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慧彤
摘 要:在小學教學階段,數學學科是一門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的學科,由于涉及較多的數字計算問題,使得數學課堂的學習有些枯燥,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自主思維意識還不夠完善,而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較強,與小學生的認知范圍不相符,所以,在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應通過設置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問題,提高數學分析能力。文章就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情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4-01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59
教師通過為學生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在情境中體驗數學真諦,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創設生活情境,提高運用能力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也運用于生活,而數學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及數學計算問題具有較強的枯燥性,不利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環節,為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能力,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數學問題情境,簡化數學問題難度,幫助學生構建生活化的數學知識學習體系,確保學生能夠高效地理解數學問題,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及運用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1]。教師可以將應用問題中的內容進行拆分,形成生活化的數學問題及數字計算問題,并為學生創設與生活內容相關的數學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通過生活化的方式分析數學問題,提升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能力以及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在學生分析數學問題后,教師可以將數學問題中與數字計算相關的知識點與生活內容進行融合,幫助學生對數學問題有一個深度的理解,提升學生對數學應用問題的理解能力和實踐運用能力。此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結合生活中的情境,在數學問題中導入生活內容,增強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認知深度,綜合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創設趣味情境,調動主體意識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而且枯燥難懂,造成很多小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因此,教師應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意識,通過創設趣味性較強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自發自覺地學習數學知識,領悟數學知識內涵。教師也可以結合數學主題采用故事引導模式,為學生創設故事學習情境,降低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便于學生理解。這會使邏輯性較強的數學問題變得更加直觀、形象、生動,便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內容。此外,為學生創設故事教學情境,也可以調動學生自主認知數學問題并解決數學問題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數學教材中的內容,創設主題性故事演繹教學方式,為學生打造出適合自身的故事角色,提高學生的代入感。這種情境創設模式,能夠讓學生在實景演繹中理解數學問題。
三、創設神奇情境,調動自主意識
小學生對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征和數學教材中的內容創設教學情境,利用數學的未知性營造懸念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覺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
小學生往往喜歡挑戰,因此,教師也可利用數學知識的分析推斷過程,使學生能夠自發自覺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性,激發學生挑戰數學難題的欲望。教師可以故意為學生出示一道難度較大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也可以鼓勵學生以此為依據對教師提出問題,甚至可以要求學生增加問題的難度,通過一些怪數、大數“為難”教師,讓教師進行回答。由于教師已經掌握了本知識點的重要內容,自然可以順利回答出問題,這會對學生形成一種震懾力,讓學生覺得教師的思維模式非常神奇,同時激發了學生對本知識點進行學習的動力,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2]。在這一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明確,只有認真學好數學理論知識,并不斷地練習,才能熟能生巧,對數學問題有高效的認知,提高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到時候自然也可以對那些看起來難度較大的數學問題迎刃而解,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四、創設競賽情境,活躍課堂氛圍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勝心,希望獲得他人更多的關注。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性,為學生創設競爭學習情境,以此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自發自覺地投入到數學知識學習中。
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組,確保每個小組的人數相等,并以游戲的模式讓學生參與數學競賽。這種趣味性較強的競爭模式,可以瞬間調動起學生參與數學知識學習的意識。教師可以讓組內學生進行小型的拔河比賽,在比賽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失敗的隊伍增加人數。在這種情況下,由于人數的變化,勝利的一組往往會變成失敗組,這會讓最終的勝利組感受到強烈的不公平性。在這一前提下,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想出辦法,解決這種不公平的競賽現象,逐步向學生引出與之相關聯的平均數的概念。
這種由學生親自參與的游戲型競賽模式,會有效激發起學生對這一數學概念的理解和認知,也可以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得到有效突破,也能確保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進行體會,激發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自主意識,調動起學生的學習情感,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核心素養。
五、創設合作情境,提高學習質量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環節,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有部分教師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會影響正常的授課,也會占用原本就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甚至會降低課堂教學質量,破壞學生思維的連貫性,因此,對合作學習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在新課改大背景下,教師應轉變這種傳統的教學理念,明確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不僅在于讓學生學會數字計算,更應通過數學知識學習,使學生的數學學習發散思維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還能夠確保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懂得團隊合作學習的意義。所以,教師應順應時代發展的變化和要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活動,有效提升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