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讀寫向來不分家,且二者相輔相成。但是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教師忽視了兩者的關系,將其單獨進行教學。雖然看起來課堂教學沒什么太大的問題,但是學生并不能通過閱讀學習到一定的寫作方法,在寫作時仍舊不知道從何處下筆。為改善這一情況,教師需將讀寫進行結合,通過“以讀促寫”的方式開展寫作教學,提升寫作教學效率。本文以初中英語教學為例,從實踐價值、理論依據、教學策略三個方面入手,對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陳春蝦,漳州市第二中學。
“以讀促寫”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解決學生不知道怎么寫的問題。簡單來說,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知道一些單詞、短語的用法,可以了解一些語法知識,而這就為學生進行寫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鑒于其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所以下文簡單闡述幾種“以讀促寫”的寫作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將其加以運用。
一、“以讀促寫”的實踐價值
雖然學生明白英語寫作是重要的,教師也采用了大量方法進行教學,但是在學生進行寫作時,會多多少少存在無力感。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在于:
1.教師雖然明白寫作教學于英語教學而言有多么重要,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仍舊以教材知識的教授為主,很少單獨開展寫作教學,也沒有明確的教學方案。
2.英語畢竟不是母語,所以學生在生活中進行閱讀時并不會刻意尋找英文讀物,這就導致了學生的閱讀量有限。腹中無墨水自然在寫作時就無話可說了。
3.學生無法做到學以致用。學生雖然按照教師的要求背誦了單詞、短語,但是后期并沒有將其進行整合,所以學生腦海中的知識是零碎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自然也就做不到活學活用了。
4.部分學生審題無法抓住各種要求,所以在寫作時沒辦法將有效信息利用起來,頻頻出現跑題現象。
由此可見,英語寫作教學需要在先進理念的引領下進行改變、創新。
二、“以讀促寫”的理論依據
“以讀促寫”的理論依據為Krashen的輸入假設理論、Swain的可理解性輸出假設理論。輸入假設理論的核心內容為:想要學會一門語言,就需要接受高于現有語言水平的可理解性輸入。可理解性輸出假設理論的核心內容為:通過語言輸出可以檢驗語言是否規范,從而深入掌握知識。語言輸出的方式除了口頭輸出之外還有書面表達。
三、“以讀促寫”教學策略
1.精心挑選閱讀素材。由于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所以教師需要將閱讀素材進行精心挑選,讓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獲取信息,讓學生在寫作時有話可說。
(1)將主題素材進行泛讀。初中階段的學生受年齡、家庭的約束能夠獲得的生活體驗是有限的,所掌握的知識也不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進行英語寫作時會缺乏創造力。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將泛讀主題素材利用起來,讓學生閱讀大量的文章,在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讓學生的語言輸入量增加,為學生今后進行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另外,在泛讀主題素材時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比如通過泛讀《英語素養閱讀》《時文閱讀》《話題閱讀》,學生可以逐漸不受母語干擾,對英語進行深度學習,逐漸將英語感知力形成。由此可見,將主題素材進行泛讀既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獲得大量的知識,獲得一定的感悟,還可以讓學生將有效的素材進行積累,為寫出優秀的作文做好準備。
(2)將素材文本進行研讀。閱讀文本種類繁多,有的適用于“以讀促寫”教學實踐,有的不適用于“以讀促寫”教學實踐。所以在教學前,教師需要對文本進行研讀,要結合文本的特征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指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給予指導,讓學生對文本進行挖掘,在理解知識的同時將自身的思維提高。
例如,研讀的文本為人物描寫時,教師就需要將不同版本教材中有關人物描寫的文章找出來,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進行思考。比如文章“Bill Gates”“Mozart”“Yao Ming”等中都有細節描寫,所以是特別優秀的仿寫素材。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研讀,勾畫出其中的短語、句型,分析其結構,然后按照其進行仿寫。又如在教學文章“Four seasons”的時候,教師要知道,這篇文章是描寫四季的,不過課文中呈現的內容較為簡單,所以教師可以找出一些相關文本讓學生進行研讀,如詩歌“The seasons”:Spring is gay with flower and song;Summmer is hot and days are long,Autumn is rich with fruit and grain;Winter brings snow and the New Year again.這首詩歌的意思是:春歌蕩漾百花香,夏季炎炎白日長,秋天滿地豐收果,冬雪吉兆新氣象。在這首詩歌中運用了一些手法,學生可以通過研讀將其掌握。另外,教師還可以發揮出引導作用,讓學生回想一下四季有哪些不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會說出這樣的答案:春天萬物復蘇,天氣變暖,冰川開始融化;夏天太陽很大,天氣很熱,需要靠空調和冰箱來降溫;秋天天氣涼爽,樹葉都變黃了,但是糧食、水果成熟了;冬天特別冷,偶爾會下雪。在學生說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把這段話翻譯成英文,即:In spring, everything comes back to life, the weather gets warmer and the glaciers start to melt. In summer, the sun is very big, the weather is very hot, people need to rely on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ors to cool down; When the weather is cool in autumn, the leaves turn yellow, but the food and fruit are ripe; It's very cold in winter, and it snows occasionally.潛移默化中,學生就可以掌握一定的文章結構,并將其當作參考進行寫作。
