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嵐
摘 ?要: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培養優質的藝術設計人才的重要環節。為了使其跟上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其與“非遺”文化結合并具有地域特色,就必須深入了解藝術設計專業的定位,制訂出與“非遺”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案,并合理設置相關的課程和內容,激發學生創意思維,同時提高其藝術素養、設計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和具有傳承和開創精神的藝術設計人才。
關鍵詞:非遺 ?視角 ?藝術設計專業 ?創客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4(b)-0224-03
Maker Education for Art Design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HEN Lan
(Guiyang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Province, 550001 ?China)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Maker education for Art Design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art and design talents. In order to make them keep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make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and reasonably set up the relevant courses and content, stimulat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nd improve the art accomplishment, design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cultivate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 and art design talents with inheritance and pioneering spirit.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erspective; Art Design major; Maker education
1 ?概述
在當前社會背景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類專業教學需要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并引入新的教育理念。高校藝術設計設計專業結合當地“非遺”文化背景,并基于創客教育理念的教學模式構建主要由基礎設計理論課程、教師教學組織形式而構成。“非遺”視角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模式的構建措施是:專業建設從民族文化提取精華,從“非遺”中提取元素,傳承并發展歷史文化。高校需提高藝術創作實踐能力,以與“非遺”結合的形式展開與政府和企業間合作。
1.1 “非遺”的概念
“非遺”即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含以下類別:(1)口頭傳統和表述;(2)社會風俗、禮儀、節慶;(3)表演藝術;(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實踐和知識;(5)傳統的手工藝技能。
1.2 創客教育的概念
創客教育是21世紀自美國興起的教育理念,其強調教育教學中的創新、創造與制作的概念。本文的創客教育主要以“非遺”為載體,在創客空間平臺下,結合藝術、設計、創新、創意、創業等創造性知識,秉承“開放創新、探究體驗”教育理念,以培養各類創新型人才為目的新型教育模式。
2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模式現狀
國務院印發《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的文件精神,為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帶動高質量的就業和創業,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創客教育適應了這種時代需求,教師激發學生創造的激情,培養學生的創意設計思維、創新創業意識和將創意轉化為原型的制作能力[1]。
2.1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相關介紹
藝術設計是以創意設計為核心,設計者進行創造設計行為,將抽象創意設計想法變為具體實物過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方向有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設計、產品設計、動畫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
2.2 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局限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使命是培養創新型、實用型的高素質人才,目前部分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創新創業的范圍比較窄,專業發展收益不明顯,教育理念比較模糊,從而使創新創業的教育培養力度不夠。創客型人才培養與專業實踐教育脫節,缺乏校企掛鉤合作和學生創新實踐的基地[2]。
2.3 創客人才培育與實踐教學脫節
目前,創客教育與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和實踐教育脫節,學生不具備將創新創業理論技巧與專業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創客人才培育是以創新創業教育為依托,與藝術設計專業互相貫通融合。將創客教育與藝術設計專業實踐密切結合,并聘請有實際經驗的客座教授、設計師和民間藝人來指導創客教育的開展。
2.4 創客型導師團隊教學方法應用單調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缺乏獨立創新創業的能力。藝術設計專業師資多為年輕教師,教師在指導過程中對創業的把握能力不具備相應的針對性,易將創客教育進行表面引導,教學不強調教師的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的關系,不夠重視教學資源的持續投入,領導層面對教學改革模式、專業的教學培養模式的關注力度不足,存在培養模式定位模糊、目標含糊等問題,這些問題限制了變革教學方法,也限制學生與教師互動的積極性,成為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創新首先需要突破的重要內容。
3 ?“非遺”視角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研究
3.1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的培養定位和內涵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的關鍵是貫通其創客教育的途徑,整合其教育資源,完善其創客教育體系,展開與藝術設計專業有關的多層次創客培養,確定分階段的發展目標和要求,把培養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作為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重點之一,形成交叉培養,搭建創客教育平臺,健全藝術設計專業創新創業保障機制。
3.2 推動“非遺”視角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發展措施
3.2.1 構建“非遺”藝術設計創客空間
