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瑞霞
摘? 要:目的? 探討營養均衡飲食療法應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產后護理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通海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間收治的9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為評價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46例。觀察組選用營養均衡飲食療法干預,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對兩組臨床效果實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 2hPBG、糖化血紅蛋白HbAlc),與參照組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營養狀況(血漿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轉鐵蛋白TRF),與參照組對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妊娠糖尿病患者產后護理中應用營養均衡飲食療法干預,不但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而且能改善患者營養狀況,故而建議在臨床方面應用。
關鍵詞:營養均衡飲食療法;妊娠糖尿病;產后護理;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3-0101-02
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稱為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前糖代謝正常/潛在耐量減退、妊娠期產生糖尿病,即可妊娠期糖尿病GDM[1]。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孕婦中絕大部分為后者,大部分患者糖尿性可在產后恢復正常,然而沒有患2型糖尿病的機會較大,這對母嬰會構成較大影響。臨床癥狀:多飲、多食、多尿等。胎兒多經母體胎盤系數葡萄糖獲取營養,隨著孕周增加、胎兒營養需求量不斷增長,妊娠中晚期孕婦性激素增加、生長激素增加,這時會加強外周組織抗胰島素,使得糖代謝異常而引發妊娠糖尿病[2]。相關研究人員表示,實行營養均衡飲食療法干預,為治療妊娠糖尿病患者的重點,因而本文重點將通海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9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為評價對象,對比營養均衡飲食療法干預、常規護理干預的實施,對評價對象血糖水平、營養狀況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通海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間收治的9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為評價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46例。觀察組年齡范圍22~40歲,平均年齡(31.3±3.5)歲。包括初產婦、經產婦各29例、17例;陰道分娩者、剖宮產者各35例、11例。參照組年齡范圍23~39歲,平均年齡(31.4±3.6)歲。包括初產婦、經產婦各30例、16例;陰道分娩者、剖宮產者各36例、10例。觀察組、參照組臨床相關資料比較,無統計學的差異性(P>0.05)。
納入標準:通過美國糖尿病學會關于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指南中的診斷標準[3];②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③患者和其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②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③產后大出血。
1.2? 護理方法
參照組施行常規護理干預,涉及健康教育、運動和飲食護理指導,然后結合食物成分表和食物血糖指數生成表,對妊娠糖尿病患者飲食進行指導。
觀察組施行營養均衡飲食療法干預,全面了解妊娠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習慣,通過營養師結合患者飲食習慣、臨床表現,以及飲食結構等實行飲食干預。除此之外,需要鼓勵患者補充粗糧、以少食多餐原則進食,并且加強適量的機體運動,每日補充碳水化合物、熱量、脂肪攝取量分別為:175g、147KJ/kg、<20%,同時嚴格控制紅肉的攝取、適量增加魚肉的攝入,可多食用一些新鮮果蔬。如果為缺鐵者應多補充一些肝臟、瘦肉及牛肉等食物;缺鈣者需要多攝取豆制品、乳制品、蝦等食物;缺鋅者多進食一些粗糧和動物肝臟等食物。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比量妊娠糖尿病。①血糖水平(FBG、2hPBG、HbAlc);②營養狀況(TC、TG、ALB、PA、TRF)。
隨訪6個月,取兩組病例清晨2mL空腹靜脈血,以每分鐘3000r的速率離心處理10min,然后采集FBG、2hPBG、HbAlc。
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兩組妊娠糖尿病TC、TG、ALB、PA、TRF加以檢測。
1.4? 統計學分析
本文涉及臨床信息輸入統計學軟件SPSS28.0,計量資料兩組在血糖水平、營養狀況方面的對比,以(x±s)的方式表示、t檢驗。對比顯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血糖水平對比狀況
兩組FBG、2hPBG、HbAlc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營養狀況對比狀況
兩組TC、TG、ALB、PA、TRF對比,差異均存在統計學的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當前,我國國民經濟水平不斷提高,致使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飲食結構等均發生較大變化,而這也是引發妊娠糖尿病的主要原因[4-5]。妊娠糖尿病的發生,容易使患者日后逐漸發展為糖尿病、代謝綜合征,以及心血管疾病等,所以在產后護理中進行營養均衡飲食療法干預非常必要,以此嚴格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延緩糖尿病的發生。相關研究人員認為,營養干預為妊娠糖尿病的主要治療方法,能夠滿足母嬰的身體營養需求,給予其飲食方面的指導,促使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足夠的熱量、營養素,而且利于嚴格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體質量,有效預防不同類型并發癥。通過對患者日常飲食習慣、規律、結構、生等進行了解,便于及時糾正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不良飲食習慣,然后使患者了解飲食控制對自身病情的影響,做好相應的記錄工作。這就需要對患者飲食相關情況了解后,考慮到患者的具體情況編制相應的飲食方案,從而提高患者對營養干預的重視,獲取其的配合理解、合理搭配飲食[6]。此外,應該鼓勵患者加強機體訓練、多補充新鮮果蔬、含有蛋白質、低脂肪等食物。通過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產后6個月FBG、2hPBG、HbAlc,均存在統計學的意義(P<0.05)。兩組產后6個月TC、TG、ALB、PA、TRF實行比較,統計學的差異性均存在(P<0.05)。由此說明,妊娠糖尿病患者產后護理中,營養均衡飲食療法的實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營養狀況,確保母嬰的健康安全問題。
綜上可知,營養均衡飲食療法應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產后護理中的效果理想,主要表現在能夠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嚴格控制血糖水平方面,因而建議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產后護理中予以應用。
參考文獻
[1]高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飲食保健,2019,06(17):273-274.
[2]殷啟秀.探討聯動式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臨床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6):190.
[3]楊云華.營養均衡飲食療法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產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學,2018,24(26):38-40.
[4]劉小平,袁歡.個體化營養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飲食保健,2019,06(04):254-255.
[5]陳麗麗.營養指導與飲食控制對妊娠期糖尿病的應用價值[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8,50(08):950-952.
[6]鄧紅妹.個體化醫學營養治療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運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20):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