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改順
摘要:小學寫作教學至關重要,可以綜合反映學生的語言水平,也可以直觀地窺探小學生的內心。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培養與優化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促使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均衡發展。本文將從喚醒小學生的寫作動機、組織以讀促寫活動、創新寫作練習形式這三個角度,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師優化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能力? 優化策略
傳統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比較機械化,一般由小學語文教師布置寫作任務,小學生自主寫作,再由教師統一批閱,講解寫作要點。但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忽視了對寫作情境的創設、對寫作素材的開發與積累、對寫作靈感的喚醒與啟發等問題,在這種機械、無效的教學模式影響下,小學生逐漸失去了寫作熱情,他們認為寫作需要天賦,無法通過后期努力實現。實際上,小學語文教師選擇的寫作輔導策略十分重要,它可以幫助小學生順利掌握寫作活動的一般技巧,喚醒小學生的寫作欲望,優化作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喚醒小學生寫作動機
動機是一個人產生參與某項活動的驅動因素,寫作動機則是讓小學生產生寫作欲望與書面表達意圖的動機。要想喚起小學生的寫作動機,教師可以創設寫作情境。如教師可引導小學生積極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情感體會或者思想觀念,使他們進行自主表達,抒發真情,產生寫作靈感,由此自主展開書面表達。
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口語交際·習作一”教學中,筆者與學生閑聊,鼓勵他們積極分享自己的暑假生活經驗,及時喚起學生的生活回憶。有的學生描述了自己在暑假交到了新朋友,有的學生則描繪了暑假自己與家人外出旅行的新鮮感受,還有的學生分享了自己在暑假讀的書、看的電視劇等。面對學生的生活表達,筆者鼓勵他們將表達的內容寫在作文本上,嘗試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暑假生活。由于學生在口語交際環節已經全面回憶了暑期生活,整理了語言材料,所以他們可以自主完成寫作任務,及時展開書面表達。由此,可以切實喚醒小學生的寫作動機,改善他們的寫作狀態。
二、組織以讀促寫活動
閱讀與寫作本就是相輔相成的兩項語言活動,前者可以引導小學生積累語言素材,提供寫作技巧與寫作模板,規范小學生的寫作思維與意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組織以讀促寫的教學活動,鼓勵小學生通過閱讀豐富自己的知識,再以優質的文章引導小學生進行仿寫練習,及時整理寫作技巧,以便在個人創作中靈活應用,改善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如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口語交際·習作二”教學中,小學生需要學習演講稿的文體特點與寫作技巧。在本節課上,筆者直接整理了一些優質演講稿,引導學生積極閱讀和學習,希望學生可以全面掌握演講稿的文體特點。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發現演講稿有著較強的情緒渲染力,且存在一定的口語化內容,但有一定的書面表達特性。筆者可以利用這些資料整理演講稿的寫作技巧,鼓勵學生自主展開仿寫,希望學生可以圍繞我國的傳統文化編寫一份演講稿。由此,學生可以真正實現語言進步,及時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三、創新寫作練習形式
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管小學生產生了多么強烈的書面表達欲望,或是掌握了多么完善的寫作技巧,都需要通過完善的寫作練習進行檢驗,才能內化相關理論,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開展寫作練習活動,豐富寫作形式,引導小學生在寫作中形成完善的寫作意識,穩步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寫作教學中,筆者會積極創新寫作內容與練習形式。如本班學生很喜歡看電影、看電視,有時在班會課上,筆者會組織學生觀看有益于身心健康發展的電影,之后鼓勵學生寫影評,抒發自己的觀影感受,客觀賞析電影內容與拍攝方式。另外,小學生可以寫生活隨筆、寫日記或是寫感悟等,有意識地用文字去記錄、去表達,切實豐富小學生的寫作經驗。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優化寫作課的教學結構,穩步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能力,使他們學會表達、學會創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全面訓練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優化小學生的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麗娟.語文寫作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
(作者單位: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北郊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