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 鄭君 張春晨
【摘要】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以教材、教師和語法為中心,不利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阻礙學生全面發展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為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教育部鼓勵高校教師結合信息技術,進行英語教學模式方面的改革探索。SIOP是美國現行的高質量英語教學模式,筆者對其理論基礎和核心內容進行了全面介紹,并對其結合網絡教學平臺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索研究。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SIOP模式;網絡教學平臺;自主學習
【作者簡介】于雪(1981.09-),女,山東淄博人,青島濱海學院,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鄭君(1978.08-),男,湖南岳陽人,青島濱海學院,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張春晨(1981.07-),女,山東淄博人,南昌航空大學,助理研究員,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基金項目】青島濱海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英語教學引入SIOP模式的探索”(項目編號:2019JY27)。
一、前言
在全球一體化和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國家愈加重視我國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教育部2018年印發的“新時代高教40條”中強調,高校要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自我管理,提高學習效率和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采用先進的教學模式、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科學的考核方式,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鑒于此,高校英語教學也應與時俱進,采用適應時代要求的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語言知識技能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就高校英語教學中高職教學這一維度而言,盡管進行了多年改革,但仍以傳統的講授型模式為主。具體來講,目前高職英語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教學模式阻礙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傳統的英語課堂多以教材、教師和語法為中心開展教學,學生只是學習活動的客體,這不利于提高其交流協作、創新創造和主動學習的能力。其次,教學內容難以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求。高職學生的入學渠道多樣,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學習英語的動機也不盡相同。統一開設的公共英語課無法滿足不同英語水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再次,可理解性輸入不充分。教師在授課中常忽視為學生提供清晰的教學目標和計劃,教學方法策略單一,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不充分,導致教學效率不高。最后,教學評價機制不完善。高職英語教學質量評價存在內容過于籠統而忽略過程學習、重視評價結果而忽略學生反饋、教師評價為主而忽略學生評價等現狀。
由此可見,對高職英語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是有其深刻背景和現實需要的。基于此,筆者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依托美國的SIOP教學模式,結合網絡教學平臺,進行了相關教學改革探索。
二、SIOP教學模式
1.形成發展。20世紀90年代,大量移民進入美國。英語水平過低是影響這部分人群學習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為此,美國“教育多樣性與卓越性研究中心”開始研發一種適用于英語非母語學生的高質量教學模式。該研究歷時7年,最終形成了SIOP(The Sheltered Instruction Observation Protocol)教學模式。該模式以掩蔽教學法為框架,形成了一套教學環節完備、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質量教學體系。該模式自形成以來在歐美許多國家非母語英語教學中廣泛應用,并被印證有效可行,與其豐富科學的理論基礎密不可分。
2.理論基礎。Krashen的“輸入假說”、Swain的“輸出假設”和Cummins的“深層共享能力假說”為SIOP模式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Krashen指出,語言習得若要有效產生,需讓學習者接觸“可理解的語言輸入”。Swain認為,英語非母語學習者會在交流過程中不斷進行詢問、澄清、反思、修正和對語言進行再加工,這個互動和協商過程就產生了有效的語言習得。Cummins發現,若通過圖片、表格、表情、肢體語言等方式輔助教學,為學生語言學習搭建支架提供支持,將有助于學習者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從而提高知識水平和學習效果。以上學者的研究,都為SIOP模式的科學性、有效性提供了理論基礎。
3.主要內容 。SIOP教學模式為教師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備課、授課、復習與評估的方法和步驟,共有八大核心部分及其細化出的30個子要素。以下是各部分及子要素的簡要介紹。
(1)課程準備:明確學科目標和語言目標,準備教學輔助工具,設計有意義的課堂活動,為學生創造充分運用知識的條件。
(2)背景構建:提供背景知識,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幫助學生構建新知。
(3)可理解性語言輸入:使用適合學生語言水平的、簡潔明了的表達方式授課,借助各種手段讓學生明白指令和概念。
(4)指導學習策略:指導學生使用多種學習策略,運用有效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新知,通過提問和任務設計促進學生逐步提高思考層次。
(5)課堂互動:為學生提供各種形式的互動機會,鼓勵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6)應用與實踐:組織學生運用新知進行實踐訓練,設計可綜合運用學科知識和語言知識的課堂活動。
(7)授課方法:授課過程要確保學科目標與語言目標同時實現,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高參與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授課節奏和進度。
