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娟

摘 要:《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都明確指出:“幼兒園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由此可見,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性。貫徹游戲化的課程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是當下我們必須轉變的教育觀念。
關鍵詞:幼兒課程;游戲化教學;實踐研究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兒童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兒童是天生的探究者,在游戲中幼兒探究所獲得知識是幼兒直接感知自己建構所獲得的。通過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游戲觀和課程觀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課程游戲化建設的大背景下,我園基于藍本課程開啟了課程游戲化的實踐思考。
我們就園所目前正在使用的藍本課程實施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
一、 藍本課程實施現狀調查與分析
(一)藍本分析
我園目前使用的藍本課程是《幼兒園綜合活動課程:教師指導用書》,此書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精神,力求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相一致,以促進幼兒和諧發展為本,尊重教師的教育智慧,尊重幼兒的自主創新,按綜合主題進行編寫。書中均以主題為線索進行活動設計,每個主題包括以下七個方面:1. 目標。2. 主要活動安排。3. 環境與資源。4. 指導要點。5. 游戲活動建議。6. 活動設計。7. 參考資料。引書為我園教師組織教學活動提供參考與支持。隨著我國基礎教育領域課程管理改革的深化,課程觀念的轉變要求我們在實踐中不能照搬“藍本”中的課程方案,我們應不斷調整、優化預設的課程計劃,走預設與生成相結合的道路。
(二)藍本課程實施現狀分析
在課程藍本的應用,我們也進行了調查分析與反思,梳理出了以下存在的問題:
1. 在課程審議中老師不敢調整藍本中主題方案,生成更適宜幼兒發展的課程和一日活動。
2. 一日作息時間過于死板,部分活動無法真正有效開展。
3. 教師主導過多,無法讓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
4. 老師隊伍的不斷調整,新老師與老教師的差異性對綜合課程實施的影響。
二、 課程游戲化的實踐思考
針對以上情況,我園以民主賦權、優化課程審議、課程班本化實施等方面作為突破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研討和優化。
(一)民主賦權,提升幼兒園主題探究活動質量
民主賦權是我們的第一步。幼兒園賦予老師課程決策的自主權,老師賦予孩子們學習和游戲的主動權。
民主賦權主要體現在彈性時間的調整權、課程實施的決策權、兒童學習和游戲的主動權這三個方面。
1. 彈性時間的調整權
園所以往一日作息時間過于死板,部分活動無法真正有效開展,針對這個情況,我們制定更為彈性的作息,課程實施時間的彈性化體現在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主題活動的過程中,不受預設課程時間的限定,可以自主地根據幼兒活動的興趣和需要延長或提前結束課程實施的時間。
2. 教師擁有了課程的決策權,生成更適合孩子的課程
為了更好地適應教學需要,我們給予教師在課程安排上一定的自主權,讓教師更多地參與課程安排事務,給教師寬松的環境。瞧,戶外大草坪游戲時,一位幼兒發現了種植園里的秘密:“老師,你看,長出了大南瓜。”這一發現吸引了全班孩子們的圍觀“這個南瓜怎么這么和我在菜場見的長得不一樣?”“它現在還小等長大了就一樣了!”“不對!南瓜分很多種!”……孩子們七嘴八舌討論著,教師及時地抓住這一契機,基于兒童的興趣,追隨兒童的視線,生成了跟南瓜相關的一系列主題活動,南瓜種類大調查、做南瓜餅等活動應運而生。大自然就是一本百科全書,我們的課程也從室內延伸到室外,有種植園里找尋飯菜背后的秘密,孩子們自己種蔬菜、自己采摘、自己洗、自己燒。有大草坪里探尋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有小池塘里觀察水的流動……他們樂在其中,在探索中學習。
3. 孩子擁有了學習和游戲主動權,真正成為班級的小主人
為了豐富幼兒園的游戲環境,我園利用充裕的戶外資源,前期我們通過幼兒討論,征集家長、老師的意見,同時還邀請了專家來園做現場論證,將幼兒園的草坪進行改造,在大草坪上,建造了世界風情屋、壕溝、樹屋、涵洞、碉堡、爬龍等。大草坪游戲我們可以怎么玩呢?孩子們的游戲當然得讓孩子們做主。晨間體鍛時,大草坪變成孩子的運動場,孩子們在場地上是完全自由、自主的,他們可以去到任何他們想去到的區域,自主選擇器械在場地上任意搭建,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混齡體育活動;游戲時,這里又成了孩子們的游戲夢工場,孩子們在這里開展角色扮演、種植、炊事等活動。在探究活動時,將探究課程由教室內部延伸到教室外,充分利用戶外資源開展探究活動。從兒童本位的角度出發,賦予幼兒學習和游戲主動權,真正成為班級的小主人。
三、 優化課程審議,促進教師整體課程意識的形成
課程審議是課程開發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優化課程審議,促進教師整體課程意識的形成,是推進我園課程化游戲化進程的重要舉措。
在原有課程審議過程中,教師不敢調整藍本中主題方案,生成更適宜幼兒發展的課程和一日活動。但從課程游戲化的角度來審視課程的生長,不應該是這樣一個過程,它是一個自然的、生態的生長過程。
我園目前課程審議是這么來做的:各年級組課程審議通常以年級組教師集體備課,本年級教師、分管教學行政共同參與的形式進行。課程審議前,我們通常會進行教師、幼兒初期調查:以調查表或談話等多種形式。兒童:重點了解即將進入的主題單元孩子的已有經驗、感興趣的內容、問題等。教師:重點思考本單元我們的教學內容可以是什么?如何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可以利用周圍孩子感興趣的環境、事物等生成什么?……
(一)主題目標的審議
主題目標審議是主題審議的第一個環節,行政、老師一起將主題目標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相對照,審查主題目標的科學性、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