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于性格和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已經得到了大量的關注,因為性格是影響學習者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據實證研究、數據分析,不僅得出了內向型和外向型性格與英語口語以及綜合英語的關系,即:外向型性格和英語口語能力呈正相關,但對于綜合英語的學習沒有顯著影響。文章最后給出了一些教學上的建議。
【關鍵詞】 性格;內向型;外向型;英語學習
【作者簡介】閆文英(1982.08-),女,漢族,陜西寶雞人,陜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社會語言學、英語教學法、翻譯。
一、引言
英語學習已經成為常態,但有許多因素會影響到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和學習效果。目前,許多研究已經從客體研究轉向主體研究,即對于學習者自身的研究。不同的學習者在相同的學習環境中也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學習效果,因此學習者之間的差異值得研究,尤其是性別、年齡、興趣、性格、動機、意志力這樣的非智力因素對英語學習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其中性格因素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旨在研究學生的性格對于英語口語和英語綜合能力的影響。
二、 內外向性格和英語學習之間的研究現狀
人們普遍認為,外向型性格更善于英語學習,他們更有可能在課堂內外去參與互動和使用所學語言,因此他們更容易和他人進行語言溝通并且得到更多輸入。但是,對外向性格和第二語言學習之間關系的直覺并不能作為教學理論的充分依據。許多實證研究都試圖解釋外向和內向性格對第二語言習得的影響。
1. 許多研究表明,外向型性格與第二語言學習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Pritchard(1952)調查了33名學習法語的英國男學生,證明社交能力和成功地掌握一門外語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查斯坦(1975)調查了80名說法語的學生、72名說德語的學生和77名說西班牙語的學生,發現性格的開放程度與德語、西班牙語的學習結果顯著相關。Rossier則從50名以西班牙語為第二語言的高中生身上發現,外向型性格是語言能力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變量。Strong(1983)對13名西班牙語幼兒園幼兒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研究,發現健談、反應迅速、合群這三種性格特征與學習第二語言的成功程度呈正相關。
2. 與上述情況相反,也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外向型性格與學習第二語言的成功之間沒有發現明顯的關系。查斯坦1975年的研究結果表明,在學習法語的學生中,內向或外向的性格與語言學習的成功之間沒有顯著聯系。通過對日本學習者的研究,Busch甚至得出了發音與外向型性格之間的負相關關系,內向的人在標準英語測試中得分較高。因此,近年來,有一種假說認為,外向型性格學習者在聽力和口語習得方面更有效率,而內向型學習者在認知和學術語言能力的發展方面會做得更好,在寫作、閱讀和語法方面也會有更好的表現。為了證明這種說法是否合理,筆者在自己所帶班級進行了實證研究。
三、實證研究過程
1. 研究意義。本研究不僅是為了檢驗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生的外向或內向性格與英語學習成績之間的相關性,還從教師的角度給出人格多樣性對英語學習影響的建設性建議和啟示。
2. 研究對象。本研究以陜西職業技術學院2019級軟件技術1班51名學生為樣本。
3. 研究工具。首先,借用 FPA性格測試問卷來測試性格外向或內向的傾向。問卷共有30個的問題,每題有三個選擇“是”“不”“不確定”。
其次,收集2019年度第一學期期中測試的成績??谡Z考試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根據老師給出的情景進行對話;第二部分是個人觀點的表達,其中一些話題是隨機給出的。評價的依據是發音、語調、重音、句子在不同語境中的恰當使用,句子的流暢性,句子的構成和表達。期中考試試卷為新視野教材配套標準試卷,旨在評價學生在聽力、詞匯、語法、寫作和閱讀方面的綜合英語知識。測試在標準化考試條件下進行。
四、研究結果與分析
1. 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問卷對性格傾向進行測試,根據評價標準,統計出該班外向型性格的學生有26人,內向型性格的學生有25人。
2. 通過對學生口語和綜合英語測試成績的統計,得出在85分以上的優秀英語口語學習者中,外向型性格者占了整個班級的19.6%。內向型性格者只有4%,遠低于他們的同齡人。事實證明,在英語口語中,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有優勢。另一方面,在成績低于65分的學困生中,外向的學生只占2%。相反,19.6%的內向者屬于這個群體。在平均分數上,這兩類學生的比例基本相當??梢钥闯觯蟛糠滞庀虻娜硕寄苓_到英語口語標準的要求。由大學英語成績可以看到,在每一組中,外向和內向的人數幾乎是一樣的。
