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玲
摘? 要:目的? 分析昏迷患者在急診內科搶救中的診斷與治療方法。方法? 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這一期間,選取曲靖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內科收治的昏迷患者82例,向送診人員詢問患者的臨床癥狀等情況,并開展相關檢查,密切監測其生命體征,按照具體病情實施相應的病情控制處理。結果? 82例患者病情診斷為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病、中毒昏迷、其他原因昏迷所占比例分別為35.37%、25.61%、8.54%、24.39%、6.09%;82例患者中,存活率87.80%,死亡率12.20%;治療結果,存活72例,其中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病、中毒昏迷、其他原因昏迷存活所占比例分別為30.49%、24.39%、8.54%、20.73%、3.66%。結論? 為了使急診內科昏迷患者存活率顯著提高,需強化臨床診斷,并按照昏迷誘發因素實施針對性的處理,使患者的救治效率顯著提升,對患者生命體質量的提升也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急診內科;昏迷患者;診斷;治療
中圖分類號:R459.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2-0146-02
昏迷是一種常見的急診內科危重病癥,通常維持正常狀態的大腦皮質與腦干網狀結構產生的一種新陳代謝能力,由于不明原因產生抑制作用,出現自我感覺障礙或者意識障礙,引發患者對外界刺激不能出現任何反應[1]。由于患者不能將自身病史訴說,還可能家屬對患者病史的說明不具體,導致對昏迷癥狀的診斷與治療難度加大[2]。因此,為了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需在患者入院后進行有效的診斷與針對性的治療,促使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提升,使并發癥的出現明顯減少。為了探究昏迷患者在急診內科搶救中的診斷與治療方法,研究選取本院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這一期間急診內科收治的昏迷患者82例,對送診人員患者的情況有效詢問,同時進行相關檢查,密切監測其生命體征,按照病情實施針對性的處理措施,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這一期間,選取本院急診內科收治的昏迷患者82例,其中有男性43例,女性39例;年齡范圍15~75歲,平均年齡(45.36±3.65)歲;就診時間18min~20h,平均時間(11.23±2.55)h;患者和家屬均自愿簽訂同意書,本研究經過倫理部門的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格拉斯哥昏迷評分均超過8分,臨床資料比較完整。
排除標準:神經系統障礙者,精神障礙者,癲癇史者。
1.3? 方法
1.3.1? 診斷方法
向送診人員詢問患者病史與臨床癥狀等情況,臨床癥狀如體溫升高、嘔吐以及抽搐等,醫務人員及時對患者開展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檢查,按照患者的具體病情實施針對性的輔助檢查,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有效評定患者的昏迷級別,有助于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為存在腦血管疾病史者予以腦部CT檢查;為存在心臟病史者給予心電圖檢查與心肌酶檢查;為肝腎功能障礙病史者于糖尿病史者予以肝腎功能與血糖檢查;為不明原因中毒者予以嘔吐物與排泄物檢查,并予以洗胃處理。在檢查過程中,還需要馬上進行針對性的急救措施,臨床醫生借助自身專業知識與臨床經驗,科學判斷患者的病情。
1.3.2? 治療方法
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與心電情況,將呼吸道內分泌物及時清理干凈,保證呼吸道的順暢,給予氧療處理,建立靜脈通路,使水電解質紊亂情況得到有效糾正;按照患者的血壓、尿量與末梢血情況判定有無存在休克表現,如果產生休克傾向或者已經休克應馬上進行擴容處理,運用血管活性藥物維持患者的循環功能,按照患者的具體病情確定是否運用催醒劑,使患者的組織與血液循環充分改善,保證總體循環的穩定;對嘔吐患者生命體征變化認真監測,同時,監測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將呼吸道內分泌物及時清理干凈,防止出現呼吸堵塞的情況;針對心臟暫停者進行心臟復蘇處理,對呼吸衰竭者進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處理,對顱內出血者進行腦部檢查,如CT以及核磁共振等,使用脫水劑使血壓與顱內壓有效降低,使用營養藥物改善患者腦組織循環,如果不能控制病情需馬上進行手術治療;對中毒患者嘔吐物進行檢測,并予以洗胃與導瀉處理,根據毒理分析結果合理采用解毒藥物,例如,解磷定可使有機磷中毒患者癥狀表現充分改善,納洛酮可使乙醇中毒患者癥狀表現充分改善,胰島素者應用糾正脫水處理與胰島素靜滴處理,謂患者予以電解質實驗室檢查與血氣分析檢查,有助于為治療防范提供有力參考;針對低血糖昏迷者采用葡萄糖溶液靜脈推注處理。
