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國家對不動產登記改革不斷推進,如何在不動產登記交易業務正常開展的同時,又能對不動產登記交易業務產生的稅費進行有效控管,這對不動產登記工作提出了新的考驗。結合江蘇省各地市實踐樣本,提出了“互聯網+房產交易”平臺的設計與實現路徑。
關鍵詞:互聯網+房產交易;不動產登記改革;一體化平臺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9138-(2021)05-0026-28 收稿日期:2021-03-22
作者簡介:成群,連云港市政務大廳服務中心主任。
1 “互聯網+房產交易”平臺建設背景
為了全面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壓縮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間的通知》(國辦發〔2019〕8號)、《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推進不動產登記便民利民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18〕60號)、《江蘇省自然資源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壓縮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間的通知”暨開展不動產登記“質量提升年”行動的通知》(蘇自然資發
〔2019〕138號)等文件要求,江蘇省各地市紛紛精簡優化不動產登記流程,通過共享獲取不動產登記需要使用的有關部門信息,擬籌建一體化系統,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2 “互聯網+房產交易”平臺建設概況
當前,各地市涉及不動產登記交易稅收的主要部門有三家(住建部門、資源部門、稅務部門),其中住建部門有房產測繪、預售、現售管理、商品房網簽、備案、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二手房網簽、備案、二手房資金監管、維修資金等屬于自建系統,網簽、備案系統已與住建部聯網;原國土的不動產登記部門有不動產登記、權籍調查、檔案等屬于自建系統,并已與自然資源部聯網;稅務部門使用的稅務“金三”系統和房屋評估等系統都是省垂建系統相對獨立,因此建設不動產登記交易稅收一體化平臺已經迫在眉睫。
不動產交易登記稅收一體化平臺,是以群眾和企業的需求為導向,通過對現有不動產登記系統、房屋交易系統、稅務系統進行流程再造、深度優化整合,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促進居民身份、戶籍管理、婚姻狀況、家庭住房、稅務、企業營業執照、其他登記材料等信息的共享應用,推行不動產登記、房產交易監管、稅收業務的“一窗受理、一網通辦、集成服務”,達到減證便民、壓縮辦事時限、提高辦事效率、促進稅收及時準確的目標。
3 “互聯網+房產交易”平臺設計與實現路徑
不動產交易登記稅收一體化平臺主要通過銀行、法院、開發商、經紀機構、個人用戶對應的不同角色,完成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轉移登記、抵押登記、查封等具體業務的辦理。該平臺利用互聯網+、生物認證等技術,增強信息安全校驗;打通與住建、公安、民政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實現交易合同、戶籍信息、婚姻信息共享集成,實現不動產登記“一證通辦”;優化創新“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按照一窗受理業務、后臺并聯審核、優化繳費方式、公布統一時限和分別存檔管理等工作要求,推進不動產交易、稅收征繳、登記體制機制創新。框架設計如圖1所示。
建設不動產交易登記稅收一體化平臺實現不動產登記、房屋交易監管和稅務系統互聯互通,再對業務流程、收發件資料、稅費資金、業務表單進行整合,實現網上申請審核、統一核驗、統一收費含網上支付,然后將收件資料分發到各個部門進行同步審核,最后再整合各部門審批結果統一出件。結合視頻詢問、手機人像采集等技術,全面實現一窗:不動產登記、房屋交易監管、稅務一并納入綜合窗口,或網上一并受理;一系統:一名窗口人員只需操作一個平臺,無需切換多系統;一表:申請人核簽一份綜合收件表單,即一次性完成全部申報;一套材料:提交一套原件材料,后臺以電子文檔流轉,自然資源部門保管、部門共享;一網辦結:與各業務審核系統無縫銜接,與其他信息數據實時核驗;一鍵繳費:應繳稅費一次性告知,通過手機APP一鍵完成在線支付,自助查看和下載電子發票和完稅憑證;一并快遞:所有資料一并通過物流公司快遞給權利人,權利人掃碼領取;一鍵查詢:自助查檔、追蹤業務辦理進度,下載網簽合同和電子權證。
該平臺以微服務架構規劃系統建設,確保其與市級政務服務平臺的融合性,同時作為市級政務服務平臺的子集或稱二級平臺投入建設,能夠無縫融入市級平臺,統一對外提供政務服務如圖2所示。
4 結束語
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通過不動產交易登記稅收一體化平臺建設,有利于健全當前工作機制,促進工作模式創新,推進各部門一體化辦公。房屋交易管理、不動產登記、稅務一體化、集約化建設,有助于節約系統建設成本,避免重復投資、重復建設。業務辦理與納稅申報同步進行,避免稅費流失,提高稅收準確性、及時性。房產交易、不動產登記、稅收業務辦理流程更透明,服務更貼心,信息共享更全面。老百姓和企業少跑路、不跑路,不再重復提交資料,還可享受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大大提升了百姓獲得感、滿意度,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