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鋒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人們對學科核心素養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地理核心素養對學生樹立地理觀念、增強地理實踐力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師需要深入探討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策略,完善課堂教學內容,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以此來實現高效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初中地理;核心素養;思想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1-0074-02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Qualit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Anlinzhan Town Junior High School, Feiche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 ZHANG Feng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re literacy of the subject. The core literacy of geograph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geography and enhancing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geography. In this context,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ers need to thoroughly explore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core literacy,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 and optimize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fficient teach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Core literacy; Ideological education
一、初中地理教學中不利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因素
(一)課堂教學內容受限于地理教材
在當前的初中地理教學中,許多教師將地理教材上的專業知識作為課堂教學的全部內容,只注重提升學生的地理成績,忽略了對學生思想、情感態度等其他方面的教育,導致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這一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教師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未能將德育有效地滲透到地理教學中,在此問題的影響下,學生體會不到課堂學習的樂趣,難以完善自己的價值觀、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只能被動地接受大量的地理知識,這不利于學生理解人地協調觀、樹立人類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思想觀念。例如,在講解“中國的自然災害”的相關知識時,教師一般會向學生講解自然災害的含義、分類、應對措施等教材上的內容,卻很少引導學生分析人類活動對自然災害產生的影響,如某些地區的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和人們的亂砍濫伐行為有著直接的關系,這就導致課堂教學局限于專業知識,未能宣揚環保意識。
(二)忽視了地理實踐學習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與人們的實踐活動緊密相關,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大多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采用單一的理論教學方式,忽視了地理實踐學習的重要性,未能在課上或者課下組織開展地理實踐探究活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出現了理論學習能力和實踐探究能力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以及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全面的問題。在思考地理問題時,學生習慣性地從理論角度切入,不考慮地理實踐的問題,這對學生提升地理實踐能力和地理綜合思維產生不利影響。例如,在教學“地形和地勢”的相關知識時,教師一般先通過多媒體展示不同地形的圖片,然后引導學生結合圖片學習不同地形的海拔、起伏程度等內容,而不注重設計類似于“制作簡易地形模型”的課堂實踐活動,導致學生缺乏地理實踐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三)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有待提升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一大特色,也是學生分辨地理區域的有效工具。在當前的教學中,部分教師沒有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地圖,造成學生缺乏分辨地圖所示區域的能力的問題,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區域認知素養。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往往結合課本知識,直接將地圖蘊藏的地理信息告訴學生,然后將課堂教學的注意力轉移到某些地理現象和地理規律上,這就導致用于地圖教學的時間大大減少,從而造成學生缺乏自主識讀地圖能力的問題。例如,在學習“中國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的相關內容時,許多學生難以正確地認識地圖上的不同顏色所表示的含義,還有很多學生容易將“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和“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混淆,這些問題共同導致學生難以從地圖中提取出準確有效的地理信息。
二、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將學科知識教學和思想教育結合起來
在新時代的教學中,初中地理教師應當順應素質教育的發展趨勢,將德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人地協調觀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正確處理人地關系的主要思想,也是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當明確培養學生人地協調觀的課堂教學目標,將環境保護、人地協調發展等思想融入課堂,加強地理知識教學和思想教育的有機結合。例如,在講解“中國的土地資源—自然資源”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在講解“我國土地資源利用問題”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增強學生保護土地資源的意識。在講解“水土流失”問題時,可以向學生展示“斧頭直立在沒有樹干的樹樁上、土壤被流水沖走”的漫畫內容,告訴學生“人們要想緩解水土流失問題,就必須保證樹木的健康生長”;在講解“草場退化”的問題時,可以向學生展示“四只羊聚在一起,吃掉草場上僅剩的一些小草”的漫畫內容,教育學生“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們需要合理開采”;在講解“土地荒漠化”的問題時,可以向學生展現“沙子氣勢洶洶地向伐木的人涌來”的漫畫內容,教導學生“人類與自然是共生存的關系,我們保護自然就是保護自己”。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就能將人地協調觀的相關內容融入課堂,幫助學生確立人地協調發展的思想。
(二)通過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地理實踐力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初中地理教師應當打破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轉變純理論教學的模式,充分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實踐探究經驗,設計一些有價值的地理實踐學習活動,踐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思想。在實際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地理課堂實驗,也可以安排地理研學旅行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同時要注重結合實踐活動講解理論知識,以此來幫助學生透過現象探究本質。例如,在講解“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制作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分布模型”的課堂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深化學生對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范圍、分界線等知識的認識。在開展實踐活動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泡沫板、小刀、油彩筆、細線等器材,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勾畫區域輪廓、制作山脈模型、為不同的區域標注不同的顏色等實踐任務,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合作實踐能力。
(三)利用信息設備,提升地圖教學的有效性
針對學生缺乏讀圖識圖能力的問題,教師需要努力提升地圖教學的有效性。在進行地圖教學時,可以充分發揮信息設備的輔助教學作用,利用好多媒體、電子白板等現有的優質教學資源,教給學生科學有效的地圖識讀方法,引導學生正確識讀圖名、圖例、圖注等重要信息,以此來提升地圖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講解“祖國的首都—北京”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引導學生識讀“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圖”“北京市地形圖”等,以加強學生對北京的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地勢特點等知識的記憶。如在講解“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圖”時,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標注功能在原圖中標出關鍵信息;當講到“北京市面臨渤海”的內容時,可以將渤海在地圖中的位置標注出來。在講解“北京市地形圖”時,可以帶領學生依次觀察該圖的名稱、圖例等信息,如通過觀察圖例,能夠知曉圖中的黑色三角形圖案代表山脈。然后,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動態演示功能突出地圖的重要信息,如當講到“北京三面環山”的內容時,可以通過動態演示功能使圖中的黑色三角形晃動起來。
總而言之,地理核心素養涵蓋了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學科思維、實踐能力,對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和長遠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在今后的教學中,初中地理教師應當繼續探索核心素養培養策略,全面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以推動地理教學的創新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志燕.初中地理核心素養構建與培養[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12).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