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榮
摘要:語文課程作為小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后續學習和成長都具有重要影響。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語文教師應跟隨時代發展的潮流,找出能夠滿足現代社會對人才需要的教育方式,有效提高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本文簡要分析了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點,以供同仁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質量? 關鍵點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斷推進,傳統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優化、完善現有的教育理念,采用全新的教育方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課堂教學質量,實現傳統教學目標和新課程背景下教育目標的有效融合,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樹立全新理念,提升教學專業性
想要切實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貫徹落實教學規劃,教師必須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念,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深度解讀新課程理念,為學生提供更堅實的教學支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為了提升教學效率,教師需要進行大量的學習,及時了解最前沿的教學方法,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
與此同時,教師群體應該互相交流溝通,積極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最終打造出符合學生成長規律的教育方案,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此外,為了提高自身的專業教學能力,教師還要積極參與教學培訓和名師講座,不斷提高自己對教育的認識,并在教學活動中積極采用全新的教學理念,提升自身專業性,以此提高教學質量。
二、創新教學方式,深度應用多媒體
在新課程理念推陳出新的大背景下,教師迫切地需要尋找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方案,而利用多媒體工具則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方法。教育事業如果想要長遠地發展下去,就要優化和革新,滿足新時代教育發展的需要。現階段,我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較高,綜合型人才已經成為各行業競相爭搶的對象,而高分低能的人才則無法適應社會。因此,教師應找到優化現有教育模式的方案,給予學生充足的話語權和自主權,重點展現學生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此外,教師應該全方位地強化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并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現更直觀、更具體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
如在教學《黃果樹瀑布》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前,為學生播放相應的多媒體視頻,幫助學生對黃果樹瀑布的壯觀景象形成具象化認識,充分培養學生的聽覺意識與視覺意識,切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更全神貫注地投入學習,提高學科綜合素養,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堅實的支撐。
三、完善課堂提問,強化學生的分析力
為切實提高學生的自身思考能力,促使學生更積極自主地表現自己的想象力,教師必須加強課堂提問的比例,這不僅能夠促使學生主動思考,還能最大限度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是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案。在傳統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太關注課堂提問的重要性,缺乏與學生的良好互動,導致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受到了巨大沖擊。為此,教師要明確課堂提問的基本方略,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成長情況與認知儲備,為學生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提問,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
如在教學《蘭蘭過橋》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也讓學生對我國的科技文化形成深層了解。如在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本篇課文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下列問題:“①請問在文章中,爺爺是在什么情況下為蘭蘭展示潛水橋的呢?②請問在文章中尋找能夠描述各種橋特性的句子,并將其畫出來。③蘭蘭與爺爺分別走過了哪些橋?”多元化的問題能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明確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這對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四、結語
總之,語文是貫穿學生人生的重要課程,教師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改變現有的教育理念,加大對多媒體等教學工具的應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汪小娟.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深讀”教學[J].才智,2020(6).
[2]龍桂芬.提升農村地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性的策略[J].求知導刊,2019(50).
(作者單位: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六壩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