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聲



摘要:新課程改革提出要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通過簡約有效的教學活動,實現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這既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又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課堂教學仍然存在目標不明、程序煩瑣、收效甚微等問題。因此,教師只有回歸簡約,教學才能返樸歸簡。本文通過簡約教學方式,探究了輕負高質的“教”和豐盈自主的“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 ? 六簡課堂 ? 策略
一、現象:流于形式,虛而無效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廣大教師積極投身于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嘗試新的教學設計、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課堂逐漸從單一走向多元,從封閉走向開放。然而,在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練習和輔助工具的運用中,課堂教學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1.目標不強,弱于研讀
現今,各種教案集、教學資源層出不窮,很多教師采用“拿來主義”或僅憑經驗展開教學,自己沒有深入研讀教學內容,缺乏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的把握,也缺乏對學生學習狀態的精準把握,以至于在教材的處理上沒有重點,不切實際。久而久之,教師研讀教材的能力越來越弱。
2.過程繁雜,流于形式
新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了追求課堂的多元化發展,一些教師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開展各種活動,教室里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從表面上來看,課堂教學氛圍十分熱鬧,但是實際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學生缺乏獨立個性的思考,活動中充斥著大量無效的討論和合作,讓學生和教師都感到身心疲憊。
3.方式多元,忙于跟風
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了課堂教學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但縱觀課堂不難發現,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導致多媒體的運用非但沒有促進學生學習,反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尋策:大道至簡,返璞歸真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從課堂教學入手,把握教學核心,本著簡約高效、根植課堂的原則,嘗試探索“六簡課堂”的構建,即目標簡明、內容簡要、過程簡約、語言簡潔、練習簡練、媒體簡單,如圖1所示。下面,筆者以兩節數學練習課為例,闡述了開展簡而有章、約而有法的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
1.歸備課于目標、內容之簡
(1)目標簡明——聚焦重點,分層把握
教學目標是方向,是指路燈,這就要求教師依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已有的學習水平,深入解讀教學內容,從簡約明了、深入淺出的角度去斟酌,把握目標的合理性。因此,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教師應力求做到目標簡明、聚焦重點、以生為本,這也是保證“六簡課堂”實施的關鍵。
如在教學“運算定律練習課”時,為了充分體現“六簡”課堂的目標簡明,筆者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第一,進一步梳理、比較運算定律和性質,做到正確、靈活地運用定律和性質進行計算;第二,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交流,使他們掌握復習梳理的一般方法;第三,讓學生在練習中感受知識之間的聯系,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簡算意識和數形結合思想。
以上目標的設定,筆者是根據實際學情得出的。通過梳理、比較運算定律,學生感受到了知識之間的聯系,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簡算意識、數形結合思想。實踐證明,越是簡單合理的目標,越容易實現,所以教學目標的簡約化使整堂課都非常緊湊,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如期達到了預設目標。
(2)內容簡要——取舍有度,整合有效
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讓學生能夠學有所得、學有所長是每個教師應該優先思考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認真研讀教材,結合學情,適量安排教學內容,還要大膽取舍,盡量做到內容少而精,講課精煉、深入。因此,教師應采取的教學策略是依據目標,合理取舍;前后勾連,突出重點;內外銜接,適度拓展。
如在講解連乘和連除解決問題練習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兩組題組練習貫穿教學內容,就能達到取舍有度、整合有效的教學效果。
任務一:題組對比,解決問題
問題1:一輛貨車一次運3臺冰箱,每天運4次,5天運完,一共能運多少臺冰箱?問題2:庫房里有60臺冰箱,一輛貨車5天運完,每天運4次,一次運幾臺冰箱?
要求:①列出算式解決問題;②同桌之間交流想法。
任務二:解決問題,尋找題組
問題2:5箱蜜蜂一年可以釀400千克蜂蜜。同理:①10箱蜜蜂一年可以釀多少千克蜂蜜?②12箱蜜蜂一年可以釀多少千克蜂蜜?
