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干班主任時的滿腔熱情到如今的深思熟慮,一路“摸爬滾打”走來,使我感受到,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做到有“心”:對學生有愛心、信心和耐心。這三點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礎,抓好這三點,班主任工作便如有神助。
2014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提出:“好老師應該懂得,選擇當老師就選擇了責任,就要盡到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責任,并把這種責任體現到平凡、普通、細微的教學管理之中。”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教育者,不僅承擔著“教書”的重任,更擔負著“育人”的使命,學生學習的效果和行為習慣的養成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密切相關。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班主任,我接觸到的可能是常人眼中更為“調皮”的孩子,如何有效開展班主任工作呢?從初干班主任時的滿腔熱情到如今的深思熟慮,一路“摸爬滾打”走來,使我感受到,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做到有“心”:對學生有愛心、信心和耐心。這三點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礎,抓好這三點,班主任工作便如有神助。
一、對學生要有愛心
我們學校幾乎每個班上都會有特殊學生,有的是身體有殘疾,有的是智力有缺陷,這些學生在班里都會受到特別的關心和照顧。我們班有一個“知名度”頗高的楊同學,這名學生軍訓時經常找不到自己的隊伍。有一次中間休息時,我發現他跑到別的班級為別班同學唱《好漢歌》,唱得很有氣勢,贏得了熱烈掌聲。之后我對他說:“以后我們休息的時候,你也帶著我們班唱歌,老師會舉著一把小黃傘,你奔著小黃傘去,就不會走錯隊伍了。”在他的鼓舞和帶動下,軍訓雖苦猶樂。我們班的班風也在這次軍訓中慢慢形成了—每名學生都是班級大家庭中的一員,大家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會想著別人、想著班級。楊同學也因為在軍訓中獲得的認可、關愛,變得更為積極主動。早上他總是第一個來到學校,主動打掃衛生、擦黑板、為同學們擺好課桌,然后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著其他同學來班里,當他聽到別的同學夸贊他黑板擦得特別干凈或者地拖得真亮的時候,他的臉上便樂開了花。楊同學默默地為班級做著好事,班上同學也呵護他免受其他班級同學的欺負,在這個其樂融融的班級大家庭中,同學們度過了三年的快樂時光,雖然偶爾有些矛盾和摩擦,但是很快就會冰釋前嫌,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班級大團結。
有一個過去常打架的學生對我說:“老師,你知道我為什么不再打架了嗎?不是我膽子小了。當我沖動時,我就想,如果我打架了,就會影響咱班的量化考核,那咱班就評不上優秀班級了。”還有一次,臨近放假,教室和宿舍樓要裝修,學校要求學生把課本和行李都帶回家。有一個學生問我,那咱班后墻上的獎狀是不是也要摘下來?我沒有想到要保管好后面的獎狀,但學生想到了,孩子真的融入這個大家庭中了。在和孩子的交往中,我經常會被學生的話感動,真正體會到了當教師的幸福感。
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與其說是監督不如說是陪伴,班主任的教育潤物細無聲,沁入每個學生的心脾,班主任這把“小黃傘”要時刻撐好,讓更多的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班級,歸屬到自己班級中,那他后面也就會有使不完的勁兒。這把“小黃傘”可以是學生遇到困難時,你伸出的一次幫助之手;可以是學生躊躇時,你一個鼓勵的眼神;可以是學生傷心時,你一個愛的擁抱……“小黃傘”的形式多樣,但有一樣始終“堅守”其中—對學生的愛。
二、對學生要有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培養每個人用仁慈、懇切和同情的態度來對待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因為這里面體現著生命的偉大和美”。中職生身心尚未成熟,能力、興趣差異較大,出現的問題也常常具有復雜性和突發性。這就需要班主任既要有洞察學生的智慧,又要有信任學生的豁達。
初干班主任時,我接的是一個春季班,這個班是由化工和護理兩個專業組成的48人的大集體。干過春季生班主任的老師都知道,春季生不好管,每天都有五花八門的事情要處理,男生三天兩頭打個架,女生宿舍里有各種雞毛蒜皮的小矛盾。我擔任兩個班的英語教學,加上學校里各種活動需要整理和準備材料,忙得焦頭爛額。初為班主任的我能否勝任這份工作,心里著實有些忐忑。隨著時間推移,我發現這群十五六歲的孩子,很多事情是能夠做好的,于是我開始嘗試著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處理一些矛盾,這樣不僅可以使他們感覺到被信任,在處理矛盾的過程中也學會了包容和理解,也有助于鍛煉他們的溝通和協調能力。
