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和國家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物質文明的發展促使人們開始追求更好的精神文化生活。群眾文化美術創作作為大眾精神生活的重要創作活動組成,是豐富人們精神世界、鼓勵群眾創新創作的重要途徑。基于此,本文對新形勢下做好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的相關內容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和探究,以期為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美術輔導
【中圖分類號】J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11-040-03
【本文著錄格式】高登舟.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J].中國民族博覽,2021,06(11):40-42.
近年來,人們對精神文明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多,群眾文化美術創作是基于大眾生活的表達情緒、情感,傳遞信息、思想、價值觀的一種群眾美術創作活動。文化機構和有關部門作為推進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推動力,必須要想方設法做好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結合新時代的特點和發展,更好地推動精神文明建設。
一、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工作相關內容概述
(一)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的內涵
群眾文化美術創作是指群眾將生產、生活中的實際經歷和由此產生的情感、思緒通過美術作品載體的方式展現和表達出來的一種創作活動。群眾文化美術創作作品中真實的展現了時代特征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凝結了豐富的情感、美好的生活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國家、社會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現。而群眾文化美術輔導則是指通過專業的美術機構、部門對群眾在美術創作上采用的方法、使用的技巧等進行指導、幫助,更好地激發群眾開展文化美術創作的靈感,更好地滿足群眾藝術表達的心理需求,促使當地的文化事業良性發展。
(二)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的特點
根據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的內涵,可以將其特點簡單的總結為以下幾點。一是群眾性特征。群眾文化美術創作是扎根于群眾中的,這些美術創作者來自各行各業,不同崗位,有不同的背景、基礎和創作能力。進行美術創作,很大的原因是出自于對美術藝術的喜愛。而美術創作輔導則是針對不同的美術創作者進行的輔導,同樣具有群眾性特點,滿足的是廣大群眾對提升美術創作技能和技巧的需求。二是公益性特征。這主要是指美術創作輔導是國家有關文化部門和單位、人員根據需要開展的工作,是國家和地區服務百姓文化生活、服務群眾精神文明發展的工作,具有明顯的公益屬性特征。三是多元化特征。不論是群眾文化美術創作,還是群眾文化美術輔導,面對的對象和內容都是千差萬別的,在這種廣泛的群眾性特征基礎上,必須采用形式多樣、內容多變的活動來滿足不同群眾的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要求,爭取讓各個層次的、不同愛好的群眾都能夠得到滿足,這就要求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必須多元化。
(三)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的群眾文化事業取得了快速的進步,群眾文化美術創作也獲得了相應的發展,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不斷豐富。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一些問題也層出不窮,例如,有些地區基層文化部門的工作人員數量少、活動資金有限,直接導致群眾文化美術輔導的品質不高。另外,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整體品質還有待進一步的提升,我們看到,在群眾文化美術創作速度逐漸加快的同時,美術創作作品的品質并沒有明顯的提高,甚至于出現了風格夸張、主題混亂、拙劣模仿、惡意抄襲等問題,這些嚴重影響了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的有效開展,對群眾文化事業也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結合新時代發展的特點和形勢,從群眾文化生活的實際出發,做好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引導廣大群眾創作出高質量的美術作品。
二、新形勢下做好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的對策和措施
(一)正確認識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的價值與意義
目前在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中,專業、優秀的人才缺乏以及工作經費不足是困擾很多地區尤其是基層文化機構部門開展相關工作的制約因素。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沒有用長遠的眼光正確看待群眾文化美術創作以及輔導工作對經濟社會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這也是新形勢下必須要解決改進的關鍵問題。
首先,要按照“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在全社會廣招賢士。高素質、高水平的美術專業人才,對群眾文化事業有著巨大熱情的群眾以及經驗豐富的人才都應當納入到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隊伍中。多個角度、多種方法、多個層面來提高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隊伍的綜合能力和水平。文化部門和機構應當做好現有隊伍的培訓工作,尤其是要對現有人員進行專業素養培訓、專業技能培訓,通過定期舉辦培訓班和座談會的方式提升業務人員的能力,豐富知識,拓展見識,在相互交流和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水平。
