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玉昕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教師在踐行教學要求的過程中,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為學生提供以創新模式為載體的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激發他們想學習語文知識的內在動力和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利用各種創新環節來激活學生的語文思維,讓他們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在主動意識支配下進行語文知識的深入探索,充分挖掘他們的學習潛力,使他們能獲得高效的學習效率,在深入學習中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創新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以人為本;學習需求;個體差異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0-01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0.076
在小學語文創新教學中,教師采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間,他們能在學習環節進行主動思考,能夠高效率地完成學習內容。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要在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指導下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在主動思考下理解語文知識,深刻感悟課文內容,在多種創新模式下提高學習語文的動力,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在學習需求的引導下進行深入思考,提升他們的探究能力,讓他們獲得更大的自我發展空間,在主動學習中收獲語文知識,推動語文創新教學的有效進行。
一、結合學習需求開展教學,培養學生學習主體意識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需求可以作為刺激學生主動學習的因素,一旦學生產生了學習需求,他們的求知欲是十分強烈的,會迫切地想要掌握所學內容,能夠發自內心地喜歡上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來設計教學內容,讓他們通過主動探索課文內容來發展語文思維,提高學習能力,有助于發展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趣味性的環節來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需求,讓他們在興趣引導下順利進入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中,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掌握的語文知識又會刺激他們產生想要繼續深入學習的情感需求,學習過程始終在學生的學習需求下不斷推進。在學習課文時,學生會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深入探索,對課文內容獲得深刻的感受,在主體意識下推動學習活動的高效進行。例如,在教學《落花生》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在生活中了解的花生知識作為導入引出課文內容。在熟悉的生活常識引導下,學生對課文中的“落花生”產生了好奇,他們迫切地想知道“落花生”與自己了解的花生有什么區別,從而投入了主動學習和探究活動中,滿足了他們的學習需求。通過分析課文中對落花生的描寫,學生把課文內容與生活中了解的花生知識進行了有效融合,掌握了花生的種植方法和價值。在進一步深入學習中,學生通過分析父親的話獲得了深刻的覺悟:要做像花生一樣有用的人。
二、制定學習目標,提高自主學習效率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了學習目標就能讓他們在學習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避免浪費不必要的時間,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語文能力和掌握的語文知識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堅持獨立思考和深入探索,逐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提升語文綜合能力。在自主學習時,小學生掌握的語文知識有限,學習方法有待進一步優化,只靠他們獨自進行語文知識的探索,很難高效地完成學習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發揮教師“教”的作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預習的意識,通過預習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從而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課堂學習中探究課文中的重難點內容。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定學習目標,讓他們在學習目標的作用下進行自主、深入的學習。在短期學習目標的指導下,學生能高效運用每一節語文課的時間,認真、積極地探索課文中的生字詞,掌握課文的主旨,對課文獲得深刻的理解。在長期學習目標的指導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主動復習所學的知識,對已有知識進行查漏補缺,不斷完善語文知識結構,使他們對學習的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制定了學習目標后,教師還要讓學生學會根據學習目標來分析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根據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來修改學習目標,使制定的學習目標更切合實際,更有可行性,對學生的學習充分發揮指導作用,讓他們通過主動學習不斷提升語文能力,實現高效的自主學習。
三、開展分層教學,促進個體發展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他們的思維發展不同,運用的學習方法也不同,他們的學習能力直接影響了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因此,在整個班級中有學得好的學生,也有學得中等、學得相對差的學生。教師如果采用“一把抓”的教學方式,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認為所學的知識太簡單,容易讓他們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而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會認為學習太難,對學習缺乏自信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考慮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把他們分成能力不同的層次,并根據每一層次學生的實際水平來布置學習任務,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通過深入思考完成學習任務,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得到提高。在分層學習過程中,學生更容易獲得收獲知識的快樂,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在課堂學習中進行深入思考,發展思維的活躍性和靈敏性。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強烈的學習動力使學生會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認真分析教材內容、與教師交流討論等途徑來解決疑問。在分層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他們的語文基礎,合理進行分層,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使他們為了完成所在層次的學習任務進行主動探索。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動態變化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進步情況進行調整,以此來激勵學生,提高他們的語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