五、結論與建議
1. 結論。首先,就英語口語而言,外向的學習者比內向的學習者學習得更成功。這是因為外向的人更善于社交,在語言學習活動中更積極,從而使自己抓住更多的機會而獲得更多的輸入和輸出,而英語口語與實踐是密切相關的。對于英語口語考試成績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太害羞或不愿意與他人交流。尤其是對于51個學生的班級,老師不可能注意到每個學生,如果學生缺乏自信和熱情,他們會在實踐中失去機會,最終導致糟糕的表現。
其次,說到語法、閱讀和寫作的綜合英語,我們無法得到個性和分數之間的顯著相關性,三年制大學生的英語學習以實用性為主,日常使用英語較多,因此,沒有太多的深入研究,所以仔細、穩定的優點并不是很明顯的歸因于學習過程,然而,他們仍然受益于與外向者獲得相同的成就的個性。
2.教學建議。筆者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的英語教學經驗,從教師的角度對英語學習提出了一些建議。
第一,把內向和外向的學習者交叉混合在一起。
教師應該讓學生認識到個性的多樣性和每種類型的優缺點,尤其是在英語學習方面。組織班級活動的一個有效方法是把學生分成幾個組,把外向的和內向的學生放在一起,應該鼓勵學生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缺點。外向的人渴望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內向的人喜歡反復思考,可以要求他們一起用目標語言討論一個主題。這樣,性格外向的人會放慢腳步去傾聽他們的同伴,學會在思考時更加體貼,而性格內向的人則會參與到與伙伴的討論中,在團隊中提高內向者的積極性,降低他們的焦慮感。同時,它可以使外向者的行為更加謹慎,提高他們的學習穩定性。可以要求學生做一份值日報告,這可以為內向的學生提供機會,因為他們很難以積極的方式表達意見。
第二,教師應該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對于內向的人來說,他們通常表現的害羞、安靜很容易被忽視,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由于他們不愿意不假思索地立即表達自己的想法,老師可以提前布置一些任務,良好的準備會降低他們在公共場合演講時的焦慮程度;他們害怕犯錯誤,教師必須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大膽表現自己。對于外向者來說,他們更積極地參與語言學習活動,因此,他們可以尋求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機會,以及更多的語言接觸。他們反應迅速,但缺乏充分的考慮;他們學得很快,但缺乏穩定性。因此,應該給他們一些瑣碎的任務,如糾錯、閱讀等,以提高他們的細心和耐心。這樣,他們就能在語言習得方面有進一步發展。
第三,教師應該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增加學生的輸入。他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以圖片、動畫、視頻的形式展示教材中的枯燥內容,增強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受。使用的材料應該是真實的,讓學生有想說出來的欲望,而不是練習他們已經記住了。演講比賽、配音、角色扮演以及電影欣賞都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唯一的原則是激發他們的興趣,鼓勵內向的學生參與互動。
六、結語
本研究的結果證明了外向型性格與英語學習存在正相關關系的假設,為教學和方法論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啟示。個性是無法比較的,重要的是認識到差異以及優勢和劣勢就可以對學習過程進行有意識的干預。雖然所做的實證研究范圍沒有如此廣泛地延伸到不同專業的學生,但統計數據是客觀的、典型的,可以為大家在認識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方面提供一些思路,筆者還將采取進一步的措施來促進教學。
參考文獻:
[1]宋廣文.心理學概論[M].北京:石油大學出版社,1994.
[2]Skehan P.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9.
[3] Ellis Rod.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4]霍爾·榮格.心理學入門[M].北京:三聯書店,1987.
[5]Eysenck HJ. The Structure of Human Personality[M]. London: Methuen, 1970.
[6] Krashen S 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1981.
[7]Brown H 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