1.4? 評定指標
評定患者的病情診斷與控制效果。
2? 結果
2.1? 病情診斷結果
82例患者病情診斷為心腦血管疾病(其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顱內出血分別有12例、9例、8例),糖尿病(其中酮癥酸中毒、低血糖、肺病),肺病,中毒昏迷(其中一氧化碳中毒、有機磷農藥中毒、其他原因中毒分別有8例、7例、5例),其他原因昏迷(其中電擊、溺水分別有3例、2例)分別有29例、21例、7例、20例、5例,所占比例分別為35.37%、25.61%、8.54%、24.39%、6.09%。見表1。
2.2? 治療結果
82例患者中,存活72例,存活率87.80%,死亡10例,死亡率12.20%;其中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病、中毒昏迷、其他原因昏迷存活分別為25例、20例、7例、17例、3例,所占比例分別為30.49%、24.39%、8.54%、20.73%、3.66%。見表2。
3? 討論
昏迷就是機體腦干網狀結構激活系統投射受到影響,大腦皮質受到損害,導致大腦皮質興奮不能得以維持。昏迷患者的意識狀態較模糊,對外界刺激沒有反應,病情嚴重會喪失生命體征與防御反射能力,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脅[3]。昏迷的影響因素較多,如缺氧、電擊、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及中暑等。所以,急診搶救中需對昏迷患者給予充分重視,及時就診,使病情的延誤率有效降低,防止出現不可逆的后果。另外,昏迷患者極易導致并發癥出現,所以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需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密切監測,對異常情況的出現及時發現并進行針對性的處理。強化液體管理,對患者的電解質與腎功能有效監測,對急性腎功能不全者的酸堿平衡紊亂與電解質異常情況及時了解,輸入大量置換液,使患者的機體內環境紊亂情況充分改善。醫護人員在患者昏迷過程中深入分析病因,進行及時檢查,并開展及時的搶救工作,使昏迷對患者產生的不利影響盡可能減輕。此外,導致患者昏迷的因素多種多樣,臨床需進行相應的處理,按照病因的不同實施針對性的搶救治療措施,密切觀察,掌握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若患者生命指標產生異常,需及時通知醫師進行相應的處理,促使患者的搶救成功率顯著提高[4-5]。
運用格拉斯哥昏迷評分對患者昏迷程度進行評估;急診內科昏迷患者搶救的核心為病因診斷與針對性治療,以提升生存率為目標,救治時對可能威脅生命安全的因素優先處理,并對送診人員昏迷誘發因素與病史情況等有效詢問,做好相關輔助檢查[6]。
本研究顯示: 82例患者病情診斷為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病、中毒昏迷、其他原因昏迷所占比例分別為35.37%、25.61%、8.54%、24.39%、6.09%;存活率87.80%,死亡率12.20%;說明心腦血管疾病與急性中毒為昏迷死亡的主要影響因素,所以,臨床明確病因后需馬上進行救治,密切監測生命體征與變輕變化,注意心電監護,對病情發展充分了解。
總之,急診內科需按照昏迷患者的誘發因素進行針對性處理,提高救治效率,減少死亡率。
參考文獻
[1]王小洋.急診內科搶救昏迷患者的臨床診斷與治療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9):70-71.
[2]楊萬春.急診內科搶救昏迷患者的臨床治療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1):339-340.
[3]黃芝芹.急診內科搶救昏迷患者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措施探討[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32):27+30.
[4]姜龍.急診內科搶救昏迷患者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措施[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69):54-54.
[5]范海賓.急診內科昏迷患者搶救臨床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22):3188-3189.
[6]沈曉艷,李衛麗.急診搶救昏迷患者臨床診斷及康復護理分析[J].雙足與保健,2018,27(1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