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三英
摘 要:幼兒園的美術活動,是幼兒園開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其教學內容也必須符合幼兒學習特征,這樣也才能讓幼兒更好地接受美術學習。目前在美術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理念以及學習內容都較為局限,所以幼兒的學習興趣不是很高。對此,教師可以將游戲化的教學方式融入美術學習中,這樣也才能采用多種策略來開展美術教學活動,讓幼兒可以真正愛上美術學習。
關鍵詞:游戲化;幼兒園;美術活動
現代化的美術教學主要注重對幼兒審美教育的培養,培養幼兒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但是當前的美術教學活動中存在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教,幼兒學,那么幼兒所創作出來的作品都是千篇一律的;第二種是放養式的教學方法,教師讓幼兒有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給幼兒提供材料,讓幼兒進行自主創作。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讓幼兒有了很大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是沒有正確地指導,缺乏美感,所繪畫的內容也比較單一。長期在這種學習背景下,幼兒的主動性受到極大的壓抑,壓抑了幼兒的天性。
一、創設游戲化的內容,增加活動趣味
當前,幼兒的思維還在形成的階段,所以在美術教學中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內容,可以提升學生對美術求知能力的欲望。比如,我們在制作手工烏龜的過程中,雖然學生對烏龜的外形比較清楚,知道它有厚厚的龜甲,四只腳,頭可以縮到龜甲中,這些特征都比較了解。但是在實際制作的過程中,也不知道從哪里下手。這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外給學生來科普一些關于烏龜的有趣故事,比如寓言故事《龜兔賽跑》,可以從故事的靈感中來激發幼兒的創作能力。龜兔賽跑中的烏龜,雖然跑得比兔子慢,但是烏龜堅持不懈,并且有十足的毅力,這樣烏龜的形象就會浮現在幼兒的頭腦中,制作起來也更為快速。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更大化地發揮幼兒的想象力,使其創造出自己心目中所喜歡的烏龜形象,這樣學生的手工學習興趣也會有很大的提升。
二、創設游戲化的導入,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
在開展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一些精彩的導入內容,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美術課堂中融入游戲化的導入方式,也是比較受幼兒歡迎的。通過課外的游戲,不僅可以讓學生踴躍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同時也可以調整幼兒的學習狀態,讓幼兒知道馬上就要上課了,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撕紙制作的活動過程中,為了加深幼兒對秋天片片落葉的真實感,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入游戲。教師可以借助風扇等教學工具來模擬秋風,然后讓幼兒將葉子拋向空中,這樣一片一片落實凋落下來的場景就和秋天從樹干上飄落下來的一樣。玩了一會游戲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發放樹干的卡片,然后要幼兒將葉片粘貼到樹干上,讓樹木沒有那么孤單。采用游戲導入的方式,不僅可以加快學生對美術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讓學生先理解學習任務的含義,這樣也才能讓學生發揮更多的創造能力,也能創作出更有設計感的作品。游戲化導入的方式對學生來說,不僅好玩,而且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的作品也才會更具特色。
三、創設游戲化的評價,維持創作激情
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開展游戲化的評價方式,可以保留幼兒的創作熱情,而且教師合理化的評價,也會為課堂增光不少。在評價的過程中,主要是對幼兒的課堂表現進行總結,同時讓幼兒可以更好地感受美、表現美,提升幼兒自身的藝術素養。評價的方式也有很多種形式,可以是教師對幼兒進行評價,也可以采用幼兒之間互評的方式,這樣可以讓幼兒在不斷學習中提升自己的美術創作熱情。比如,在制作海鮮大餐的過程中,教師給幼兒分發一些海鮮和青菜的美術道具,然后由幼兒自己進行搭配,將所選擇的圖片粘貼到盤子中,幼兒自己動手自制的海鮮大餐就完成了。在完成作品之后,教師可以將海鮮大餐擺在桌上進行欣賞,讓幼兒投票來比一比哪一個作品更受歡迎。通過這樣的競賽活動,可以讓學生有更大的參與熱情,創作出更優秀的作用,為日后的美術活動打下基礎。對于還需要努力的幼兒,教師也要給予一定的口頭表揚,讓學生可以樹立良好的學習自信心,這樣也才能讓學生永葆學習熱情。
總的來說,幼兒在游戲化的課堂創設下,幼兒才會有更大的美術學習和創作熱情。因此,教師要注重游戲化的教學方式的推廣。另外,在游戲化活動形式的開展中,教師也要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來投其所好,創設有趣味性、有吸引力的活動形式,這樣,幼兒的參與度也會更大,活動開展的效果也才會更佳。美術課程本來就是一項創造性比較大的課程,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不應該拘泥于一種教學形式,而是要開展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有更大的學習動力,這樣也才能創造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參考文獻:
[1]沈盛吉.創意美術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中的應用策略[J].新智慧,2020(3):31.
[2]張琰.創意美術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學苑教育,2020(2):20.