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鵬
摘 要:小學是教育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啟蒙階段,對于教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數學是教學的重要科目。隨著新課改的來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已經滿足不了現代化的教學需求了。在這樣的趨勢下,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內容。對此,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成了教師探討的重要話題。
關鍵詞:獨立思考能力;小學數學;有效策略
數學是基礎性學科,也是應用型學科,在生活中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所以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小學生的思維和認知還處于一個發展的階段,所以在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最佳時期。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文章主要以小學數學為背景,分析了小學數學當前教學的現狀,以及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有效策略,希望給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議和借鑒,也希望給小學數學的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方向。
一、 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模式過于傳統
雖然新課標的背景下,中國教學迎來全面的改革,但是中國教育發展的主要模式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在這樣的基礎上,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都會將學生的學習成績當做唯一衡量的標準,在教學中,只要學生的學習成績夠好,便覺得學生的學習效果是良好的。甚至還有家長覺得成績決定一切。該現象的出現,以至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自己的主觀思維開展的,采用的也是傳統的講解模式。長時間處于這樣的模式下,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會慢慢喪失。
(二)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性
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本身是具備自主思考能力的。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以自己的主觀意愿為主,從而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性。在教學中,如果一味地以教師的思維為主,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就必須要跟著教師的思維去進行思考。長時間的影響下,學生會形成思維上的依賴性,從而失去自己的主觀思考能力,這會嚴重阻礙學生后期的學習和發展。
(三)忽略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不管是學習還是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占據的都是主體。尤其是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關鍵性因素,到了初中和高中階段,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甚至是決定學生學習效果的直接因素,因為那個時候學生本身已經具備了獨立人格。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和認知能力雖然還比較弱,但是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加強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因為數學具有科學性和自由性,僅僅只是依靠教師的教學講解,學生是很難提高數學水平的,只有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二、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意義
(一)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學習過程中興趣的重要性。尤其是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啟蒙的階段,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更要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學習的過程中,只有學生具備了獨立的思考能力,學生才愿意深入去了解自己所學的學科,這對于學生的興趣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這對于學生后期的學習和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數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學習其他學科的過程中,也會運用到數學的知識,所以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新課標的背景下,對于小學生的教學,除了文化知識的教學之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也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內容,所以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符合了新課標的教學方向。
(二)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
數學是典型的理科類學科,教學的內容主要是由公式和數字的計算組成的。所以教學中,對于學生的思維邏輯就有較高的要求。學生的思維邏輯也是影響數學效果的關鍵因素,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小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本身比較弱,這個階段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最佳時期,所以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對于學生的思維鍛煉,有著積極的作用。學習的過程中,思維邏輯能力不僅體現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生活中也需要運用到邏輯思維能力。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已經滿足不了現代化的教學需求了。新時代的小學教師,在教學中要依據學生的實際需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才能讓學生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占據著競爭的優勢。
(三)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環境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良好的環境可以讓人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是一樣的,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能為學生的成長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氛圍。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可以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思考的空間。每一個人的想法不一樣,學習的需求也不一樣。所以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只有學生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才能深入到學習的氛圍中,這對于小學生學習環境的構建,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三、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首先就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做到這一點,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安排學生對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進行預習。以“圖形和幾何”為例,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圖形和幾何是教學的重要內容。小學低年級以平面圖形為主,高年級開始從圖形過渡到幾何,就好比正方形到正方體、長方形到長方體等。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安排學生提前預習。在預習的環節,讓學生思考正方形和正方體的區別。預習的過程本身就是思考的過程。所以通過預習的模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將自己不明白的問題進行記錄和標注,后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帶著問題去聽講。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新課改的背景下,“高效課堂”的教學理念被全面提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還可以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符合了新課改背景下高效課堂的教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