其次,在社區美術創作和輔導方面,社區作為群眾文化事業的根本單元,承擔著具體的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但是由于社區分散、發展水平不高等問題,一直以來在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方面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更好的推進該項工作,社區應當組建一支專業的、強有力的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隊伍。根據各自社區的實際情況,將社區內的退休的美術教師、美術愛好者、美術工作者等組織起來,結合社區具體的文娛活動,組織開展社區書法大賽、社區美術創作評比以及書畫鑒賞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引導社區群眾鑒賞藝術、陶冶情操、交流情感、享受生活,以此來激發社區群眾主動參與到群眾文化事業發展過程中。
最后,文化部門和機構應當將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作為一項專題工作,對該項工作進行獨立預算,列出專項的費用開支,通過強有力的資金、政策保障來推進地區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
(二)加大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展覽和宣傳力度
文化部門和機構應當將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到當地文化事業發展的戰略和規劃當中,促使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與當地整體的文化發展事業相契合,形成良好的文化美術創作氛圍,發揮積極的社會效應。例如,可以緊扣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階段性戰略目標,大力響應上級文化部門舉辦的地方文化特色活動,設計中心思想和內容,組織開展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展覽,同時加大對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宣傳力度。
首先,可以組織開展專題性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展覽宣傳。如“偉人周年紀念美術作品展覽”“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創作”“現代民間繪畫專題”“民俗文化節”等主題美術創作展覽。這些主題類型的美術創作展覽不僅能夠激發群眾的參與興趣,而且通過主題還能夠加深群眾對美術創作的認知,促使群眾文化美術創作更加良性的發展。
其次,要注重社區與企業、學校的協作。以舉辦各種類型美術培訓班的方式提升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宣傳力度。例如將美術創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在企業內部組織開展以企業文化為主題的美術作品創作;將美術創作與學校德育教育結合起來,讓群眾走進校園,將關于生活美好的作品展現在孩子面前,與孩子們交流、共同創作,這樣不僅豐富了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形式,還提升了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意義。
最后,在宣傳和展覽群眾文化美術創作作品的同時,有關文化部門和機構還應當組織配套的交流溝通活動,結合宣傳和展覽,為群眾創造更多學習、交流和提升的機會。比如邀請專業畫家在宣傳現場進行講解和指導,組織開展小型交流座談會等,促使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宣傳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三)保護好傳承好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源泉
上文分析中提到,群眾文化美術創作是來源于人民群眾日常生產生活的,具有樸素、深厚的群眾情感基礎。因此基于這種正確認識,在推進群眾文化美術創作以及輔導工作的時候,要杜絕一味強調現代化、時代化的盲目做法,而是要保護好、傳承好、發揚好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精神和內涵基礎,促使群眾能夠自由、自然、自主的進行美術創作,避免盲目跟風,失去了群眾美術創作的根本意義。民間繪畫、民間剪紙、民間手工藝等都是群眾進行文化美術創作的重要基礎和靈感源泉,必須要保護好、傳承好、發揚好。
首先,要切實保護好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基礎。文化部門和機構要認識到地區民間藝術的價值,依托地區民俗文化的土壤形成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的新思路。一方面,要加大對民間繪畫作品、民間藝術品等的宣傳和推介工作,對民間優秀的藝人給予一定的政策、資金支持。另一方面,要多種渠道進行宣傳。例如將民間繪畫作品推送到各種類型的美術繪畫展覽中,提高地區民間繪畫和民間藝術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激發當地群眾的自豪感和認同感。
其次,要傳承和發揚好獨特的民間創作藝術。民間繪畫家和手工藝人應當成為地區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的重要組成,一方面,要對其傳統技藝進行傳承,另一方面,要鼓勵民間繪畫家、藝術家結合新時代、新技術和新思想去創新,積極走到老百姓中間,宣傳民間藝術,激發更多的群眾參與到民間藝術、民間繪畫的保護當中。讓民間藝術得到更好的發展。
(四)增強群眾文化美術輔導培訓的功能
在實際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群眾深深熱愛美術創作,愿意通過美術作品的方式展現自己的經歷、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緒,尤其是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當中。在這種發展形勢下,文化部門和機構就要在美術創作輔導方面下大力氣,強化群眾美術輔導培訓的功能,為群眾提供接受專業美術指導的機會。
