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英語學習的主要輸入方式之一,也是提高高中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主要途徑。而將英語閱讀作為主要考試內容之一的高考不僅是對已有知識的掌握測驗,也是對學生對各項知識運用能力的標準測試。因此,相較于舍本逐末式的,單純以提分為目的的英語閱讀教學,教師更應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進行培養與提升,以明確的目標與清晰的路徑帶動教學進度推進與英語學科的學習,在跟進新課改要求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本文將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教學為例,結合高中英語閱讀的實際教學情況分析現有問題,并給出可行優化建議,在培養與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同時拓寬學生對英語作為學科的理解,不斷豐富英語教學的意義,強調英語學習在當下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進而帶動學生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投入到英語閱讀學習中,打造良好的英語學習循環。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能力;閱讀方法;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王曉冬,甘肅省平涼崇信縣第一中學。
一、概念與定位
百度對閱讀的定義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知世界、發展思維,并在閱讀活動的過程中獲得審美體驗與知識的活動”,同時,閱讀也是一個主動且主觀性極強的活動。正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表述的一般,不同的閱讀者帶著不同的目的以不同的視角進行閱讀,能夠產生多種不同的閱讀效果。綜上所述,閱讀的標準定義應當是基于某種目的,合理運用自身知識對讀物文字進行解讀并對其含義進行推理推測,而閱讀能力實際上就是理解并吸收書面信息的能力。閱讀的思維過程就是讀者對文章進行領悟、鑒賞與吸收的過程。高中是學生學習的鞏固與提高期,學生需要在高中期間對過去的知識進行細致梳理,并在此基礎上開展新的知識理論學習。相較于初中英語,高中英語在詞匯量與閱讀量上呈現大幅提高的態勢,正確科學地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內容之一。在傳統閱讀教學中,教師常常以激發學生興趣為起點,以豐富語言知識與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進行教學。而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相對于母語閱讀能力的培養,英語閱讀則需要在滿足上述要求的同時產生擴大詞匯量的基礎學習效果。因此,通過各種各樣的教學策略與高質高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在引起興趣的同時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動機促進語言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閱讀策略的應用能力,這是英語教師的主要教學途徑之一,也是當下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課程策劃準備的過程中必須關注的重中之重。
二、現狀與問題
英語作為外語,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習者的實際學習水平循序漸進,在確認能力的過程中加大語言有效輸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受傳統應試思維與考試升學壓力的影響,教師在閱讀課程中的教學目標相對固定,教學模式也趨于單一,呈現出以詞匯和語法為中心,以說明文為主要內容,以提高高考標準化測試分數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方法。這套出于過強應試目的誕生的,以死記硬背為主要途徑的英語閱讀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嚴重挫傷,也扼殺了閱讀教學課堂的更多可能。在局限于應試目的的閱讀教學訓練過程中,學生難以掌握正確的英語閱讀方法,也相對較難培養出良好的閱讀習慣,英語閱讀難度因此顯著增大;此外,在數碼科技迅猛發展,人類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當下,人們的閱讀方式與品位正隨著信息時代的變遷發生重大改變,傳統紙質閱讀模式已然遭受數據閱讀的巨大沖擊,而相對于傳統閱讀,更加具有跳躍性與碎片化特征的數字閱讀也成為當前社會的閱讀潮流趨勢,主張個性化的閱讀選擇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渠道占領主流視野,在此基礎上,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知識接納程度也呈現出碎片化的趨勢,這也是學生在閱讀學習中表現出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銳減的重要原因。相較于過去“長篇大論”的閱讀材料,學生更傾向于選擇碎片化程度較高的短篇文字消息,這也成為當下英語學習的一大阻礙。
在高中學習時期,學生的詞匯量不斷增大,獲取與接收信息的能力顯著提升,因而對閱讀教學產生更多更精細的需求。當前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依舊受應試觀念影響,難以滿足語言學習的交際要求,達不到實踐性提升的理想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當從多角度多方面入手,從根本上扭轉閱讀教育式微的態勢,從多個主體與階段著手對英語閱讀教學實踐進行優化探討。
三、可行路徑探討
高中生英語閱讀效果不好的首要原因是對英語閱讀缺乏足夠濃厚的興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若學生對英語閱讀產生了足夠的興趣,那么勢必會想盡辦法解決閱讀中的一切困難,閱讀效果不好的問題也就不復存在了。其次,在課堂中老師進行英語教學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學不夠生動以至學生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課、教學時所介紹的方法與解題不夠貼切、教學中所教方法過于繁瑣以至學生掌握不扎實等等,這些問題同樣會影響高中生英語閱讀的效果。再者,學生在課后不能進行適當的鞏固或鞏固方式不恰當,同樣會造成英語閱讀效果不好的局面。因此,我們應該從課前準備、課堂訓練、課后鞏固三個方面來綜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效果。
