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小學體育的教學中,足球教學也成了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足球教學知識的傳授予以重視,在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促進其身體的健康發展。
一、立足學生實際設置教學內容
(一)立足于學生的身體素質
由于年齡較小,再加之目前大多小學的課外活動較少,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肌肉也并不發達。此外,學生的骨骼發展正處于生長和發育的關鍵階段,因此教師在進行足球教學的過程中,應避免高強度的訓練,因為這并不適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并且很有可能會導致學生的身體組織受到相應的損害。因此在小學足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設置課堂教學內容時必須要根據學生的身體實際發展狀況,合理地安排訓練內容,在課上為學生預留足夠的休息時間,以幫助學生做到勞逸結合,更好地進行學習。
(二)課堂教學應講究科學
在進行小學足球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教授學生一些基礎動作時,也一定要做到準確的講解和示范,幫助學生掌握更加標準、規范正確的動作。教師在講解新內容時應當引導學生進行練習,在發現學生一些動作不正確時應及時地進行糾正,向學生強調動作要領,提醒學生在學習新動作之前復習舊動作,防止知識的遺忘。教師在教授知識時也可以通過編一些順口溜來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知識記憶。在小學體育足球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動作的規范與正確是教師需要隨時確認的事情,只有在保證學生的動作規范、正確的基礎上,才能夠為學生今后的足球學習奠定強有力的基礎。
(三)教學內容循序漸進
學生的年紀較小,教師在傳授教學內容時也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地教授學生相對應的知識。教師在進行課程內容選擇時,也必須要注重課程進度的安排。學生在接觸一些新鮮事物時會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但他們的好奇心持續的時間很短,再加上學生的身體素質確實較差,在教學的初期,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對于足球這門運動的興趣,而并非只是強硬地要求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教師在進行小學課堂足球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保留懸念,以確保學生在每課上都能夠接觸到一些新學習的內容,促使學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能夠保持對足球這門運動的學習熱情,還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以提高自己身體素質。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除了要進行基礎的教學,還要做好科學的教學評價,只有把握好學生的學習反饋,才能夠激發學生持續不斷的學習動力。
二、注重足球運動對學生精神的培養
(一)足球運動的特點
足球運動的發展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同時,學生在參與行足球運動的過程中,其團隊合作意識能夠得到增強,在遇到緊急情況時也能夠迅速做出反應,這也是其他教學所不能夠傳授和培養的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根據足球教學的特征,設置一些簡單的比賽情境,讓學生在相互合作和競爭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到足球運動的價值,以增強學生對足球運動的喜愛之情,培養個人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足球這門運動能夠對學生團結合作精神進行有效的培養。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應當做到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采取不一樣的教學方法。對于那些喜歡獨立的學生來說,教師不能只是簡單地要求該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學習,教師還應當著重地引導學生參與到合作團隊中去,促使該學生用自己的力量促進整個團隊的發展,讓該學生體會到團隊合作的意義;而對于一些身體素質較差,不愛與人交往的學生,教師在創設一些團隊合作的任務過程中,也應當引導團隊內的其他成員發現此類學生的優點,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不斷合作,增強他們之間的合作交流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應對能力
如果學生想要參加更為高級的足球比賽,就應該掌握足夠的應對能力。因為在比賽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我們難以提前預料這些狀況。因此,面對不同情況所采取的應對措施對于整個團隊能否取得成功有決定性作用。在小學體育足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如果想要培養學生的足球能力,也應當注重對學生反應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接球、傳球等方面的能力,幫助學生將此類能力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服務于生活。
三、把握學生心理
(一)調動學生積極性
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體育課內容仍然是較為簡單的,學生在學習足球運動時對于足球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因此,教師在初期應當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對學生進行足球的介紹,以激發學生樹立對于參與足球運動的興趣和熱情,為他們今后的足球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關注學生心理變化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正處于性格轉型的重要時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時調整課堂的內容,以促進學生的成長。教師在教學時應當聽從學生的意見,采納學生的建議,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展開課堂教學,可以將體育足球教學與學生喜愛的游戲相結合,營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此外,教師在教授課程的過程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著重開發學生的潛能,以表揚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三)貼近學生心理
無論是低段還是高段的學生,從本質上來說他們都只是孩子,在面對一些枯燥無味的足球知識時難免產生抵觸心理,因此在小學體育足球教育的過程中,有效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必須貼近學生的心理特點。在進行足球教學的過程中,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師如果只是一味地引導學生反復練習,難免會引起學生的叛逆心理。因此,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練習時,以游戲的方式展開教學,例如在運球訓練時可以安排學生完成曲線運球,相互運球等不同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會知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總之,在小學體育足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內在需求,迎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在教學中選取他們喜愛的內容,增強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訓練,幫助他們理解足球運動的精神和內涵,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王鳳強.探析小學體育課堂足球教學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8(36).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