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亞琨
摘 要: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愈加頻繁,且交往范圍呈現明顯的擴大趨勢。語言是人與人交流的媒介,口語交際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交流模式。因此,新時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成為公民素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口語交際能力的奠基階段是兒童時期,因此教師必須抓住小學階段,特別是小學低年級階段來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低年級;口語交際;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4-01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53
在最新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語文學科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其基本特點,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其中特別指出,要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具體來說,就是要使學生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交流、傾聽與表達。為了有效指導教學,對于不同階段的教學也提出了具體要求,這實際上是開展低年級口語交際能力教學的指南。為此,教師在低年級的教學實踐中,嘗試了一些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下面就一些具體的看法展開論述。
一、重視氛圍營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內在動力之一,所以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對于小學低年級學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習慣尚在形成過程中,主動學習的意識比較欠缺,這就需要興趣的激勵。興趣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載體,所以教師要重視興趣對學生的激勵作用。
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很大程度上受外界氛圍或者環境的影響,因為環境會影響學生、教育學生,因此教師要重視營造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內驅力。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接觸。這也強調在營造氛圍的同時要注意情感因素的影響,用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去漸進性地影響學生。特別是在教學的起始階段,學生往往比較拘束,有話不敢說。根據這樣的學生現實,教師要注意活躍課堂氣氛,如開展個人基本情況的介紹活動。教師先用親切、詼諧、幽默的語言向學生介紹自己,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接著鼓勵學生作自我介紹,這樣,學生緊張、害怕的心理就會大大緩解,逐漸參與到活動中,為張口“說”打下基礎。
二、抓好語文課堂教學,全方位對學生進行訓練
課堂是落實語文教學目標的主陣地,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必須要立足于每一節語文課,從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著手來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要充分利用教材
語文教材是進行語文教學的主要載體,特別是對于小學低年級段的學生來說,新推出的小學部編版教材更加貼近學生實際,內容經典,文質優美且貼近生活,這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主要材料。語文教師要重視對教材的應用與挖掘。實際上,從小學低年級教材內容的編排特點來看,幾乎每個學習專題結束后,都會安排一定的口語交際訓練內容,這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的重要切入點。比如,小學一年級上冊教材中的聽故事,講故事;“請你幫個忙”;“打電話”;“一起做游戲”等口語交際活動。教材中用學生熟悉、喜歡的直觀圖片創設情境,使學生有據可依,同時也給學生創造聯想和想象的空間,這樣學生就很容易參與其中。同時,口語交際所涉及的主題都和小學生的生活經歷或者喜歡的日常活動密切相關,如此,能夠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也樂于參與其中。
當然,僅僅依賴這些活動安排來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善于挖掘其他的切入點,給學生創造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的機會;特別是要善于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境進行適當的學習延展,多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這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有效的鍛煉。
(二)利用好每一節口語交際課
口語交際課是進行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核心陣地。《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解讀方案中強調,要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必須要上好口語交際課。上好口語交際課,既要有足夠的重視,也要打破常規,也就是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因為這很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枯燥感,進而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上好口語交際課,首先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特別是要結合新課改的理念要求來強化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技能,提高教師備課的針對性、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和對課堂的掌控力,這樣才可能提升課堂教學實效。其次,要努力給學生創設教學情境,特別是生活化情境,這樣學生口語訓練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才會更強。而且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三維教學目標的要求,實現對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的綜合提升,使學生從中受到待人接物方面的良好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再次,要完善課堂教學的評價機制,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性,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在口語交際課程學習中的全面提升。
(三)在閱讀教學中積極開展拓展性訓練教學
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訓練,并不是僅僅局限于口語交際課,它應該是滲透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隨時隨地對學生進行訓練,這樣才能夠達到“潤物無聲”的教學效果。而閱讀教學就是有利的切入點。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蘊含著極大的創造性,所以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需求,適時適度地進行拓展性口語交際能力訓練。
1.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話說閱讀內容。語文教材中所收錄的文章和篇目極具代表性,為了輔助學生的學習,在呈現文字內容的同時還輔以一些圖片資源,教師可以在學生進行文本閱讀的基礎上,引導他們結合圖片信息嘗試著說一說閱讀的內容,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這種訓練也可以由課內閱讀拓展到課外閱讀。在學生每周進行的閱讀任務中,適當地組織學生開展“說一說”表達訓練活動,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記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