首先,要做好聯合培訓。對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培訓僅僅依靠文化部門和結構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與社會上的美術培訓機構、輔導機構、美術工作室以及相關的企業聯合起來,構成公益性質的美術創作輔導機制。
其次,要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例如可以將美術創作輔導與傳統文化結合起來,開展“名家講堂”公益培訓講座。組織美術輔導骨干隊伍深入到基層群眾當中為群眾定期免費提供美術創作技巧和方法指導。依托當地的文化館、美術館和博物館等為群眾提供免費參觀、學習的機會,讓群眾有機會有渠道接觸到優秀的名家畫作,提升人民群眾繪畫方面的審美情趣。在文化廣場為群眾開辟美術交流角,在圖書館設立群眾美術指導專題,為群眾提供豐富的美術刊物、書籍等,多個角度提升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輔導的功能。
最后,要注重培訓開展的科學性。不同層次的群眾在美術創作輔導方面的需求是不同的,要結合實際情況去調整群眾美術創作輔導培訓。例如針對老年群體,可以通過書法課、老年國畫課等進行培訓,引導老年人利用退休后的閑暇時光培養美術創作的愛好;針對學生群體,可以與少年宮、夏令營進行合作,組織學生在假期期間參與主題繪畫培訓學習活動等。
(五)借助于現代技術手段開展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
新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對于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來說,也應當積極適應新時代發展的特點,借助于信息技術手段,創新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的形式和內容,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豐富、有效的美術創作和輔導。
首先,要建立地區性的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及輔導服務工作網絡平臺。網絡技術手段應當、也必須成為新形勢下的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及輔導工作開展的重要支撐手段。借助于互聯網的技術和資源優勢,打造區域性的美術創作和輔導平臺是十分必要的。在網絡平臺中要設立多種模塊,如傳統藝術模塊、美術作品展覽模塊、美術創作知識模塊、美術創作交流模塊、美術輔導指導模塊等,將與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有關的資源、資料都集中到網絡服務平臺中,提高地區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的綜合性。平臺建立后,要安排專人負責內容更新,并且要加大美術創作和輔導服務平臺的宣傳,真正的讓群眾了解到這個平臺,會用這個平臺,發揮網絡服務平臺的最大價值。
其次,要以社區為單位建立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群,以微信、QQ為聯絡手段,加強群眾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促進相互學習、相互提高。文化部門和機構還應當建立相應的微信公眾號,分享社區在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方面的工作計劃、專題策劃等,并且讓群眾對社區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根據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優化。
最后,要建立地區群眾文化美術創作愛好者和輔導兼職工作者的數據庫。切實掌握地區美術創作愛好者的類型、層次、年齡等信息,以便更好地開展有針對性的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輔導服務工作。掌握美術專業工作者、志愿者的信息,在組織相關活動時能夠快速的組建工作隊伍,提高地區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三、結束語
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是新時期我國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同時也是做好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要結合群眾文化的美術創作及輔導的特點、現狀,全面、正確的認識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及輔導工作的重要意義,保護源泉,做好宣傳,強化培訓,注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不斷提升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的品質,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為我國公共文化事業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有力的工作支持。
參考文獻:
[1]高子涵.試論如何做好群眾美術創作輔導工作[J].參花(上),2020(9):136-137.
[2]倪占雙.如何做好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J].參花(上),2020(6):135.
[3]劉玲.淺談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輔導工作的創新方式[J].參花(上),2019(11):157.
[4]王志強.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J].美與時代(中),2019(8):115-116.
[5]滕昭慧.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J].中國民族博覽,2018(8):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