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云 侯念明
【摘要】隨著新課標的深入實施,初中英語教學方式也有了進一步改變。分層教學法作為重要的教學方式,在英語教學中得到廣泛認可。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根據班級的整體情況制訂教學計劃,很難根據學生的差異性調整教學計劃。在分層教學中,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得到尊重,以此提升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效果。本文對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展開探討,希望對今后的初中英語教學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初中英語;應用策略
【作者簡介】房云,侯念明,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大張莊中學。
英語不僅與其他學科之間有著明顯的本質差異,而且與漢語也有著不少區別,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受到漢語的影響,這為英語教學增加了一定的困難。隨著英語學科的不斷發展,其重要程度也在逐漸提升。基于此,分層教學法應該發揮出應有的優勢,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到相應的英語知識,并且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升自身英語水平。
一、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優勢
1.學生層面。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在知識的理解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再加上每一名學生對英語科目的掌握程度不同,因此,分層教學法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分層教學法主要是根據學生當前的學習情況,將學生劃分成學習較好、一般、較差三個層次,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存在差異。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層次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堂中講授同一等級的知識,導致學習能力較弱或者知識基礎較差的學生很難理解教學內容,但是學習較好的學生已經掌握了相關知識點,后續的時間可能會出現溜號等情況。因此,分層教學法既可以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也能合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到英語知識,為后續的初中英語教學奠定基礎。
2.教師層面。教師根據分層教學法的基本要求,在正式授課之前制訂不同層次的英語教學方案,并且進行有效整合。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為了每一名學生都能掌握教學內容,在備課以及授課環節中需要全方面考慮,不僅花費較多時間,教學效果也沒有得到顯著提升。而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可以解決這一教學問題,不僅可以提升備課效率,也能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促使學生在課堂中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除此之外,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學生的學習狀態、能力等方面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學生的分層情況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需要及時調整學生所在層次,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合理劃分學習小組,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小組學習是教育教學的常見形式,教師可以將小組學習與分層教學法相結合,利用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帶動另兩個層次的學生,使其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教師在分組時需要合理配備小組人數,保持分層教學的有效性。
以魯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一課為例,本課中具有一定的想象空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回答課文中的問題,為分層教學提供基礎。例如,教師可以將“Do you think there will be robots in people's homes?”設置為小組討論話題,每一名學生都可以發表觀點,而且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抽取一到兩個小組,聽一聽學生的表述是否存在較大的問題,是否用到“will”的相關表述。通過實際的觀察后發現,一些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僅能列舉短語或者單詞,很難利用完整的句型表述自己的觀點。基于此,教師可以引導組內其他成員對其進行幫助,從而推動分層教學的進行。當學生對問題進行初步討論之后,教師可以隨機提問幾名學生,在了解學生想法的同時,也檢驗了分層教學法在小組合作中是否起到相應作用。教師在提問時要遵守公平原則,防止過度提問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導致基礎較差的學生沒有回答機會,長此以往不利于分層教學的推進。
三、設計分層課堂提問,強化學生學習目標
英語課堂的提問內容與其他科目不同,數學等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往往有唯一的標準答案,但是英語問題更加注重思維的發散性,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提升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提問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途徑,在分層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情況設定不同層次的問題。尤其是對于英語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合理的課堂提問可以幫助其樹立學習信心,促使其提升英語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授課前一定要注重提問內容的合理性,為后續教學奠定基礎。
以魯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一課為例,本課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一定的關聯性,更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抓住這一教學契機,合理引導學生回答相應的教學問題。例如,教師可以提問學習成績較好學生“Can you give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steps to make turkey?(你能簡要說明制作火雞的步驟嗎?)”一類的問題,學生在回答這一類問題時,需要對制作過程進行回憶,并且在回答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bread pieces、gravy等單詞的讀音以及單復數用法,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英語基礎。雖然在教學當中更加提倡學生自主思考與回答,但是學生難免會遇到問題,因此,教師要適當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幫助學生順利回答問題。而教師在提問基礎較差的學生時,教師可以提問“What do you want in the sandwich?”一類的問題,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提問回答含有“In my sandwich, I like...”基本句型的答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作答及時作出反饋,引導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態度,不斷提升自身英語成績。相比于前者,這類問題具有較大的開放性,學生除了本課提到的食材,也可以加入之前學過的單詞,形成良好的教學“呼應”。在這種教學方式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進一步掌握教學內容,尤其是基礎薄弱的,通過“跳一跳”就可以掌握英語知識,也可以得到教師的肯定,從而實現分層教學目的。
四、布置分層課堂練習,夯實學生英語基礎
課堂教學可以帶領學生學習章節知識,那么課堂練習則可以引導學生及時復盤所學內容,加深知識點記憶程度。但是在難度相同的習題面前,不同層次的學生所花費的時間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基于此,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基礎較差的學生掌握基礎內容,中等生在保證基礎題準確率的同時,盡可能嘗試有難度的習題,而優等生則要有目的地提升習題難度,進一步提升英語能力。
以魯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一課為例,在這一課中,學生要學會如何表達某一物體的方位,因此教師在布置習題內容時可以利用排序等題型,提升習題趣味性的同時,也能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心理滿足,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得到提升。例如,教師可以布置將Go to the fourth flood; turn right; the shop is between the bookstore and couture;go past the restaurant這些短句進行排序,并且進行翻譯。基礎較好的學生很輕易地就找出了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并且翻譯出來的句子也十分完整,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完成程度適當加大難度。但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在作答時相對困難,主要原因是讀不懂句子,無法判讀句子的前后關系。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逐步攻克單詞壁壘,并且引導學生將不會的單詞積累下來,用于課后復習和背誦。無論是基礎較好還是基礎薄弱的學生,都可以在分層教學中找到自己提升的方向,教師要善于總結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且在后續的教學中加入適當的教學元素提升分層教學效果,全面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應用,這種教學方式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理念,學生在分層教學中可以逐步提升學習能力,分層教學可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需求。從當前的英語分層教學情況來看,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保障,在這種高效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和教師都能更好地投入注意力,全面提升英語教學效率,促使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內容。
參考文獻:
[1]吳廷莉.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教師,2020(36):81-82.
[2]李松.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24):127.
[3]李相云.淺談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0(34):174-175.
[4]李瑋.淺析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20(21):151-152.
[5]張彩云.關于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0(29):100-101.
[6]亓君.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學生英語,2020(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