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劉斌
摘 要:新時期的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英語學科是小學課程體系中的一門重點學科,在實際學習中,因為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的差異,一些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出現困難,成為學困生。小學英語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提升,這需要英語教師以愛的智慧撫慰學生的心靈,以耐心期待學生的轉化,以寬容善待學生的不足。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困生;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0-01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0.056
學困生一般是指在學習中暫時落后的學生,從學科教學來看,幾乎每個學科都有學困生,所以學困生的教育轉化工作一直是各學科教師和班主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小學英語學科是小學課程體系中一門核心學科,也是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必修學科,新頒布的《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了小學英語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所以,對于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的學困生問題,也要充分重視,力爭使學生在小學階段有所改善,為未來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從小學英語的現實來看,英語學科的學困生通常智力是正常的,要么是基礎知識不扎實,要么是對學習沒有興趣或興趣不濃,要么學習方法比較缺乏或是沒有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對于此類的學困生,教師除了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之外還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一、尊重,信任學困生,幫助樹立自信心
(一)了解學生,幫助其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
學生個體具有差異性,這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工作時必須要尊重的現實。要轉化學困生,首先要了解學生,掌握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分析學生心理狀況,給學生制定相關改變現狀的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自卑型的學生,教師更要注意方法,他們因為成績的不理想往往非常敏感,語言不當極容易產生問題。實際上,從調查了解來看,多數學困生因為成績的不理想都比較壓抑,甚至因為成績不理想也不敢去接近英語教師,擔心被教師看不起,所以就是在學習中產生了問題,也沒能夠通過與教師的及時交流解決問題;從心理需求來看,他們非常希望得到教師的幫助,也希望通過教師的指導、關注,改變現狀。英語教師也要關注這些學生的心理需求,耐心地和學生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感覺到老師沒有放棄他,從而樹立學困生的自信心。
小學年齡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小,對于他們來說,很多學生尚未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追求,在學習行為上缺乏目標性,從而影響其學習習慣。有的學生特別貪玩,經常不完成作業,而且上課坐不住,隨便說話,注意力不集中。這需要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影響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一系列因素,在了解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引導學生。教師要講究方法,不要簡單地厲聲批評,而是經常找學生談話,與他們拉家常,談理想,講學習的重要性,使之從思想上首先認識到哪些是對的,應該做的;哪些是不對的,不該做的。教師可以通過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此不僅了解了學生的思想動態,而且讓他們對自己的行為表現做出正誤評判。這正如古人所言,“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教師要尊重和信任學困生,用語言去溫暖,感化他們,讓學困生也能夠感覺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感覺到自己和其他同學沒有什么差距。這樣能夠給這些學生創造良好的心境,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
(二)強化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從現實來看,一些學生出現英語學習上的困難,與他們思想上的不重視有著密切關系,這需要強化對學生的思想引導,適當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特別要從學習規律的角度給學生強調堅持和付出的重要性。在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類學生:他們頭腦靈活,反應快,但成績總是不盡如人意。就拿英語來說,在記憶單詞時,他們記得快,忘得也快。久而久之他們對學習便沒了信心和熱情。對于這類學生,除了教育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在班級工作上的安排來調動學生,讓他們當個收發作業的小組長,并明確告訴他們:雖然他們現在成績不好,只要肯努力,一定可以跟上大部隊。并且給他們具體任務,要求他們每天交作業時找自己默寫5個單詞,當他們適應了之后可以增加到每天默寫10個。慢慢地,他們就會不再懼怕單詞,反而由最初的被動默寫變為主動、積極地默寫,進而能把學過的課文流利地讀下來,甚至背下來。對于這類學生,教師要適時地鼓勵,幫其定出近期的學習小目標,使其把背英語課文當作一件快樂的事。這樣,學生就能夠體會到付出帶來的成就感,學習的自信心也就能夠得到提高。
(三)重視習慣培養,提高學習實效
學習習慣是學習實效的保證。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很多學生英語成績的問題與其習慣上的問題有很大關系。這需要教師充分重視習慣的重要性,在英語教學中不斷給學生滲透習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養成習慣。針對學生習慣上的問題,教師要耐心地和學生一起分析原因,并給出改進的建議,鼓勵學生多問題、多積累,及時糾正錯誤。
二、教學形式靈活多樣,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不穩定、不能夠持久是小學生的特征,更是學困生的特點。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應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的興趣發展。特別是一節英語課,切記形式單一和機械地重復,否則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我們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在教學情境的創設過程中,要使學生尤其是學困生有充分的參與空間和時間,由淺入深,讓學生親身經歷,合作交流。
對此,教師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來開展教學活動。要認真研讀教材,根據小學生的認知來選擇教學方法。特別是要重視情境教學,激發學生內驅力。學困生受認知水平的制約,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才能調動起學習的興趣。比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求“英語學困生”能熟讀課文,不僅可以應用到考試當中,更要應用于口語交際中。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為了讓“英語學困生”也能參與其中,剛開始時可以點名表演,點到誰誰就表演。表演的內容不作統一要求,自己喜歡哪篇課文就表演哪一篇,哪怕只說三句、五句都行,只要敢張嘴,能夠大聲地說出來就行。這能讓英語學困生有了表演的熱情,開始在課上課下積極地背課文,找表演的搭檔積極地排練。從開始觀望別人舉不舉手,到現在爭著搶著表演;從最初機械的背課文,到現在自己根據現有的課文增加臺詞。不僅鞏固了新知識還復習了舊知識,而且用身邊的諸如書包、圍巾之類的做道具。學困生可以在這種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在同伙伴玩耍嬉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到新知識,在模仿操練和實際運用中輕松愉快地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同時還能收獲課本之外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