教師應當在課前充分做好本節課的準備,具體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進行:一是如何提高課堂的趣味性,以增加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試著將課堂的主動權交予學生,比如可以進行一些有獎懲的小游戲或是用生動活潑較為流行的語言闡述基本知識點。若在課堂中可以加入這些元素,將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以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以人教版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1 “Teenage life”為例,教師可以重點講單元封面的Look and discuss部分,引導學生進行主觀思考,帶領學生參與中美學校生活對比的討論,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與學習興趣,進而在引申至“The freshman challenge”的閱讀篇目時降低學生的抗拒心理,完成教學內容傳遞的目的;二是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教師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可以適當打破傳統的嚴肅教學模式,構建氛圍活潑且選擇自由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更加熱愛新型的教學環境,以此作為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的主要途徑。以人教版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3 “Sports and fitness”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時率先展開關于運動相關的話題討論,并通過問答等方式將學生注意力引向單元課程學習,提高學生的參與感,以此作為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途徑;此外,在單元閱讀篇目“Living Legends”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等手段向學生進行人物介紹與形象展示,進一步提高教學的趣味性;三是做好適當的教學引導,在課程正式進行前,可以引導學生從各方面了解本次課程的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有備而來。目前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在單元開始均設有Look and discuss的引導板塊,教師可以通過對這一板塊的適當運用提前構建教學情境,為后續教學做好準備。
而在課堂訓練這一模塊,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與學生的學習進度,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例如將本節課所介紹的方法當堂進行教學成果檢驗,即讓學生使用本節課所學的解題或閱讀技巧來完成相對應的題目,如此既可以讓學生有效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對英語閱讀更加有興趣,從而推進他們自主學習,進而加強教學效果。以人教版英語必修第五冊Unit3 “Life in the future”為例,教師可以在閱讀篇目“Life in the future”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對篇目后Comprehending部分的引用,以點名問答或學生小組討論的方式適當增大討論在課堂中的比重,引導學生展開對閱讀材料的思考,同時,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中讓學生們自主提問、相互提問、相互解答,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賦予學生。所謂學懂知識的最高境界就是教會別人,在課堂中讓已經掌握知識點的學生自主輔導還未充分掌握知識點的學生,打破傳統用題目訓練技巧的舊方法,把權力賦予學生,將會收到比以往更好的效果。再者,老師可以在課堂中加入閱讀這一模塊,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部分學生可能技巧掌握良好,但是無法順利運用到實踐中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密切注意這一情況并及時解決,要確保學生能夠所學皆所用。最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提問。部分同學因為怕被嘲笑而不敢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以至于老師無法充分了解到學生的掌握程度,學生也無法完好地解決問題,造成自信心低落,如此將會產生惡性循環。老師在課堂上應該避免這類情況的發生,如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提問,減少學生的心理負擔等。
在課后鞏固這一環節,各位教師可以從正確布置課后練習和構建師生有效反饋渠道來入手。所謂正確布置課后練習是指在量和質兩方面雙管齊下,作業量既不能過多,給學生造成繁重的任務量,也不能過少以至于不能有效鞏固課堂知識。同時作業形式不一定局限于傳統的書面作業,也可以引導學生們選擇自身所喜歡的閱讀材料來閱讀,第二天在課堂分享閱讀心得與感悟。在布置作業的同時,教師也應該與學生構建有效的反饋渠道。無論是在課堂還是在課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疑慮,教師應該充分為他們答疑解惑。在課堂上應該照顧到學生不敢自然提問的情緒,而在課后應該盡可能保證學生的問題都能得到有效且及時的回答。部分學生可能會畏懼老師,所以老師在與學生構建教學渠道的同時,也應該正確建立與學生的關系,例如增加親和力、少用批評語氣而多用鼓勵的方式,讓學生放心自如地提問,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最終目的。
四、結語
相對于其他學習能力的培養,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個更為長期的過程。培養閱讀能力所需時間跨度大,內容覆蓋面廣,其極強的主觀性也注定沒有固定模式可供套用。因此,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明確閱讀教學重點,并在此基礎上以適當的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引導,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有效提升其學習效率,進而達到提高閱讀能力的目標,這是當前高中英語教學的必經之路,也是形成良好英語學習素養的重要一環。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需要秉持生本理論,在明確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重視實際教學效果,構建良好師生交流渠道,在借鑒他人優秀經驗的同時結合自身實際教學情況與心得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由小及大,由點及面,從根源上提高學生運用英語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英語閱讀能力培養與提高的關鍵。概而言之,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的長期性與廣泛性注定其在學習過程中的不確定性與緊隨其后的無限潛能,教師的重要工作便是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帶動并激發出學生在英語閱讀能力上的潛能,在提高學生英語素養的同時探索提高綜合素養的可行之路。
參考文獻:
[1]徐志霞.以教材為支點拓展課外閱讀:思路與策略[J].教學月刊·中學版(語文教學),2021(Z1):17-22.
[2]譚亞鳴.探究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中學生英語,2021(8):41.
[3]薛成武.基于多元識讀能力培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中學生英語,2021(8):63.
[4]楊蘭.信息化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模式的分析[J].中學生英語,2021(8):64.
[5]劉煥營,沈之清.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