本節教學主要鎖定在兩組題組練習的訓練上,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取舍、整合教學內容,并準確定位,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
2.歸教學于過程、語言之簡
(1)過程簡約——簡化自然,重在導學
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過于冗長繁雜的教學過程會造成學生思考時間的不足;教學知識的混亂,會導致學生抓不住教學重點,從而手忙腳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力求簡約,重在導學,做到簡化自然。
如在講解連乘和連除解決問題練習課時,教師可以預設兩大板塊:第一板塊是知識梳理,溝通聯系,首先復習一年級到三年級的運算定律,在此基礎上梳理運算定律和性質;第二板塊是合理簡算,分層練習,在第一板塊有效整理復習的基礎上進行練習鞏固,在練習中師生共同探討,答疑解惑,學生進一步內化吸收所學知識。
可見,通過梳理、溝通、聯系知識點,可以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具有針對性和層次性,學生在有效整理復習的基礎上進行練習鞏固,并在練習中與教師共同探討,答疑解惑,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2)語言簡潔——行云流水、簡化語言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簡約講解過程,遇到問題或者困難,教師不要急于“出手”,而應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協助學生深入思考,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交流,讓學生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第二,簡約經驗分享,重視引領學生參與,讓學生在體會中發現與成長;第三,簡約規律總結,攜同學生一起積極發現和梳理歸納,讓學生在從煩瑣到簡單的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習能力,學會成長。
如在講解連乘和連除解決問題練習課時,教師出示練習單后問道:“列出算式解決問題,我們盡量列綜合算式。完成以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請同學們拿出任務單,完成任務一。” “我們來看任務二,解決問題,尋找題組,請獨立完成。”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簡潔的語言將各個學習任務有機地串接起來。練習時的兩個任務、兩段簡潔的問題不但貫穿了整節課的教學內容,而且有效激活了學生思維,促使學生大膽嘗試,并在嘗試過程中找到方法。
3.歸共享于練習、媒體之簡
(1)練習簡練——練習精簡,因材施練
課堂練習的設計看似簡單,卻紛繁復雜,要求教師充分關注學生的基礎差異,因材施練,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
如在講解連乘和連除解決問題練習課時,教師可以設計以下課堂練習:
第一,基礎練習。
①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29+22+78= ?326-28-72= 25×17×4=
5200÷25÷4= ?23×40+23×60= 36×99+36=
②診斷:不計算,說一說正確的結果和錯誤的結果相差多少?
123-68+32=123-(68+32) ? 101×56=100×56+1 ? ? 35×16=35×2×8
第二,題組訓練。
125×(8×4)= ? 125×(8+4)= 125×88=
125×(8+4)×25=
第三,拓展練習(數形結合)。
①如圖2所示,已知一個長方形的長是12厘米,寬是6厘米,一共15個長方形拼成一個大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②如圖3所示,李大爺家有一塊菜園,這塊菜園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③你能用圖形來表示21×9-2×9嗎?
此題前后關聯,題目難度逐級遞增,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練習需求,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2)媒體簡單——適當適度,簡易實用
在備課的時候,教師首先要比較多媒體和傳統演示講解哪一個更有效果、更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然后確定多媒體方式的運用。在選擇媒體時,教師要做到形式簡單,可多次利用,促全員參與。
如在講解連乘和連除解決問題練習課時,教師在復習整理時出示圖4,有助于直觀形象地展開對比教學。圖5是教完任務二的一組題組練習后的拓展練習,教師通過課件演示形象地把解決問題引申到六年級的正比例問題,為今后的教學埋下了伏筆。
可見,教師運用多媒體延伸課堂活動,可以大幅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并在不影響課堂主題的前提下,減少教學成本,可謂一舉兩得。
三、結語
“六簡課堂”不僅是一種課堂教學模式,還是一種教學理念。這種理念要求教師面對課程改革保持清醒的頭腦,淡化改革的手段與工具,真正立足于課堂教學的本質,讓課堂教學改革走在大道至簡、返璞歸真的道路上。
參考文獻:
[1]張衛星.打造簡約型課堂的策略[J].教學月刊小學版(數學),2011(5).
[2]孫健.簡約:對數學課堂教學的本位思考[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2).
[3]王潔.源于教師的需要,關注教師的投入[J].基礎教育課程,2007(7).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嶺市橫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