(3)將閱讀素材進行精讀。精讀是學生語言基本功得以扎實的唯一途徑,所以在“以讀促寫”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精讀,要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在用詞方面的優勢、特點。
例如,在教室可以將一些閱讀材料呈現在學生面前,然后讓學生以“Growing up with reading”為題進行寫作。通過閱讀教師提供的材料,有的學生獲取到了這樣的信息:Abundant poetry gas from China;有的學生獲取到了這樣的信息:Through reading you can gain knowledge, you can understand things, there i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aling with things, you can get happiness in the text, you can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effectively, and you can improve your own emotional intelligence.基于這些信息進行寫作,學生就會有話可說、有事可寫,并在文章中滲透自己的想法,使文章具有靈感。
2.學會遷移閱讀素材。(1)讓學生進行多方位仿寫。寫作并不是說寫就能寫的,需要一定的過程,從一開始的知識遷移轉變為靈活運用。知識遷移中,最常用的方法為仿寫。因此,在進行“以讀促寫”寫作教學時,教師需要將引導作用發揮出來,讓學生對優秀作品進行研讀,將其中值得借鑒的內容進行提取,然后進行仿寫。也就是說,學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后,便可進行自由仿寫。
不過在進行仿寫時,首先要仿的是作文的結構。因此,在進行研讀時,學生需要將文章的謀篇布局重視起來,需要挖掘、學習其技巧,從而建構出有效的寫作框架。例如在學習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1 Topic 2 Section C“Famous sports in England”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文章結構。文章開頭,先是簡單說了體育運動在英國的重要性,然后說cricket與football源于英國。文章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別描寫了football 和 cricket。也就是說,這篇文章采用的是總分結構。教師就可以將用總分結構進行寫作的主題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進行仿寫。這樣一來,就為學生構建寫作框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讓學生學會謀篇布局,進行由點到面的寫作。
(2)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思維導圖可以使抽象的知識以形象直觀的結構呈現于學生面前,可以讓學生的思辨思維得到有效的發展,可以讓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培養。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九年級Unit1的Reading部分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仿寫,主題為“The home town in 2031”。在寫作時,學生不僅需要按照其結構進行謀篇布局,還需要發揮想象。由于其具備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討,將所寫內容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提煉,然后再讓學生獨立進行寫作。由此可見,讓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可以為學生的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以讀促寫”教學的開展是有必要的。因為其可以讓學生通過模仿、閱讀將知識內化并靈活使用。本文提出了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將主題素材進行泛讀、將素材文本進行研讀、將閱讀素材進行精讀、讓學生進行多方位仿寫、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教師可以將其運用于實際教學中。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獲得更多的知識,就可以讓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核心素養得到提高,綜合能力、運用能力得到提高,從而讓學生在寫作時有話可說且結構巧妙。
參考文獻:
[1]莫一葵.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初探——以讀促寫,提高學生寫作水平[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上旬),2011(12):168-169.
[2]孫小晴,劉慧.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12):107-108.
[3]柏素潔.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教學實踐探究[J].英語教師, 2020(2):151-155.
[4]王剛.以讀促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落實[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2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