有一次,男生宿舍丟了餅干、牛奶等物品,我就讓班長帶著這個宿舍的同學去查監控,發現是隔壁宿舍的同學拿去吃了。學生們對我說:“老師您先別管,交給我們自己處理吧。”我說:“行,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把這件事情處理得很好。”過了幾天,我詢問舍長,他說,他們兩個宿舍一起協商了,最后讓拿別人東西的同學照價賠償。問題解決了,同學間的情誼也沒有受到影響。學生在自己處理這些日常矛盾的時候,交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學會了換位思考。通過這種方式既提高了班級管理效率,也使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坐下來備課和對班級管理進行反思。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班的班風越來越好,學生間相處也越來越融洽,我也成了他們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如果說愛心是打開學生心門、和諧師生關系的一把鑰匙,那信心則是為這一關系提供保障的盾牌。正是因為老師對學生有信心,師生才能更好地在這一關系中找準彼此的位置。師生關系中不應有的是師生兩方的相互角力,而應該有的是彼此的尊重、信任和助力,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師生關系良性發展。
三、對學生要有耐心
人們常將教師比作園丁,技藝精湛的園丁必然懂得,不同花卉的生長周期不同,花期不同,養育方法也不盡相同……學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學生們個性迥異,成長的步調也各有不同,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只有耐下心來認真了解班上的每一名學生,有方法、有策略地“耐心澆灌”,然后才能守得“靜然花開”。
讀研究生時,我的研究方向是心理與行為研究,因此閱讀了大量心理學著作,我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學生和班級管理中,特別是對待那些調皮的學生、思想不穩定的學生和家庭矛盾比較突出的學生。我建立了學生成長檔案,定期找學生談心,溝通問題,耐心幫學生解決一些困惑。班里有一個學生性格內向,不與人交往,喜歡獨來獨往。有一天她的同桌跑來和我說這個同學割腕了。我過去的時候她的手腕已經被割了深深淺淺的好幾道,幸好傷口都不深。把傷口處理好后,我把她叫到辦公室,詢問她的感受,她說頭疼,心里很煩,不能控制自己。很多人以為抑郁僅僅是心理問題,但是抑郁也會表現出生理上的疼痛,這種疼痛是一種鈍痛,不劇烈,但是有重壓感。我首先對這個學生的做法表達了理解,繼而為她的“疼痛”提供一個出口——再有感覺不舒服的時候就來找老師,過后我又和她的家長取得聯系,希望家長和老師一起關心孩子,帶孩子多做做戶外活動,減少學習帶給她的壓力,家人要多陪伴,做些讓孩子開心的事情。除此之外,建議家長可以帶孩子接受專業醫生的治療,控制孩子的不良行為。
做過班主任的老師都有過被學生氣得“七竅生煙”的時刻,這個時候怎樣保持住耐心?我的訣竅就是時常將一句“如果這個學生是自己的孩子”掛在心頭。魏巍在《我的老師》中寫道“她愛我們”,這應該是每一位班主任對學生感情的出發點。一位成功的班主任一定是一位有溫度、有情懷的班主任,發現學生有不好的苗頭時多敲打、多提醒要比出現問題處罰學生教育效果好得多。畢業班的學生學習壓力大、思想不穩定、經常鬧情緒,班主任更不能簡單粗暴地處罰學生,影響他們正常的學習。我在這方面也走過彎路。記得有個學生屢次違紀不知悔改,多次苦口婆心的教育沒有效果,這個學生動不動就拿自己不上學了威脅老師——學生被老師訓得沒有退路的時候,都會拿這樣一句話當擋箭牌。在一次溝通過程中,我實在忍無可忍,說了一句當老師不該說的話:“你要是不上學了,全體老師都會很開心。”這個學生當時愣了一下,然后號啕大哭,那時她可能覺得全世界都拋棄她了,連老師也不要她了。我看到學生如此傷心,心里在想,如果這個學生是自己的孩子,我會如何對待?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從那天以后,我經常找這個學生交流談心,她犯錯誤慢慢少了,學習也越來越認真,最后順利拿到了高等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通過這個學生的改變和成長,我也懂得應該讓孩子始終感受到老師是那溫暖的存在,可以信任,可以敞開心扉。這也要求我們時刻自觀言行、時刻警醒、時刻自我約束。“耐心”給了師生關系成長的空間,讓學生的個性、特長在這個空間中盡情舒展,作為班主任的我們自然也會收獲更多的驚喜。
在班主任職業生涯中,我真正體驗了什么是為人師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更使我感受到的是,師生關系中,成長是相互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們對學生所投入的愛心、信心、耐心,在不久的將來都會結出豐碩的果實。而作為班主任,我們的事業也在這付出的過程中,不斷吸收到孩子們帶來的正向能量,在教育這片土地上扎根、成長,收獲更多甜美的果實。
【劉小燕,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責任編輯︱郭鑫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