高校充分利用“非遺”藝術設計專業實訓工作室,加強高校與藝術設計公司合作,構建多元藝術設計創客教育空間。“非遺”視角下的創客教育的關鍵是根據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科特點與“非遺”元素的特色結合,并根據學生的專業需求來建立創客空間,為創客的活動提供穩定的平臺與空間,將“非遺”的創客平臺與空間打造成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的孵化基地。例如,高校藝術設計專業視覺傳達設計方向可以結合“非遺”苗族刺繡進行創客空間的創建,打造為創客沙龍、創客論壇的模式,讓創客設計出“非遺”與視覺傳達相結合的設計作品,與校內外的學生與專家、同行進行交流,達到校與校、校與企業的合作,推進高校創客空間的開設與發展。
3.2.2 構建完善的“非遺”藝術設計創客教育課程體系
目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缺乏創客的實踐活動支撐,需結合“非遺”開展創新活動的進行。首先,完善和調整藝術設計的教學課程體系,修訂藝術設計專業的“非遺”創客的培養策略。其次,鼓勵跨學科相互融合,通過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直接融入創客課題。最后,推進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非遺”創客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完善從理論到實踐的全方位“非遺”藝術設計專業創客人才培養體系,實現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的持續發展[3]。
(1)設置“非遺”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理論課。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應設置相關的“非遺”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理論課。例如,可以設置《“非遺”藝術設計概論》《“非遺”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策略學》《“非遺”藝術設計材料市場學》《“非遺”藝術設計營銷學》等課程,使學生為創新創業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
(2)高校還應設置“非遺”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準備課程。
高校在設置“非遺”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理論課基礎上還可以設置“非遺”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準備課程,例如,《“非遺”藝術設計實踐課程》《“非遺”藝術設計創意設計銷售學》《“非遺”藝術設計手工藝成品實踐創客學》《“非遺”藝術設計創客市場學》等課程,為學生結合“非遺”進行藝術設計設計和創新創業做好準備。
(3)“非遺”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管理課程。
高校在設置“非遺”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理論課和創客教育準備課程后,可以繼續“非遺”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管理課程的設置。例如《“非遺”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統籌管理學》《“非遺”藝術設計創客實踐模式流程管理學》等,推動學生將課程實踐結合社會實踐,與創新創業結合起來,深化拓展課程改革,引進行業專家和企業專家參與創客教育[4]。
3.2.3 高校要構建和諧的“非遺”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文化環境
“非遺”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是把藝術設計實訓室變成“創客空間”,為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提供活動場所及交流的平臺,以“非遺”的創客為載體,將封閉式教學變為開放式教學。通過各類型藝術設計專業創客的分享形式、創意社團等,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創意、創新實踐,提升創意、創新技術并相互交流。通過舉辦“非遺”藝術設計創客沙龍、“非遺”藝術設計創客大賽、”非遺”藝術設計創客馬拉松等形式,培養學生創意設計、創意思維及創新能力[5]。
3.2.4 構建一支專業“非遺”藝術設計創客教育師資隊伍
組建一支專業“非遺”藝術設計創客教育的骨干師資隊伍,在此基礎上帶領全體藝術設計教師關注創客教育,同時把握“非遺”藝術設計創客的教育方法,引領每一位學生參加創客活動。以“非遺”藝術設計創客教育骨干教師團隊為主干,建成一支專兼職結合、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較高教學水平、結構合理的“非遺”“雙師型”藝術設計創客教育師資團隊。
3.3 構建“非遺”視角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的縱向和橫向體系
形成以“‘非遺走進校園—創意設計課程教學—‘非遺藝術設計信息資源庫—‘非遺創意設計項目研究—‘非遺創意設計實訓—研究成果轉化—‘非遺創意設計產品創業孵化”為核心的創客教育鏈,構建“非遺”視角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的縱向和橫向體系。
3.3.1 在“非遺”視角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客培養縱向體系
“非遺”視角下貴州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客培養縱向體系是構成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體系的理論研究的基礎,是以“創客教育”為中心建立起來的理論體系。并通過與創客相關的課程教學,同時進行“非遺”項目立項研究,然后通過成果轉化,同時推近創客實現項目落地?!胺沁z”項目研究即采用項目驅動教學法,學生作為主體、由教師進行指導的形式展開“非遺”實踐活動,是創客教育模式改革創新的發展趨勢[6]。
3.3.2 在“非遺”視角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客培養橫向體系
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開拓能力的設計人才,其中包括對美學和科技知識、藝術技能、設計理念的掌握。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在創客培養的過程,需形成“非遺”、藝術設計和創客知識教育、“非遺”技能培養、“非遺”創客平臺載體搭建等維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中需進行“非遺”的特色元素的發掘,并培養大學生“非遺”手工藝的技能培訓,開展“非遺”走進校園的活動,促進“非遺”創客項目研究成果的轉化平臺的建立,推進“非遺”創客教育的正向發展。
4 ?結語
本文通過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的研究及“非遺”的挖掘,結合“非遺”的特色元素、民族文化特點及當前設計流行元素和設計理念,將“非遺”與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創客教育結合,為培養具有開拓性、創新型的設計人才,提出“非遺”視角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模式的研究,探索將“非遺”和創客教育應用于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 高媛.高校藝術類大學生創客教育的思考[J].黑河學院學報,2017,8(7):122-123.
[2] 劉文良.藝術設計專業“創客教育”謹防踏入五大雷區[J].美與時代(上),2017(7):116-118.
[3] 李輝.藝術設計專業創客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20):98-99.
[4] 黃琴.創客思維模式下藝術設計專業的創新學習[J].美術教育研究,2017(11):156-157.
[5] 楊緒輝.課程視角下的創客教育探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6.
[6] 趙沖.基于COOC平臺的創客教育模式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