(8)復習與評估:充分復習重點難點,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作出反饋評估與教學調整。
SIOP模式于2012年開始引起我國學者的注意,之后相關研究逐漸增多,內容涉及SIOP模式在我國高校英語教學、專業英語教學、教學質量監控等方面的應用和探索。研究者結合我國教育實情,對SIOP模式進行適應性調整后引入教學實踐中。薛霞將SIOP模式應用到大學英語閱讀課堂,證明該模式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應用英語的能力。夏璐通過實證研究得出結論,基于SIOP模式的商務英語課程設計和教學實踐有助于降低學習者焦慮,提高其英語技能及學科知識掌握程度。岳鵬將 SIOP 教學模式引入法律英語教學實踐中,有效提升了學習者的思辨能力。基于我國學者對于SIOP模式的成功探索與實證研究,筆者嘗試將該模式引入我校高職英語教學中,探索教學改革的新路徑。
三、SIOP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獲得新知是在已有認知基礎上對知識主動探索、參與、發現和構建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構建知識的輔助者、支持者和引導者。要改變高職英語教學現狀,教師需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設計與教學活動。在信息時代的大環境中,教師可以結合網絡教學平臺,靈活應用SIOP模式,探索適合在線學習和混合式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具體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1.課前準備。教師在深入分析授課內容所需知識儲備、充分了解學生水平的前提下,制訂教學目標、準備預習資料,通過教學平臺課前分享給學生。內容目標與語言目標需表述清晰。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度,精心挑選編輯資料,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課前學習材料。必要時可對材料進行改編,也可為不同基礎層次的學生提供相應學案,幫助所有學生完成課前知識構建。除提供預習資料外,教師還可根據需要布置預習作業,為課堂授課做好充分鋪墊和準備。
2.課堂授課。面授階段教師需注意可理解性語言輸入、指導學生使用學習策略、組織互動與協作等環節。
教師通過簡潔易懂的語言講解知識、傳達教學指令,盡可能多地讓學生理解傳遞的信息。可采取放緩語速、降低句型難度、示范、借助學生母語解釋關鍵內容、運用口頭或程序支架等方式增加可理解語言輸入,以上方式能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焦慮,使之更好地融入課堂。學生可接受理解的輸入越多,學習自信心越強,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越高。
學習策略主要有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情感策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離不開學習策略的應用。教師在課堂上應給學生提供使用各種學習策略的機會,并做好優化指導,幫助學生完成教學任務,提升學習能力。教師可根據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層次,多設計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等有關高階能力的問題或任務,以激發學生的深度思考,培養其思辨能力和高階思維能力。
美國艾瑞克·馬茲爾教授提出的同伴教學法提倡讓學生在互動中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該做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團隊協作能力。我們可借鑒此法,將其靈活運用到高職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設計融合多種語言技能訓練的活動、討論、游戲、問答等,讓學生在互動中互相鼓勵、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在此過程中,教師注意做好監控和觀察,及時進行反饋指導和教學策略調整,確保學生高度參與課堂的同時實現教學目標。
3.復習鞏固。課堂授課結束前,教師組織重點知識回顧,做好課堂小結。引導學生思考:學到了什么,對什么有困惑,還想學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進行教學反思和授課調整,有針對性地布置鞏固知識、提高技能的作業。課后的作業測試、資料補充、信息反饋、在線互動都可以在教學平臺上進行。教師可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將不同難易度的學習資料共享到教學平臺,滿足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4.考核評價。SIOP模式提倡對學生的評價多元立體化。教師應更加注重對學生的過程性考核,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學生在課堂活動、小組互動、任務完成等方面的參與和表現;作業完成的及時性、正確率;單元測試成績;學生自評與互評;教學平臺的使用情況等。以上過程性考核可占期末總評成績的50%-60%。這種評價方式更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也可以幫助教師對學生作出更為全面客觀的評價。
四、結語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結合網絡教學平臺,采用先進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改革是大勢所趨。依托教學平臺,將SIOP這種被驗證有效的教學模式靈活運用到高職英語教學中,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協作交流、批判性思維等能力,對提升教學質量有良好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羅煒,張仲珍.高職英語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現狀及對策研究[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5):66.
[2]周潔.基于SIOP的高中英語教學設計[D].南京師范大學,2014.
[3]李利群.淺談SIOP教學模式[J].現代交際,2012(3):212-213.
[4]薛霞.基于SIOP模式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改革[J].文教資料,2019(17):210-211.
[5]夏璐.基于SIOP模式的商務英語課程設計實證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7(3):105-140.
[6]岳鵬.SIOP模式下法律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學生思辨能力培養[J].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2):62-64.
[7]熊立本.“互聯網+”時代建構主義理論視角下獨立學院英語專業閱讀教學改革研究[J].英語廣場,2020(9):67-68.
[8]鄭金德,吳雪芬,閔祥曉.小組合作學習背景下同伴教學法的運用——基于文獻綜述的視角[J].改革與開放,2020(13):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